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兩米的牛頓巨鳥 牠們為何而滅絕?(圖)

作者:水平整理 發表:2024-06-11 09: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史前 巨鳥 古生物 713621968
古代,地球上有許多巨型鳥類。(示意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距今50000年前,澳洲的土地上有一種強壯的巨型鳥類,牠被稱為牛頓巨鳥,這些史前巨鳥滅絕的原因,隨著更多的研究,產生更多的謎團。

超過兩米的牛頓巨鳥 牠們為何而滅絕?

牛頓巨鳥(Genyornis newtoni),是一種已經滅絕的大型鳥類,最初是在南澳大利亞的卡拉博納湖發現,人們在雙齒獸化石周圍的黏土中發現許多鳥類化石碎片,後來甚至出土完整的化石標本。1893年時,喬治·赫斯特寫了關於發現部分牛頓巨鳥骨骼的信件,告訴愛德華·查爾斯·斯特林,後者在1896年時與蔡茨對牠進行首次描述,接下來被劍橋教授阿爾弗雷德·牛頓取了「牛頓」這個綽號。據了解,牛頓巨鳥的骨頭在南澳大利亞、西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與昆士蘭等地都有出土,牠的歷史能夠追溯至更新世時期,生活在當時的澳大利亞地區。這個時間點,澳洲的許多巨型動物都在人類到來時相繼滅絕,牛頓巨鳥則是現今已經滅絕的不會飛的鳥類中,最後已知的物種,大約在50000年前走向滅絕。

牛頓巨鳥的體型超過兩米,擁有健壯的體格,推測是一種草食性鳥類。雖然牠擁有巨大的體魄,但是仍然隨著時代的演變消失。至於滅絕的原因為何呢?主要被認為與人類或氣候變遷這兩個因素有關。學者通過對700塊以上的牛頓巨鳥蛋殼碎片進行年代測定,他們發現巨鳥族群是在短時間內衰退並走向滅絕,認為無法以氣候變遷解釋,將澳洲大規模滅絕事件的原因指向人類活動。到了2022年到2024年之間,學者從化石上的證據認為,生活在卡拉博納湖的巨鳥族群,大約在50000年前死亡,湖泊因為氣候變遷而變得乾涸與乾燥,這些容易罹患骨髓炎的巨鳥,受困於乾涸湖床的泥漿中,在湖泊徹底乾涸時,因為失去水源而滅絕。

2015年的研究中,學者從200處有燒傷痕跡的地點收集到巨鳥的蛋殼碎片,分析中表明上面的熱梯度與將蛋放在餘燼上的狀況吻合,這些情況代表在巨鳥滅絕的數千年間,已經會將牠們的蛋進行烹飪享用,不過後來的研究中指出,那些蛋實際是一種名為巨斑雞的鳥類,這並非是考古過程中的唯一謎題。早在2010年的5月,考古學家曾在北領地的納瓦拉·加巴蒙岩畫遺跡,發現一幅可能有40000年歷史的原住民岩畫,上面刻畫的鳥類被認為是兩隻巨鳥個體。隨著其他研究的進行,有學者認為岩畫的歷史應該不超過14000年,若是這樣的時間點,牛頓巨鳥早已滅絕數萬年之久,那麼上面的鳥類真實身分究竟是甚麼呢?隨著研究的進行,更多事證的出現,有時問題可能不減反增。這些史前的巨鳥,曾經奔馳在大地之上,牠們遺留的身軀,也在離開這個世界後,對後人留下無盡的謎團。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