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想發展「新質生產力」 但反向力量很強大(圖)

發表:2024-09-04 20:1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5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習近平提出的新質生產力無法解決經濟和社會危機。
習近平提出的新質生產力無法解決經濟和社會危機。(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4年9月4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編譯/綜合報導)外界認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新質生產力無法解決經濟和社會危機。而中國青年失業率高企,以及降薪裁員潮,成為「新質生產力」反向的「躺平」力量。

「新質生產力」反向的「躺平」力量

中國青年失業問題飆升,今年高校畢業生數量達到創記錄的1179萬,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就業短缺問題,金融等行業出現大面積降薪和裁員潮,特斯拉、IBM和字節跳動等企業近幾個月也紛紛裁員。

路透社報導(鏈接)指出,新質生產力的反向力量:中國青年失業問題。

中國正在發展所謂的「新質生產力」,政府政策瞄準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等狹窄的科學技術領域。但批評人士表示,這意味著其他行業的需求疲軟,並有可能讓一代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落後,他們錯過了上一次經濟繁榮,而且畢業得太晚,無法再接受新興產業的培訓。

在2023年6月青年失業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21.3%後,中國暫停發布青年失業數據,後來調整標準,將當前在校學生排除在外。

目前,有超過2億人從事零工行業,即使是這個曾經快速增長的行業也存在過剩的問題。今年,中國有十幾個城市警告網約車市場出現過度飽和的情況。

裁員潮甚至蔓延到了政府部門,而政府工作長期以來都被認為是終身雇佣的「鐵飯碗」。據中國官方公告和新聞報導,去年北京宣布裁員5%,此後已有數千人被裁員。今年早些時候,河南省裁員5,600人,而山東省自2022年以來已裁員近10,000人。

與此同時,分析人士表示,中國390萬名職業院校畢業生大多從事低端製造業和服務業,而所謂的改革將需要數年時間才能解決長期以來培訓投資不足的問題。

路透社引述中國人力資源部信息,指中國目前面臨焊工、木工和老年護理人員等的短缺。

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家姚璐估計,23-35歲之間的大學畢業生中,目前約有25%從事的工作與其學歷水平不符。

一位因問題敏感而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經濟學家表示,中國近4800萬大學生中的許多人很可能起薪較低,一生中繳納的稅款也相對較少。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5月敦促官員把為應屆畢業生創造就業機會作為首要任務。但路透社採訪的9名人士表示,對於失業或最近被解雇的年輕工人來說,形勢不容樂觀。

被拒之門外、急需發泄的中國年輕人正在分享如何在長期失業中生存的秘訣。在人們使用的社交平臺「小紅書」上,「失業」、「失業日記」和「下崗」的標籤共計獲得了21億次閱讀量。用戶描述平凡的日常生活,數著被解雇的日子,分享與經理尷尬的聊天交流或提供建議,有時還會伴隨著哭泣的自拍。

中國青年失業率年內新高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8月16日公布的數據,7月份全國城鎮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歲勞動力失業率為17.1%,較6月份的13.2%大幅上升,創今年以來新高。

7月份全國城鎮不包含在校生的25-29歲勞動力失業率為6.5%,高於上個月的6.4%。就整體而言,7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

然而,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只考慮到城鎮地區,因此並不能全面反映中國的整體就業情況。

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在新聞發布會上被問及失業問題時坦承,「就業總量壓力依然存在,就業難、招工難並存的結構性矛盾仍然比較突出,部分行業和重點群體的就業仍然承壓」。

習近平的「新質生產力」難以解決中國經濟困境

中國經濟萎靡不振,「新質生產力」一詞在中國「兩會」召開之時,受到中國國內媒體熱捧,被視為是拉動中國經濟的戰略突破口之一,也是本屆「兩會」關鍵詞。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月5日下午在參加中國全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再次談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一詞是習近平去年9月考察中國東北部黑龍江時所提出。他強調「新質生產力」是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習近平今年2月指出:「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

「兩會」後,各大官媒開始加強輿論導向,發布吹捧「新質生產力」的文章。

隨後,中國國務院承諾貫徹落實國家主席習近平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口號,投資發展電動汽車、新材料、商業航天和生命科學等科技產業。

中國總理李強宣布,中國將繼續加快光伏發電廠以及風電和水電項目的建設。

美媒的一些文章提出質疑,習近平的「新質生產力」是否能解決中國經濟困境?認為「新質生產力」這一口號部分是為了緩解國內外對於美國主導的對華高科技出口限制可能阻礙中國增長的擔憂。

但澳大利亞鐵礦石開採巨頭福蒂斯丘金屬集團的執行主席安德魯·福雷斯特(Andrew Forrest)表示,中國將不可避免地繼續在基礎設施上投入大量資金,包括公路、鐵路和港口。「基礎設施方面的情況實際上不會有太大改變,只是對製造業的重視會更多而已」。

分析:短期內無藥可醫 明年中國經濟也不會好

令許多分析人士和企業感到失望的是,7月份在一片經濟低迷的氣氛中,姍姍來遲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並未如先前外界所期待發布刺激經濟的有效政策或展現企圖心。在中國經濟持續低迷的情況下,學者普遍擔憂,中國國內外情勢都可能受到影響。

據美國之音8月15日報導,馬來西亞拉曼大學經濟系教授黃錦榮指出,彼此矛盾的政策需求導致中國本該寬鬆的貨幣政策不夠寬鬆,反而讓外資對中國金融市場失去信心,加速外流。

中共高層始終不願接受「以需求推動經濟」,而堅持要先有供應側的改革,他們認為有了生產,就能創造就業機會,接著創造收入,才會有需求。

在臺北的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所長劉孟俊認為,習近平高喊「新質生產力」,就是在強調供給面,但中國現在最突出的問題,其實是就業穩定性差及家庭負債過高,若不對症下藥,就無法有效刺激內需消費。

綜上所述,黃錦榮認為,這樣的政策思維限制了中共官方救市的可能性,這顯然並非短期內可以解決,因此可以預見,就算到明年,中國經濟也不會出現太大的轉變。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