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糖尿病的醫學誤區(上)(圖)

作者:高新宇編譯 發表:2024-05-26 13:5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在全球範圍內,糖尿病越來越普遍,圍繞它的誤解也越來越多
在全球範圍內,糖尿病越來越普遍,圍繞它的誤解也越來越多。(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首先,我們將簡要解釋甚麼是糖尿病,並強調三種最常見的糖尿病形式:1型、2型和妊娠糖尿病之間的差異。

1型糖尿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統會攻擊產生胰島素的胰腺細胞,它往往比2型糖尿病發生得早。在2型糖尿病中,身體無法產生足夠的胰島素,或者對胰島素反應不佳,或者兩者兼而有之。在美國,至少90%的糖尿病患者患有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顧名思義,發生在懷孕期間,因在懷孕期間,身體需要更多的胰島素,當身體無法滿足這些新的要求時,就會發生妊娠糖尿病。儘管妊娠期糖尿病通常在嬰兒出生後就會消失,但在以後的懷孕期間仍有再次患妊娠期糖尿病,以及在以後的生活中患上2型糖尿病的風險。

在全球範圍內,糖尿病越來越普遍,圍繞它的誤解也越來越多。在這裡,我們討論其中11個重複的誤解。

1.吃糖會導致糖尿病

吃糖並不會直接導致糖尿病。然而,食用含糖飲食會導致超重和肥胖,這是2型糖尿病的危險因素。這是一個常見的誤區,也許可以理解血糖水準在糖尿病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糖本身並不是一個因果因素。

2.糖尿病並不嚴重

也許因為糖尿病如此常見,有些人認為它不是一種嚴重的疾病。這是不正確的。糖尿病無法治癒,如果一個人不能很好地控制病情,可能會出現許多併發症,包括:心血管疾病、神經損傷、腎臟損傷、失明、皮膚狀況和聽力障礙等。2018年,糖尿病是美國8萬4946人死亡的根本原因。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016年糖尿病導致160萬人死亡。

3.糖尿病只影響肥胖人群

超重和肥胖是2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的危險因素,但這種情況可能發生在任何體重的人身上。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2020年全國糖尿病統計報告的資料,美國11%的2型糖尿病患者既不超重,也不肥胖,但1型糖尿病與體重無關。

4.肥胖總是導致糖尿病

雖然肥胖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但它並不必然導致這種疾病。據CDC稱,估計39.8%的美國成年人患有肥胖症,但只有13%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

5.糖尿病人不能吃糖

糖尿病患者確實需要仔細管理飲食:監測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很重要。然而他們仍然可以加入零食,美國糖尿病協會解釋說:「甜食的關鍵是要吃很少的分量,並在特殊場合才吃,這樣你就可以把重點放在更健康的食物上。」

一個相關的誤解是,糖尿病患者需要吃特殊的「糖尿病友好型」食物,但這些產品通常更昂貴,而且有些仍然會提高血糖水準。

6.糖尿病總是導致失明和截肢

值得慶倖的是,這是一個誤解。雖然糖尿病在某些情況下確實會導致失明和截肢,但這並非不可避免。對於仔細管理自己病情的人來說,這些結果是罕見的。

CDC可靠來源估計,11.7%的成人糖尿病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視力障礙。在美國,大約0.56%的糖尿病患者接受了下肢截肢手術。專家已經確定了幾個增加患糖尿病相關併發症可能性的危險因素,這些包括肥胖和超重、吸菸、缺乏運動、高血壓和高膽固醇。(待續)

(文章來源:https://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medical-myths-all-about-diabetes?utm_source=Sailthru%20Email&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MNT%20Daily%20News&utm_content=2023-10-09&apid=29322009&rvid=234f69cb4aed918ec8ad2b2b4b898bd27c2eae3099700e60a0859e04e9694043)

来源:看中國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