中国农家子弟上大学 全家掉入赤贫

发表:2002-12-30 18:0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在湖北省武汉市100英里外的一个农村,农妇唐贞志(译音)艰苦的生活中没有几件事能比儿子考上大学更令她感到光荣了。
洛杉矶时报报导,对她的儿子王道敏(译音)这样一个农村穷孩子来说,通过竞争激烈的高考,进入大学,仿佛就看到了收入有保障的未来美景。整个家庭将来就指望他来养了。

但是,在短期内,儿子进大学不仅无助于把家人从贫困中拉出来,反而使他们陷入更深的困境。唐贞志和她的丈夫背负着从亲友那里东凑西借来给儿子交高额学费所欠下的沉重债务,已经步履蹒跚。

过去完全是由政府负担的学费,现在要由学生和家长自理。种地收入微不足道,唐贞志和丈夫必须千方百计多赚一点,例如,打猎或牧羊。他们两夫妇已经好多年没穿过一件新衣了。

最近,儿子还在找工作,而女儿也考上了大学。但是,养育出一对聪明长进儿女的这对农家夫妇得到的“回报”是破产般的赤贫。

46岁的唐贞志说:“别人家去玩麻将或上茶楼,我却必须整天看羊。”

“我们一天也不能歇。”她叹口气说:“在我儿子考上大学的时候,我看到了大好机会,太了不起了。但是现在,我不知道……。”

在普遍贫穷的中国农村,像唐贞志这样的农民,多少世代以来都深信,教育能保证他们和他们的子孙脱贫。不论什么出身背景,肯用功求学并取得学位的孩子,都能分配到好工作,把家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好几级。

贫富鸿沟可能扩大

但是,今天的中国,人人自谋生路,政府已经不再为全国优秀聪明的人才提供免费大学教育。大学学费不断高涨。对普通老百姓来说,高等教育越来越高不可攀。

这个趋势,极可能使贫富鸿沟进一步扩大。许多像唐贞志这样的家长处于一个左右为难的残酷困境:是不让孩子上学以保家里日子好过一点呢,还是要为高昂学费让全家掉入赤贫?

48岁的农民张亮雪(译音)也有类似的情况。他说:“最困难的时候,我曾想过叫孩子放弃学业。我觉得我顶不住了。我儿子上大学后,我一年都没吃上肉。”

对美国家长来说,为孩子的大学教育而勒紧裤腰带并不是罕见的,但是,中国的情况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在美国,学生和家长有很多选择。如果觉得私立名校太贵,他们可以选择水平很好的公立大学,学费会低许多。另外,各种助学金和贷学金也能协助他们克服困难。

而在中国,年轻人即使很幸运地通过了竞争剧烈的高考,在这个体制底下,他们也没有多少选择权。在招生名额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放弃政府分配的大学,几乎就等于放弃上学的机会。没有什么余地让被录取的学生换选费用较低的大学。协助贫寒学生的措施,例如银行的低息贷款,才刚刚出现。工读制还不存在,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从亲友那里借到钱。

而且,中国大多数家长的经济能力水平比美国一般的家长差很多,因此,送孩子上大学使家庭伤得更重--吃的省了,医药也免了,屋顶漏了也不修了,休闲生活全放弃了。

如果唐贞志和她的丈夫种的稻米、油菜籽和养的牲畜能给他们一年赚进2000元人民币,就算很幸运了。他们的儿子三年前从当地的师范大学毕业后,一直无法在人浮于事的就业市场找到一份稳定的好工作。由于就业机会不足和竞争剧烈,教育部最近不得不把协助大学毕业生就业列为当前急务。

唐贞志的女儿现在是大学二年级,念文科。她每年的学杂费将近1万元人民币--相当于全家一年收入的五倍。唐贞志连求带乞向亲友借钱,给女儿交学杂费。

“以我们现在的收入,根本没办法还债。”唐贞志说:“我们只能做牛做马地干。我们能做的就是熬下去。”


(夜光新闻)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