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衰亡期的奇裝異服(組圖)

作者:穆蘭 發表:2024-09-04 19: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特大

古代 古人 服裝
當人類社會道德下滑時,妖就會出現,最終將導致人亡國滅。(示意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明朝末年,江南一帶出現了一個令人驚駭的怪現象:滿街的讀書人都穿著紅紫色的衣服,如同豔麗的婦人一般。根據明代官員李樂在《見聞雜記》中記述,他說,這是一種亂世之象,每次看到都令他驚心駭目。對此,他專門改古詩一首記錄此事,詩云:「昨日到城郭,歸來淚滿襟,遍身女衣者,盡是讀書人。」這種異常的現象被當時的人稱為「服妖」。

「服妖」與衰亡相伴而行

談到「妖」,大家通常想到的會是《西遊記》和《聊齋誌異》裡的妖精與妖怪。但在正史中,「妖」有著更深廣的含義。

《左傳》中說:「天反時為災,地反物為妖」,「民反德為亂,亂則妖災生。」唐代孔穎達注道:「人反德則妖災生,妖災生則國滅亡。」也就是說,「妖」即是人間的一切反常,當人類社會道德下滑時,妖就會出現,最終將導致人亡國滅。正如《中庸》所說的:「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而「服妖」就是其中的一種表現。

「服妖」一詞最早出現在西漢史學家劉向所著的《洪範五行傳論》中:「貌之不恭,是為不肅,厥咎狂,厥罰常雨,厥極惡,時則有服妖。」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漢書·五行志》中說:「風俗狂慢,變節易度,則為剽輕奇怪之服,故有服妖。」簡言之,就是與人穿著有關的異象,都屬於「服妖」,包括衣服、帽子、配飾、妝容及髮型等。

古人認為:「服之不衷,身之災也」、「服妖既作,身隨之亡」。如果人的行貌不符合自己的身分,就有冒犯上天的意思,容易給自身招致各種災禍。西漢董仲舒也說:「天地之生萬物也以養人,故其可適者,以養身體;其可威者,以為容服;禮之所為興也。」可以說,服飾是天命與禮制的表現形式。因此,如果君主體貌不恭、行為輕佻,則會影響風俗,使得社會風氣變得狂妄浮躁,秩序紊亂,導致「服妖」盛行。而當社會上普遍出現奇裝異服的現象時,則表示君主對上天及萬事萬物都缺乏敬畏,最終會導致國家面臨動亂和衰敗。

怪異妝容 厄運徵兆

《後漢書·五行志》記載,東漢桓帝元嘉年間,京都的婦女們流行起一種怪異的時尚:她們畫上「愁眉」,塗著像剛哭過的眼妝,梳著一邊倒的「墮馬髻」,走著歪歪扭扭的「折腰步」,笑起來像牙疼似的,看著沒半點喜悅。

據說,這種裝扮源自於東漢權臣梁冀的妻子孫壽,在京城風靡,後來蔓延到了中原地區。梁冀家族連續兩代掌握大權,與皇室聯姻,位高勢盛,不可一世。然而,孫壽引領的這股怪異風潮似乎在預示著即將到來的危機:當軍隊進城抓捕時,婦女們因憂愁而哭泣,走路跌跌撞撞,髮髻也傾斜不正,即便勉強笑出來,也毫無喜色。果然,到了延熹二年(公元159年),梁冀全族被處死。

另外,據《文獻通考》記載,在唐朝末年,京城的婦女愛梳一種叫「拋家髻」的髮型,還喜歡用琉璃做的釵子來裝飾頭髮。但無論「拋家」還是「琉璃」,這兩個詞聽起來就像「顛沛流離」,暗示著帝王逃亡、政權不穩的徵兆。因此當時的人將「拋家髻」和「琉璃釵」視為「服妖」。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