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書法家第一名是他(圖)

作者:戴東尼 發表:2021-11-20 14:3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唐太宗
唐太宗(圖片來源:手繪插畫志清/看中國)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攜領臣民開創亙古未有、萬方承平之貞觀盛世。他聰明果斷,十六歲起,身先士卒,躍馬橫弓,衝鋒陷陣,首倡晉陽起兵,領兵攻破長安。唐朝建立後,他領兵平定割據勢力,為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立下赫赫戰功。「玄武門之變」後登基為帝,在位期間他禮賢下士,兼聽納諫。對內文治天下,厲行節約,休養生息,國泰民安,治國之道備受後世推崇;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和吐谷渾,重創高句麗。他又設立安西四鎮與北方地區各民族融洽相處,被尊為「天可汗」,巍巍大唐,盛況空前,萬國來朝,乃當時世界上最富強昌盛的國家,為唐朝後來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了重要基礎。

太宗從小就受翰墨薰陶,雖然半生戎馬倥傯,但只要有機會他就揮毫作書。由於太宗身體力行地倡導書法,唐代書法在中國書法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他尤愛王羲之的書法,謂之「盡善盡美」,還曾下詔重金徵求羲之遺墨。太宗恭謹虔誠,撰寫了《晉書・王羲之傳論》,把王羲之供到「書聖」的位置上,對王羲之的字「心慕手追」。唐代的《徐氏法書記》記載:「太宗於右軍之書,特留睿賞,貞觀初下詔購求,殆盡遺逸」。也就是說,太宗剛一當上皇帝,就開始要把王羲之的作品全部買光。

據說,每得一幅王羲之真跡,太宗都要命人將之掛在寢殿中,方便自己朝夕觀覽、每日臨摹。而且自己臨摹還不算,連帶著兒子們也得跟著臨上個幾百遍。太宗尤其是對於王羲之所書寫的《蘭亭序》,更是浸淫入了迷,有時興致來時,在半夜睡寢中也會披衣挑燈,起來孜孜臨寫。也正因為如此,他的行書,深得王羲之自然流暢,筆劃爽利,激越跌宕而又渾然天成。宋張耒《宛丘集》說唐太宗「用筆精工,法度粹美,雜之二王帖中不能辨也」。

唐代通過科舉考試錄取人才,科舉六科,書法佔其一,字寫得好不好看,成為科舉選士標準之一。在官員的選拔上,「身、言、書、判」四才,「楷書遒美」為先決條件之一。這無形中普及了書法,又統一了書體,自然形成了唐楷重視法度、規矩的鮮明特色。尤其是在弘文館設立後,太宗詔令五品以上的官員喜書者可就館學書,讓虞世南、歐陽詢等書法大家都在此教授學生。這也是中國古代最早的官辦書法教育。太宗還設置如書判拔萃諸科,專門提拔善書的官員,就連外派官吏,「工書」也是一項重要的素質要求。

太宗為當世書法大家,其書雖深得羲之精華,但他也很善於向當時的書家學習。他在處理政務的空閒時間裡,潛心研習書法,經常與大臣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等切磋書藝。被譽為「初唐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虞世南,精通古今,文章書法下筆如神,唐太宗一向很尊敬他,也經常臨摹學習虞世南的書法。

據《書史會要.卷五》記載,在練習書法的過程中,唐太宗深感虞世南字體中「戈」字最難寫,不容易寫出其中的神采。有一次,他寫到「戩」這個字,故意將「戈」字空著不寫,請虞世南代為填補。隨後唐太宗請諫議大夫魏徵觀看,並徵求魏徵的意見,說:「你看朕的字是否像虞世南的字?」魏徵恭恭敬敬地仔細看了一遍,含笑道:「臣不敢妄加評論陛下的書法。」唐太宗說道:「你直言無妨,朕恕你無罪。」這時魏徵才奏道:「今窺聖作,惟戩字戈法逼真。」唐太宗不禁讚歎魏徵的眼力高,也更看重虞世南的書法了。

