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共產黨員趙紫陽一文的作者,中國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教授周其仁(圖片來源:網路截圖)
【看中國2024年7月25日訊】「鮮為人知」的共產黨員趙紫陽在網易遭到404之後,日前「中國數字時代」稱,微信公眾號中出現該文,但未被刪除引發熱議。而實際上,文章是真,但微信公眾號以及文章在微信中並無顯現。
「中國數字時代」日前在404文庫刊發「正知局‘鮮為人知’的共產黨員趙紫陽」一文,CDT編者按稱:該文由微信公眾號「正知局」所發,因文章未遭到404而引發了網民圍觀。編者按還在括弧中說,正知局「簡介為‘透過時政,探究經濟’」
不過,打開微信搜索微微信公眾號「正知局」並無結果,顯示並沒有這一公眾號。而文章當然更不可見。
微信中找不到正知局,微博中有正知局,但文章在高牆內仍然不見(圖片來源:微信微博截圖)
不過,微博中的確有一個654名粉絲關注的「正知局」,只不過其格言為「我不是成功者,但我絕對不是失敗者!」其首頁轉發的某教授的講座「蘇共執政74年的歷史啟示」(微博視頻號)的視頻,也沒有評論,但視頻點擊超過40萬。
筆者不敢妄斷原因,或許是網站筆誤或者網路又被「清朗」也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文章還是那文章,與網易發表的此文完全一樣,只不過多了編者在文章開頭引用的一段維基百科關於趙紫陽的簡介,該簡介除了趙紫陽簡歷大致時間線,還有如下語句:趙紫陽主持了1980年代後期的中國政治體制改革、平息了資產階級自由化運動,被視為黨內改革派主要領袖之一,為中國民主運動作出過貢獻。
也就是說,突出了趙紫陽的最宏偉三大功績:主持政治體制改革;平息自由化運動,以及為民主運動所作的貢獻,但第二點,即「平息」說法,值得商榷。
要吃糧找紫陽在紀念趙紫陽的民眾哪裡翻印為「吃糧不忘紫陽情」,可說是趙紫陽改革讓中國多多數人吃飽了(圖片來源:網路截圖)
再來看文章最後的作者周其仁的簡介,顯然並沒有維基百科周其仁詞條介紹詳細,周其仁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獲得的經濟學博士是很有份量的。文章簡介也沒有提到「周其仁長期關注中國經濟改革問題,是中國農村改革方面的重要學者」的重要評述,而這一評述完全可以啟迪讀者在閱讀他的文章中,找到字裡行間的內容。
我在上文中說過,趙紫陽被認為是中共最不想,也最不敢提及的改革先鋒,甚至可以說「改革家習近平」下架的另一個原因,就是怕民眾想起「改革家趙紫陽」。
趙紫陽「膽敢」親臨89六四天安門現場,就不是中共任何黨魁能夠望其項背的。
生活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幾乎每一個人,都熟知「要吃糧,找紫陽」的「名句」。說得粗俗一點就是,經濟的第一重任是讓人吃飽,而不是奢談「新質生產力」。
回到文章的話題,《「鮮為人知」的共產黨員趙紫陽》這篇文章,作者是中國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教授周其仁的一篇回憶錄。重點是,文章將新華社特稿中關於習近平調研「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造假弄得「體無完膚」,文章稱那是「‘胡、趙、萬’三位領導聯手」的結果。
《改革歷程》這本書曾出現在洛杉磯書市,人們看到了「六四效應」(圖片來源:網路截圖)
文章在簡述趙紫陽改革中,高度評價說:「紫陽講問題總是從實際出發,分析中肯,沒有一絲一毫‘因為權位高,所以我正確’的官腔」;而顯然對當前的「習氏改革」的暗諷語句更是層出不窮,更可以催人聯想到是對二十屆三中全會的改革決議的辛辣嘲諷:「‘大是’站不住,吵一萬年也對國計民生無益」。
文章是作者的親歷,前半部分集中於在趙紫陽調研專列上的所見所聞,親切自然,後半部分提及「公案」,整個文章是作者三次與趙紫陽會面的經歷,在整個敘述過程中,顯示趙紫陽改革家的魄力與膽識,完全不同於中共吹捧的「改革家習近平」的空洞說辭以及生造詞彙的譁眾取寵。
另一個關鍵看點就是,趙紫陽的平易近人,與習近平的高高在上形成鮮明對比,黨媒謳歌習近平真材實料少,華麗辭藻多。如文章描述趙紫陽「很懂得轉一個話題,輕鬆一下氣氛」,這是把趙紫陽當人來描寫,而不是黨媒處處把習近平當「神」來奇談。
——他會問「小周,你怎樣看?」等細節描寫,顯示的是趙紫陽集思廣益,與一尊習近平天壤之別。
文章真實的反應了趙紫陽在「匯報形成的思路,交叉提問,互相吸收意見」中,堅持的「民主集中」,雖然是對黨的歌讚,但同時也不留情面的對「我親自抓疫情」的習近平審視。
文章實際上解析了「要吃糧找紫陽」這句話為何傳遍全中國,背後有哪些動人的故事的歷史文案。
實際上,文章在真實而生動的記敘中,顯示了趙紫陽相當睿智的一面,如「好在趙紫陽聽得輕鬆,我只匯報了幾句他就明白了大意,然後邊聽邊插問」;「趙紫陽越感興趣的地方,反問就越多」;「那天專列上趙紫陽問的最多的,是怎樣分步、分級限定政府的供糧責任」。
最引人入勝的是,趙紫陽作為改革家的擔當與精深智慧,「對他來說,老體制不是靠推理推掉的,新體制也不是推理推出來的。新舊之間,必須切實找到過河的船或者橋。」這與黨媒的一些說法有霄壤之別。
文章的很多語句非常生動的塑造了趙紫陽的改革先鋒的形象,「趙紫陽自己出難題自己解」,是一種境界,而習近平則相反,習近平是:自己給自己挖坑,然後自己又千方百計想要跳出來,或者絞盡腦汁想把坑填平。
文章說,趙紫陽「可不是做一個‘視察’的樣子,而是真有問題要研究,真有想法要驗證。」這是作為一個改革家的基本素質。
順便說一下,習近平大概有兩次火車擺拍的經歷,一次是到香港且不說,另一次是在林芝火車站(拉薩至林芝三小時左右)擺拍,黨媒描寫中拿習近平過去的重要指示充字數,用「重大意義」等形容詞作包裝,剩下的只有「語重心長地說」——「全國的交通地圖就像一幅畫啊」云云,總要逼迫對中共說不的人來一句中國像棋的諧音粗話:臥槽!
