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便宜」和「有意識消費」的區別。(圖片來源:Adobestock)
撿便宜和有意識消費的區別
不久前,我和幾個朋友在討論今年要一起去哪裡旅行,其中一個說了一句令我吃驚的話:「你可能不會同意,但我想去加勒比海。」
為什麼我會不同意?我有時會聽到這樣的話。當有人發現我在寫理財的內容,就突然覺得我會評判他如何花錢。
我問過一些私人教練朋友,當他們外出用餐時,是否也會聽到同樣的話:「其他人會因為他們在你面前點的食物而道歉嗎?」
其中一個看著我說:「每次都這樣。但我才不管他們點什麼菜!我只是想好好吃午飯。」
很顯然,我的朋友認為我就是愛指手畫腳批判人,好像我默不作聲地反對他將錢花在「瑣碎」的東西上。換言之,寫個人理財文章的人自然而然會是「那個告訴我不能做這做那的人,因為太花錢了。」事實上,我喜歡人們花錢在自己喜愛的事物上且毫無內疚。你喜歡時尚,想買400美元的義大利奢侈品牌BrunelloCucinelli T 恤?太棒了。
但當你犯錯時,我還是會罵你。如果你相信花400美元喝七天消脂果汁能有助於減肥,那你就是個白痴。不過我不是嘮叨的家長,會告訴你不要再花錢買拿鐵了。我花了很多錢外出用餐和旅遊,但從不感到內疚。與其只是主張「不要把錢花在昂貴的東西上!」,我相信還有更精準的方法。
讓我們先屏棄一種觀點:拒絕花錢在某些事物上,就表示很小氣。如果你覺得在外食時花2.5美元買可樂不值得,寧願每週省下15美元去看一部電影,那可一點都不算小氣。這是有意識地決定你重視些什麼。不幸的是,大多數美國人從未被教導如何有意識地消費,也就是絕不花錢在不喜歡的東西上,但大舉花在喜歡的事物上。
美國人反而被教導要對所有支出都採用「不要花錢在那上面」的原則!然後虛應其事地削減開支、失控,然後內疚地責怪自己,然後繼續在我們漠不關心的事物上超支。對於不關切的事物應該要勇於說不。但對於喜愛的事物要勇於說「要」。
很諷刺的是,我們唯一真正學到關於金錢的事就是如何節約,通常是叫我們少買咖啡和囤積衛生紙這類的建議。每個人都在談論如何省錢,卻沒人教該如何花錢。
美國人的開支都超過了他們的收入,實際上似乎也沒有什麼能改變行為。即使可能會在經濟低迷時期勒緊錢包,但很快就會恢復平常的消費習慣。坦率地說,沒有人有興趣改變現狀,消費性支出占美國經濟的七成。
有意識的消費不僅僅是我們自己的選擇,也有社會的影響。
我們稱為「慾望城市」效應,朋友的消費會直接影響到自己。下次購物時,隨意看看周遭結伴逛街的人。很有可能他們的穿著很相似,但收入卻差很大,要跟得上朋友可不能掉以輕心。
很多時候,朋友會在不知不覺間讓自己變成無意識的消費者。例如,我和兩個朋友去吃飯。其中一個正在考慮買新的iPhone,她拿出舊手機告訴我們為什麼要買新的。我的另一個朋友難以置信地瞪著眼睛說:「妳已經四年沒買新手機了?怎麼回事?妳真的需要買支新iPhone。」儘管只有三句話,但傳達的資訊卻很清楚:你沒有買新手機(不管你是否需要它)就是有問題。
把錢花熱愛的事物上
削減所有事物上的開支持續不了兩天,有意識消費其實很簡單,就是選擇你愛的東西,盡情地消費,然後在不愛的東西上絕對不花一毛錢。
培養有意識的消費,是致富的關鍵。事實上,正如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作《鄰家的百萬富翁》(The Millionaire Next Door)的研究人員發現的那樣,在接受調查的一千多位百萬富翁中,有一半的人從來沒有花超過400 美元買一套西裝、140 美元買一雙鞋,或235 美元買一支手錶。
再次強調,有意識消費,並不只是削減在各種事物上的花費,而是決定什麼是重要的,值得大花錢。不要盲目地把錢花在每件事物上。問題是幾乎沒有人會去決定什麼是重要的、什麼不是,這真糟糕!這就是我們需要有意識消費的原因。
(采實文化提供)
本文整理、節錄自拉米特.塞提(Ramit Sethi)《從0開始打造財務自由的致富系統》一書,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由采實文化授權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責任編輯:皇輔 来源:采實文化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