太宗在《筆法訣》中說:「夫字以神為精魄,神若不知,則字無態度也;以心為筋骨,心若不堅,則字無勁健也;以副毛為皮膚,副若不圓,則字無溫潤也。所資心副相參用,神氣沖和為妙,今比重明輕,用指腕不如鋒鋩,用鋒鋩不如沖和之氣,自然手腕輕虛,則鋒含沉靜。夫心合於氣,氣合於心;神,心之用也,心必靜而已矣。虞安吉云:夫未解書意者,一點一畫皆求像本,乃轉自取拙,豈是書邪?縱放類本,體樣奪真,可圖其字形,未可稱解筆意,此乃類乎效顰未入西施之奧室也。故其始學得其粗,未得其精,太緩者滯而無筋,太急者病而無骨,橫毫側管則鈍慢而肉多,豎管直鋒則乾枯而露骨。及其悟也,心動而手均,圓者中規,方者中矩,粗而能銳,細而能壯,長者不為有餘,短者不為不足,思與神會,同乎自然,不知所以然而然矣。」(《全唐文》卷十)。大意是,書法精魂在於寫字之人要有神,其神不清楚,字就沒有態度;人心是字之筋骨,心如果不堅定,那字就沒有勁力和健康;字之皮膚要圓潤。寫字要神氣調和,心氣相合,心要靜。不明寫字之意時,只是模仿原本形態,如同東施效顰。待到了悟,心動而手法均勻,中規中矩,筆體粗卻有鋒銳,筆畫細卻還茁壯,長短恰到好處,想法能和神溝通,能夠同於自然,不知道如何卻能寫對了。

太宗《兩度帖》書法真跡,是太宗出征高麗時給兒子李治寫的私信。這封信充分表現了太宗的愛子之情,展現了這位帝王作為父親時細膩的一面。《兩度貼》白話譯文為:已經兩次收到大內送來的文書,卻還不見稚奴你的書信。爸爸我擔心的要死。剛才忽然得到稚奴你的親筆手書,說娘子生病了,我的擔心害怕頓時消失了,就好像死而復生一樣,從今以後,如果你的頭風病發作,就立刻寫信告訴我。爸爸我如果生病,也會一一寫信告訴你。今天得到遼東(戰場)消息,抄錄一份給你。想你想得要死,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去,要說的就這些。爸爸,敕。

太宗的書法以行雲流水般的行書,飲譽古今。他的行書作品,除堪稱巨製的《溫泉銘》《晉祠銘》外,就是如《兩度帖》那種平時信手拈來的小品,也多寫得使轉清勁,俊逸多姿。《兩度帖》為太宗的一通尺牘,帖上所書,雖屬信手隨意之作,卻點畫頓挫,提按分明,結字布局,映帶而生,在較大程度上,體現了太宗書法學習王羲之所謂的清新意趣。

宋朝文學家蘇軾曾在《題唐太宗帖》時評「太宗慷暴如此,至於妻、子間,乃有『忌欲均死』之語,固牽於愛者也。」可以說這篇口語化的書信完全褪去了唐太宗身上帝王的威嚴之氣,使唐太宗對愛子李治的父愛光輝體現得淋漓盡致,這也是這篇帖子最珍貴閃亮之處。

太宗將中華五千年文明推至頂峰,更將中華神傳文化撒向世界,使周邊國家以至世界其它地區國家皆深受大唐神傳文化影響,至今全世界許多國家中國城皆稱「唐人街」。太宗在位二十三年中,除了國政清明,經濟繁榮,社會安定之外,文化藝術也是璀璨輝煌。唐代書法藝術繁盛,除了國家強盛、經濟繁榮這一社會條件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以太宗極力重視、推崇書法。在唐太宗的帶動下,後來的高宗、睿宗、玄宗,都繼承了對書法的愛好,使得唐代成為書法最興旺的年代。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