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在歐盟建議公務員刪除中國短影音平台抖音TikTok後,3月10日宣布將禁止政府手機使用TikTok,跟上歐盟機構和歐美各國封殺的腳步。 (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3年3月11日讯】 (看中國記者楊天資編譯/綜合報導)繼歐盟議會下令禁用抖音(TikTok)後,丹麥、荷蘭等歐盟國家積極響應,已出爐相關禁令。比利時首相德克魯(Alexander De Croo)也於3月10日表示,出於對網路安全、隱私和虛假訊息的擔憂,比利時將禁止政府手機使用TikTok,跟上歐盟機構和歐美各國封殺的腳步。
比利時禁止政府手機使用TikTok
綜合西方媒體報導,比利時首相德克魯(Alexander De Croo)表示,比利時政府所擁有或購買的手機,至少在未來半年內禁止使用中國短影音平台TikTok。
德克魯強調,比利時的禁令是基於國家安全部門及網路安全中心的警告,經過調查後他們發現TikTok可以收集用戶資料並調整演算法,以操縱新聞傳播和內容,並且TikTok可能會為中國進行間諜活動。
TikTok由北京字節跳動科技公司所擁有,2020年將總部遷移至新加坡,試圖洗去中國大陸背景,並聲稱母公司是在中國境外註冊成立。不過,歐盟執委會、歐洲議會、丹麥國防部都已要求員工禁用TikTok,美國、加拿大也有類似的規定。
據路透社報導,德克羅表示,比利時國家安全委員會曾警告TikTok收集大量用戶數據的風險,並指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需要向中國情報部門合作,他認為這是事實,亦認為禁止在政府推供的手提電話使用TikTok合理,稱有必要保障大家的資料。
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及歐洲議會2月分別下令禁止僱員在工作電話使用TikTok,同時憂慮中國政府可能收集用戶數據或促進利益。
比利時荷蘭文(Flemish)語系地方政府9日決定禁止員工利用公用電話使用TikTok,德克羅亦敦促當地其他地方政府跟隨。
歐盟議會下令禁用抖音
據歐盟議會主席Roberta Metsola和秘書長Alessandro Chiocchetti決定,從3月20日起,TikTok應用程序不能再在歐盟工作設備上下載,存在與使用,所涉設備包括電腦、手機或平板。
據歐盟議會官員通過“議會創新和技術支持總局”(DG ITEC)周二晚間向其8000多名官員和工作人員發布的一封信中說:"在那一天,從議會的電腦上訪問抖音的互聯網將被封鎖。信中還 "強烈 "建議歐盟議會機構的員工,以及當選代表和議會助理從他們的個人設備中刪除TikTok。
歐盟委員會宣布,歐盟工作人員最遲在3月15日前卸載該應用程序。代表27個成員國的歐洲理事會也將採取類似措施。
丹麥國會2月28日表示,因為中國短影音平台TikTok「有間諜活動風險」,已經要求所有的國會議員和職員刪除該行動裝置。丹麥南方大學的混合戰爭研究員安德烈·肯·雅各布森 (André Ken Jakobsson)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們中的許多人完全沒有意識到中國應用程序 Tiktok 的問題有多大。”他不建議任何人在手機上安裝該軟件。
澳大利亞裔美國人擁有的網絡安全公司 Internet 2.0 的一份報告中已經詳細列出了Tiktok收集的關於我們的哪些數據。在他們最近的研究中,在數據收集方面,Tiktok 在所有同類 SoMe 應用程序中得分最高。 該報告描述了Tiktok如何收集有關 Wi-Fi 網絡、手機 SIM 卡號碼和手機聯繫人列表等信息。
丹麥科技媒體 Radar 的編輯 Peter Christian Bech-Nielsen 也對Tiktok的數據收集感到擔憂:-Tiktok 是我們手機上最具侵入性的應用程序之一。
TikTok母公司是位於中國北京的字節跳動(ByteDance),過去被許多學者專家提醒有資訊外洩疑慮,直到今年美國媒體《BuzzFeed》獨家揭露取得的內部會議錄音,員工坦言用戶非公開的個人資料包含姓名、生日、電話號碼等,「(數據)什麼的在中國都看得到」,而且中國工程師擁有最高權限,可取得所有用戶的敏感數據。
儘管TikTok極力與母公司字節跳動和抖音切割,強調資料都儲存在美國,中共官方絕對沒有權限能接觸或取得美國本土用戶的個人資料,但其母公司屢次和中共黨政軍有高度關聯,始終無法獲得歐美各國真正信任,報導曝光前各國就已經對其資安擔憂,也促進了各國對TikTok祭出限制性規範,美國更有不少議員與州政府高喊全面禁用。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