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最核心的關鍵(圖)

作者:隅芯 發表:2023-04-12 10:1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自古流傳記述了古人明「孝道」並竭盡心力實踐「孝」的故事很多。
自古流傳記述了古人明「孝道」,並竭盡心力實踐「孝」的故事很多。(圖片來源:Pixabay)

「孝」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透過《孝經》所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可知孝德是培養德行的基礎。清代作家王永彬在《圍爐夜話》一書中,也強調:「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源」。至於孔子所說的「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大雅》云:『無念爾祖,聿修厥德。』」,以及孟子所言的「仁之實,事親是也」等,同樣都將孝視為仁義的根本,人倫之公理。

自古流傳記述了古人明「孝道」,並竭盡心力實踐「孝」的故事很多,故事主人公上至帝王后妃,下至平民百姓,「孝心」不會因為地位的不同而存在區別,亦不會因為性別而有差異,不同的是表達孝的方式,如《女孝經》中云:「婦女之孝德,從妃子、士大夫到庶民百姓之妻,各有不同。」其實,古人認為孝德中,理應還包含了「義」。

皇帝后妃能以作為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的妃子樊姬為例。據《列女傳・賢明・楚莊樊姬》所載:「樊姬,楚莊王之夫人也。莊王即位,好狩獵。樊姬諫不止,乃不食禽獸之肉,王改過,勤於政事。」可知,樊姬應對自己無法勸止楚莊王打獵一事,竟是選擇不吃禽獸肉,幸好打動了楚莊王,讓他改過。此外,樊姬還對月梳頭勸諫楚莊王萬勿耽溺於酒色,理應辛勤於政事。縱使身為閨闈女子,樊姬亦有寬廣眼界,瞭解維繫霸業的必要姓,進而協助楚莊王納入賢臣,成就帝業。

古代皇后示意圖
古代皇后示意圖。(繪圖:志清/看中國)

明代浙江紹興山陰有一戶人家姓楊,其中有一名十二歲的童養媳劉蘭姐。劉蘭姐年紀不大,卻集勤勞、善良、孝順於一身,還很明事理。不過,蘭姐卻有一位經常冒犯長輩的婆婆王氏。這位王氏很討厭蘭姐的祖母,因此不時辱罵老人家是老不死的,即使蘭姐在旁,也不收斂不尊敬行徑。蘭姐就這樣經常瞧見婆婆對祖母做出不孝、無禮的行勁。

某一天深夜,劉蘭姐忽然來到了婆婆的房間,接著就是撲通一聲下跪不起。婆婆不明所以,趕忙詢問緣由。

劉蘭姐答道:「擔心婆母不敬太婆母,日後媳婦將會效仿您的行徑,您那時候又該如何能承受得了如此打擊呢!太婆母能長命百歲,實在是家族的幸運,懇請您三思而行呀!」

王氏聽完蘭姐的肺腑之言,幡然悔悟,隨後不禁淚眼嘆息對蘭姐說道:「妳的良言教導了我許多事情。」

從那天起,王氏改正了過往的所有不孝言行,不僅態度變得謙卑、恭順,說話也變得溫柔,對太婆母是恭敬又孝順。至於蘭姐侍奉婆婆王氏一如往昔,可謂盡心努力實踐孝道。

後人特地為此做詩為證:「二六女兒明大義,看姑罵祖逆親意;入房跪勸悔前非,示範兒孫行孝字。」

雖然時代更迭,人與人的相處出現了大改變,但傳統孝德仍為現代文明人類的基本操守,絕不會因為現代科技的發達而有所縮減,雖然親友間的聯繫的方式會出現變化,但要傳遞的基本的孝是不會改換本質的。

雖然有不少人秉持現代觀念,認為家庭間強調「孝」太過迂腐、八股,但殊不知維繫此美德,有助於穩固社會秩序及人倫關係,繼續保有良善的社會道德風尚,讓能提高民族的道德素質的質素不至於隨著社會的變化而出現質變。這對人類而言,實際上是一件深具重要意義的關鍵大事。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