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不潇洒 裁员有所谓——京城白领难捱年底“鬼门关”

发表:2002-12-11 08:2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一到岁末年初,就到了各单位裁员、一些蠢蠢欲动的员工准备跳槽的高峰期。然而,今年的就业市场似乎不同往年,被炒的员工再不像往年那样“无所谓”,准备跳槽的也不再那么“潇洒”,因为找一份理想的工作,不再像往年一样轻而易举。

跳槽不再是通往春天的地铁

前不久,在京城某知名媒体工作的黄小姐被上司通知:“准备另谋高就吧。”之后,黄小姐不断找上司,希望能够留下。事实上,黄小姐有多年的从业经验,有广泛的社会关系,再加上有在知名媒体工作的经历,按理说,重新找个工作并不难。但跑了一圈后,她感到“找个合适的工作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某公司做销售的李先生尽管业绩良好,但始终认为公司的经营状况不适合自己发展,因此希望年末的时候换家单位,可找来找去也没找到合适的,“跳槽原来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容易。”

岁末年初,那些被公司炒掉,或炒了公司另谋高就的员工们,开始忙碌起来,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使得每年一度的“跳槽高峰期”来得更早。而今年,想找个理想的工作似乎比以往更难。

“我是人才我怕谁?”以往,人们不会将这种话视为跳槽者的狂言,因为国人对跳槽早已习以为常。老熟人几天不见,见面的问候语不是“跳了吗?”就是“现在在哪混呢?”

在现代白领的心中,并没有跳槽的心理障碍,跳槽是寻求个人发展的捷径。前不久,某网站调查“公司这次裁员计划中有你,你什么心情”时,55.34%的人认为:无所谓,有实力换家新公司;16.11%的人认为:很高兴,可以拿很多赔偿金;只有28.55%的人认为:很沮丧。

然而,今年的现实却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乐观,找个理想的工作变得越来越难。某网络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告诉记者:每年的11、12月到第二年的春节前后,各公司都要进行人员调整,优化率在5%至20%之间,是公司人心浮动的时期。从表面看,今年与往年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但今年各公司招收新人的条件却有了变化,大多都提高了门槛,降低了薪水。

2003年就业市场僧多粥少

纷至沓来的裁员消息,令员工人心惶惶。形形色色的招聘会越办越多,理想的工作却越来越难找。

黄小姐对记者说:“人往高处走,换一家单位谁不想能找个更好的发展空间?可好一点的单位,门槛越来越高,待遇却越来越低。找个不如原单位的,人家又会问,‘怎么想到来我们这儿,这里不如你的原单位呀。’让你没法回答。”

寻找成长空间、发展机会、获得更高的薪金是跳槽最主要的原因。但当前,各单位都在裁员,也不再承诺高薪。而对于求职者来说,也很难判断具体那个单位更适合自己发展,那些即将离岗和跳槽的人,都处于一种茫然的状态。

有报道称,目前,不少人在应聘时,主动提出降低月薪待遇,藉此增加求职成功机会。

而总体薪资目前也呈下降趋势,中华英才网对今年上半年白领薪酬的调查显示:薪资均值为37952元,比上期下降4.4%,本期的薪资中位数也从上期的30000元下降到本期的29000元;绝大部分城市的薪资较上一期调查都有所下降;大多数年龄段的薪资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更让求职者感到不安的是,明年将是我国第一个毕业生高峰年。记者从北京市教委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了解到,从1999年起我国连续扩大高校招生规模,使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212万人,比2001年多出近一倍。比2002年增加67万人。2003年北京高校共有研究生、本专科毕业生11.2万人,比上年度增加了2.3万人、增幅26.3%。毕业生中将有两成难就业。

毕业生人数猛增,但同时社会需求有限,不仅大学毕业生就业严峻,同时也给在职人员构成不小的威胁。

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早已使各高校毕业生无心学业。早早开始拿着精装简历,四处找工作。许多毕业生抱着“先就业后择业”的态度,并不要求薪水报酬。这给了那些专业性不强、并不十分依赖从业经验的行业,以新换旧,降低薪酬的机会,淘汰现职高薪员工在所难免。


60%的跳槽者产生了挫败感

黄小姐告诉记者:“同一职位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竞争对手中有和你同样资历的人,可能还有你以前的同事,还有那些比你小很多的应届毕业生。在专业技能和薪酬要求上,你都很难有优势。还不如争取留在原岗位,毕竟人熟,业绩也不差,但与同事之间的竞争同样惨烈。”

越来越多的白领开始注重工作的稳定,如果公司各方面都还可以,大多数人都不会心生离意。而人们对跳槽的风险也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锐职业咨询公司前不久的一份调查显示:60%的跳槽者在跳槽以后产生了挫败感,认为自己的跳槽是失败的。对于从前的跳槽经历,有超过半数的人感到不满意,另外12%的跳槽者在新公司未能通过试用期。

已经放弃跳槽想法的李先生认为:到一家新公司,熟悉业务、环境、规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理解企业理念和文化,到获得信任,委以重任,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做到的。这期间不仅很难做好工作,那种难以融入集体的感觉也不好。特别是最近,一些单位公开表示,不欢迎那些频频跳槽的求职者。

然而,选择去留的权力往往不在员工手里,公司考虑的是,在员工离职时如何让企业的利益损失最小化,而很少考虑员工的利益该如何保护。一些公司甚至仅仅是为节约部分年终奖金与年终福利,而大举裁员,裁后再招,新招来的也许还不如裁掉的。

许多公司年终都要定出5%--20%的优化率,各部门往往并不会更多考虑岗位是否需要、员工是否适应工作,按照裁员比例先凑够人数再说。

一到年底,各公司员工都惶惶终日,人心思动,跳槽难,人人都希望自保。即使裁员后,留下的人也不免对公司前景产生怀疑,忍不住担心:下一个会不会是我?轮到我了该怎么办?

有关专家认为,2003年的就业形势虽然不是很乐观,但今年北京的人才市场需求总量比去年有所增加,只要调整心态,不挑肥拣瘦,找份工作还是很不是特别困难。

目前仍在四处找工作的黄小姐对专家的说法并不认同,“拼搏了这么多年,难道再从头开始?”她表示,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她也许会选择去读研。但众多应届毕业生也同样涌向了考研这条并不宽阔的路上,这条路就容易走通吗?

千龙新闻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