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對顏回的為人毫不懷疑。(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孔子周遊列國的時候,受困於陳、蔡之地,七日沒有糧食可吃,弟子子貢弄來了一石米,顏回煮飯,過程中,顏回被誤會說有偷吃。《呂氏春秋》的記載是被孔子誤解,《孔子家語》則是記載說被子貢誤解,而子貢又告訴了孔子,但孔子對顏回的為人毫不懷疑。
今傳本《孔子家語》共十卷四十四篇。曹魏時期,王肅從他的學生、孔子二十二世孫孔猛那裡得到這部記載孔子師生言行的古籍。《孔子家語》與「四書」相比,無論規模或內容上,都要高出很多。筆者以為,在一些方面,其所呈現的思想境界高度亦是四書難以企及的。
至於顏回被誤解偷食的這件事,如果孔子真如《呂氏春秋》中的記載,那至聖先師也未免太不了解自己的弟子了,也未免狹隘淺薄了孔子。因此,筆者是相信《孔子家語》裡的記述的。
子貢像。(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下面是《孔子家語》對這件事的記述譯文。
孔子受困於陳、蔡之地,跟隨的人七天吃不上飯。子貢拿著攜帶的貨物,偷偷跑出包圍,請求村民讓他換些米,得到一石米。顏回、仲由在一間土屋下煮飯,有塊燻黑的灰土掉到飯中,顏回把弄髒的飯取出來吃了。子貢在井邊望見了,很不高興,以為顏回在偷吃。他進屋問孔子:「仁人廉士在困窮時也會改變節操嗎?」孔子說:「改變節操還稱得上仁人廉士嗎?」子貢問:「像顏回這樣的人,他不會改變節操吧?」孔子說:「是的。」子貢把顏回吃飯的事告訴了孔子。孔子說:「我相信顏回是仁德之人已經很久了,雖然你這樣說,我還是不懷疑他,那樣做或者一定有原因吧。你待在這裡,我來問問他。」孔子把顏回叫進來說:「前幾天我夢見了祖先,這難道是祖先在啟發我們保佑我們嗎?你做好飯趕快端上來,我要進獻給祖先。」顏回說:「剛才有灰塵掉入飯中,如果留在飯中則不乾淨;假如扔掉,又很可惜。我就把它吃了,這飯不能用來祭祖了。」孔子說:「這樣的話,我也會吃掉。」顏回出去後,孔子看著弟子們說:「我相信顏回,不是等到今天啊!」弟子們由此嘆服顏回。
子貢是孔子的得意弟子,為人雖然聰敏好問,但有些自負、不夠寬厚,誤解了顏回還氣呼呼地找老師理論;孔子深沉溫和睿智寬厚,自然在弟子們的面前輕輕鬆鬆地為顏回做了澄清,並藉機教育弟子。對顏回不懷疑,對誤解顏回的子貢不責備,「溫、良、恭、儉、讓」「循循然善誘人」的萬世之師形像躍然紙上;顏回對於孔子的試探絲毫沒有隱瞞,沒有害怕被誤解的率真直言;弟子們對顏回為人忠信、直率坦言由衷的嘆服。
閱讀至此,真覺得孔子師徒真是非常美好的一群人,讓人羨慕,讓人佩服,又讓人自嘆不如的嚮往。
顏回。(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這一段是《呂氏春秋》中記述的譯文,完全是照著原文一句一句譯過來的,沒有增減:孔子受困於陳國和蔡國之間的地方,當時缺糧,飯菜全無,還七日沒吃上米飯了。白天睡在那,顏回在去討米回來後,就開始煮飯,當快要煮熟時,孔子看見顏回用手抓鍋裡的飯吃。一會兒,飯熟了,顏回請孔子吃飯,孔子假裝沒看見顏回剛才抓飯吃的情況,但在起身時說道:「剛剛夢見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乾淨的飯,然後才給他們吃。」
顏回聽到老師這麼說,就回答道:「不是那樣的,剛剛炭灰飄進鍋裡了,弄髒了米飯,但把米飯丟掉又不好,因此我就抓來吃了。」孔子不禁嘆息道:「照理說,應該要相信看見的,但是卻並不一定可信;應該相信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你們記住,要了解一個人不容易啊。」了解真相很難,孔子認為要了解一個人更難啊。
筆者認為,《呂氏春秋》跟《孔子家語》的記述相比,人物思想感覺淺薄了,而且語言也不是太順暢。
兩個版本的記述差異如此,或許是道德衰微的小人,以自己的氣量度君子之腹,把真相傳寫成如此的吧。
責任編輯:袱唯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