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訓「慈不掌兵 義不養財」後幾句更經典(圖)

發表:2024-05-31 23:5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古訓
古訓「慈不掌兵 義不養財」後幾句也很經典(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古訓「慈不掌兵,義不養財,善不為官,情不立事,仁不從政。」這個是古人為人處世的原則,這句話有什麼講究?還適用於我們現在的生活嗎?

慈不掌兵

戰場上你不能太過的仁慈,因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太仁慈的人怎麼能夠領兵打仗呢?比如說這邊正在激戰,是不是看到了士兵一個一個倒下,然後這個將軍開始心軟了,說不打了,不打了,這不可能。

哪一個大將軍打仗的時候,不是不能退,退就殺頭,因為戰爭本身就是反人性的,優柔寡斷之輩肯定是無法帶兵打仗。

那我們以此類推,職場當中,可能你帶頭做一個事,或者你做一個企業,有那些比較懶散的員工,那你能說「他們也不容易,不好好幹就不好好幹吧」肯定不行,這樣你的事是沒有辦法做好,你的企業也沒有辦法做大做強的。

所以作為領導者,需要帶領隊伍的人一定不能太過於仁慈,要不然這個隊伍就沒有辦法帶。

善不為官

這裡的善指的其實不是善良的善,當官的要是不善良,哪還得了?這裡的善指的是和善。當官的人肯定是要管理很多屬下的,如果你太過於和善,那你就沒有官威,就沒有人怕你了。而別人不怕你呢,可能你講的話就沒有人聽。

比如你安排一個什麼任務下去,大家都偷懶都耍滑,因為他們知道你好說話、你和善,就算被發現了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懲罰,所以當官的人一定要有威嚴,你才能夠鎮得住事情。

仁不從政

太過於婦人之仁的人,不善於從政,或者說不能從政,不能參與國家大事,就比如說項羽,就是因為自己的婦人之仁,才導致鴻門宴錯失良機,沒有能夠及時地殺了劉邦,最終導致被困垓下自刎身亡。

義不養財

說太講義氣的人可能留不住錢,因為你太講義氣了,所以可能就這個人你也得幫,那個你也得管,誰來借錢你都借,這樣會導致萬貫家財都不夠你散的,所以說講義氣你也得有度,你得量力而行,不能把錢隨便地往外撒。

情不立事

情就是感情,不能靠感情去拿主意,決定的事情就要去執行,要理性不要太感性,因為感性會影響一個人在事情上的決判。

歷史上來說,比如說關羽被殺。劉備在憤怒當中發動了夷陵之戰,結果慘敗,夷陵之戰成為了關羽失荊州之後,一次實力大損的戰爭,而劉備這就屬於感情用事了,做了錯誤的決定。

而我們反觀司馬懿在被諸葛亮送女人服裝羞辱的情況之下,還能夠一直隱忍很理性,從而避免了於蜀漢陷入消耗戰。那麼這就是不感情用事的典型例子。

今天提到的這五句話,所體現的善良、講義氣、重感情與人為善,其實這都是非常好的品質 ,但是過猶不及。所以說任何事情都有一個限度,否則一樣會誤事。

 

責任編輯:牛蘭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