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量進口糧食抑制糧價。(圖片來源:網路圖片/博客)
【看中國2020年12月10日訊】今年以來,中國大規模對外採購糧食,以致物價漲幅超預期下跌,出現十一年以來的首次通縮。有經濟人士認為,中國物價通縮會延續到明年上半年,並出臺相應的貨幣調整政策。
中國疫情年初爆發以來,不斷採購外國糧食。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0年首9個月,中國的大麥、玉米、高粱和小麥進口量同比增加83.3%至2086萬噸,而且預計糧食進口還將創出更多記錄。
大量進口糧食後,中國糧價升幅亦得到控制。食品價格近三年來首次回落2%,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升轉跌,導致中國上月出人意料陷入通縮。11月CPI同比下跌0.5%,是2009年10月以來首次下跌。
生豬供應量持續恢復,豬肉價格連跌兩個月,同比下跌12.5%;蛋類價格跌幅擴大至17%,鮮菜供應充足,同比升幅收窄近一半,只有8.6%。上月,非食品價也輕微回落0.1%。
金融學者司令表示,通縮反映了農產品價格已回歸正常水平,其中主要原因是進口糧食填補了國內的供應缺口。
司令:「過去這段期間,中國農產品的緊縮,包括重要農產品的供給確實出了問題。中國今年也首次從印度擴大了稻米的進口規模,這些都顯示了中國當前的重要戰略物資儲備的供給出了問題。今年中國夏季的時候農產品的價格是有上漲,受到外圍因素影響,農產品的價格在剛入冬時,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
預期糧價回落可以維持半年
中信銀行研究部主管廖群認為,新一輪通縮與去年豬肉價格長時間急升形成高基數效應有關。
廖群:「從數字上看是通縮,但實際上談不上是通縮。去年豬肉和食品價格的基數很高,造成居民消費物價指數負增長。豬肉價格的影響還會持續幾個月吧,隨著豬肉的因素慢慢消退,通脹還是會回到正數。從目前中國大陸的經濟情況來看,CPI(通脹率)在1%-2%之間是比較正常的水平。」
廖群認為,短暫通縮對經濟和企業盈利影響不大,人民銀行也不會因而改動貨幣政策。由於近期工業等經濟數據表現不錯,沒有需要減息。
至於這次通縮可能衝擊投資者信心,擔心經濟出現危機而跟風撤資。學者司令預料人民銀行會調整貨幣政策。
司令:「首先進行相關國債的回購操作,也有可能對於商業性銀行貸款的情況,尤其是授信規模可能會適當擴大,增加對重要農產品生產商、服務商、提供商、運輸商的金融支持,從而緩和市場存量,進一步使CPI有適當的回升和調整。」
西班牙對外銀行經濟學者董晉越則預料,本月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仍然會在通縮區間,相信到明年上半年,零售業才有望回覆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版權所有©2006,RFA。經Radio Free Asia,2025 MSt.NW,Suite 300,Washington DC 20036許可進行再版。http://www.rfa.org。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