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寓按贫富分档次合适吗?

发表:2002-11-28 04:1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新学年开始,某高校大一学生入住新学生公寓。他们发现,公寓宿舍分为两个档次,一是“豪华间”,一是普通间,“豪华间”每学年收费3000元,普通间每学年收费1200元。大学生公寓按贫富分档次,市场经济天经地义?分“豪华间”和普通间,会在大学生之间产生心理距离?谁掏钱多谁住得好,学校里可否出现“不平等”?欢迎广大网友各抒己见,进行探讨。


学校不宜按贫富分等级

首先,大学生公寓分“豪华间”和普通间、小学生按贫富分班,会在学生之间产生心理距离,甚至会在一些住普通间,分到贫困班的学生心里留下阴影。由此,校园里也许会形成两个不同的交往圈子。如此一来,就不利于学生之间在学习和生活上的更广泛的交流,也就不利于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

其次,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拜金主义的膨胀。这种“见钱眼开”的做法,人为地制造了一种不平等,助长的是有钱人高高在上的骄傲态度,刺伤的是贫困生的自卑心理。这样做产生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学生的行为商品化就是明证。学生之间,开口闭口谈钱,有出钱代做值日的,代做作业的;有为同学解答问题收费的;等等。

如此看来,把学生按贫富分等级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其实,学校应该做的是,不管学生的家庭贫富,都要一视同仁,使学生在一种平等的氛围下成长。在适合的情况下,还应该发动社会力量在生活上给予贫困生更多的帮助。重教助学是高尚的,值得发扬光大。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慷慨解囊助学;有多少人放弃优越的工作到贫困地区支教…… 学校应该提倡的就是这样的金钱观,而不是把学生人为地按金钱分为等级!


现实差异何必刻意掩饰

贫富差距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又何必去刻意掩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巨大反差常常引发人们的心理失衡,而严重的心理失衡又是导致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人为地去制造一种平等的气氛,犹如“掩耳盗铃”般愚蠢--那只能使矛盾暂时隐藏并积累起来,一旦爆发,将十分惊人。

要知道,学生终究是要走向社会的,他们终将面对这样的现实。公寓分等,不过是给不同消费水平的学生一个选择,与拜金主义没有瓜葛--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已经表明,适当的经济差别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否则,那个人人36块工资的年代,岂非真正的人间乐土?

学校当然应该“不管学生的家庭贫富,都要一视同仁,使学生在一种平等的氛围下成长”,但并不意味着一切都要搞平均主义。真正值得我们关心的是,在建设豪华公寓的同时,学校的普通宿舍是否具备起码的住宿条件,其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有多大!


来源:千龙新闻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