繼續看文章下半部分,簡直有點打蛇打七寸的味道:作者再一次見到紫陽「那天集中談糧食問題」。我們先來看目前中共面臨的糧食問題:
大半個中國2024年泡在水中,辛辛苦苦抗旱的河南人,救活的玉米,在洪水中陣亡。就在昨天,24日,中共「農業農村部回應‘多地乾旱洪澇是否影響糧食豐收’」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韓俊表示,「秋糧面積比上年穩中有增,作物長勢總體正常。」——我在考慮是不是該在韓俊後面添加「恬不知恥」的狀語?
至於「精準精細指導服務,奮力奪取秋糧和全年農業豐」,是不是唯物論者與天奮鬥的叫囂,我們還是拭目以待。
不過,前不久習近平「大食物觀」引發的中國是否有糧食危機問題就讓許多人情不自禁摸摸褲腰帶。
話說回來,文章陳述了趙紫陽在糧食問題處理的敏銳看法以及睿智處理方式,重點在於切切實實考慮農民的利益,「滿足農民自食」不會「想像出一個可以有效運行的糧食市場來」。事實上,中國改革最強音,黨媒迴避刪除不掉的五個「中央一號文件」,都有趙紫陽有關,這些文件多大與農村經濟有關,切實堅決的是農民問題,其中「聯產承包制」等重大改革,都是在胡耀邦紫陽主導下進行的,這些改革是讓廣大或說5億或更多農民獲得了實惠。雖然也延緩了中共的衰亡。趙紫陽提出的「在農村不提清除精神污染的口號」等重大決策,可說是真真的解放思想。更別說趙紫陽親自審定的《關於進一步活躍農村經濟的十項政策》等綱領性文件。
所以,文章實際上也是對這些改革強音的中央一號文件出臺背後場景的生動解析。
還有,文章寫到第三次與趙紫陽見面,夾敘夾議的文字相當出彩:「趙紫陽不是一個從概念出發的人。他貫徹分權方針很堅決,是要抓住那個差不多惟一可以在一個大國把計畫經濟改出來的機會」。
不得不說,如今黨媒就不敢這樣說習近平,不是不想,而是習近平沒有這個能力。
「在分權改革的基礎上切實推進經濟體制的改革」,作者對趙紫陽的溢美之詞,鏗鏘有力,擲地有聲,還絕不誇張。所以,最後作者也是直言不諱,不管當局是否會翻白眼,寫下了下面的語句:
趙紫陽「更像一個走經驗科學路線的大牌教授,心目中真正有興趣的事情不是權位,而是‘事實和包含在事實中的邏輯’。如果有什麼特別之處,那就是紫陽平生傾心的事務,恰恰與十幾億中國人探索在新體制下擴大經濟自由、提升生活水平、增強中國在世界經濟舞台上的競爭力這樣一件事情密切相關」。
這些話眉批《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人們還會相信這個決定嗎?
1989年5月19日凌晨,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出現在天安門廣場,呼籲學生停止絕食,這是他最後一次公開露面,當時他已失去了權力(圖片來源:網路截圖)
說白了,這段話完全「違背了」六四屠夫李鵬代表中央政治局提出的《關於趙紫陽同志在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動亂中所犯錯誤的報告》中的定論。
概而言之,趙紫陽精明於經濟,睿智於改革,但卻不精於權鬥,終於被鄧小平弄下臺軟禁;而習近平精於弄權,就連打改革的牌也不忘集權樹立個人威信,暗搞個人崇拜。習氏改革的終極目的是保住黨的政權,保證習近平權力載體不崩塌;而趙紫陽的改革包括分權等,都是為民「謀利益」,因此才落得悲催下場,這也顯示出中共邪教本質是不容忍「為人民服務」的。
文以載道,作者周其仁好樣的!
以上也就是老是出現,老是又消失的《「鮮為人知」的共產黨員趙紫陽》這篇文章給予網民的啟迪!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看法)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