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化爐燒壞 領「百家灰」 大陸追責聲四起(圖)

原標題:中國追悼會落幕追責聲響起武漢民間及死者家屬要真相

作者:喬龍 發表:2020-04-08 07:5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武漢肺炎 習近平 川普
天安門廣場上一戴口罩的男子(圖片來源:Lintao Zhang/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0年4月8日訊】清明節當天上午十時,中國官方舉行全國性默哀活動,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三分鐘。追悼會後,有民眾要求官方公開疫情感染人數及死亡人數的真實數字。網民蔡先生當天發表一篇題為《問責追責是對逝者最好的悼念》文章,其中寫道,災難過後哀悼逝者是對逝者的一種告慰,也是對生者的一種警示。這場瘟疫帶來的災難遠未結束,而且更重要的是還沒有對導致這場災禍的原因進行反思,在舉國悼念的時刻,無論是民間和官方都應該問責追責。

武漢死者家屬丁先生對母親胡愛玲因感染新冠病毒死亡,他本週一接受自由亞洲電臺記者採訪時說,他母親接受核酸檢測的時候,已病入膏肓,但因為醫院床位爆滿,當局拒絕為患者做核酸檢測,即使做檢測也在弄作假。他說要求追責:「我昨天還到派出所去問了,作為死者家屬,我一直主張追責。那些造成嚴重後果的直接領導人責任人,他們都應該付出法律的責任,不是行政責任。」

死者親屬聲稱領回了別人骨灰

不願接受本臺採訪的蔡先生寫道,如果梳理一下各個時間節點,尋找有關部門早期的誤導,總結疫情失控的原因,發起一場舉國同心的問責追責,才是對逝者最好的悼念,對生者最大的安慰。最初隱瞞疫情的不單單是諸如蔡莉這樣的醫院領導,還包括湖北省武漢市的衛生部門以及黨政領導,連那個被輿論推到風口浪尖上的武漢病毒研究所也負有重責,雖然這個病毒所上千人無一人感染,並不是有什麼特殊的靈丹妙藥,而是提早知道了疫情提早開始了防備。

宜昌公民劉家財對本臺說,他主張修建遇難者紀念碑:「這一次死亡那麼多人,為建議把骨灰交給政府,就交給省政府集體安葬,然後建一個紀念廣場,建上紀念牌、紀念牆,牆上刻上所有死難者的名字。政府的失職造成了人禍,建紀念碑對政府是一個警醒。」

近期,武漢傳出不少排隊領取了親屬骨灰的居民說,領回家的骨灰不匹配,不敢下葬。其中,江岸區的劉女士反映母親的骨灰袋內居然有殘留的男士皮帶的金屬頭。洪山區殷先生跟記者反映,父親生前並未做過假牙,但是骨灰袋內發現一粒殘留的陶瓷假牙。而漢陽區的陳女士更加氣憤,她同時領回叔叔和母親的骨灰盒,她的叔叔生前患有肥胖症,體重是母親的兩倍以上,但領回骨灰後發現,母親的灰竟然比叔叔的足足重了兩斤。市民擔心領會家的是「百家灰」,遲遲不敢入土為安。

一殯儀館30臺火化爐燒壞6臺

對此,武漢一位曾深入瞭解殯儀館運作的馬先生對本臺說,因為死亡人數太多,殯儀館的車輛和運屍袋告急,甚至連焚化爐被燒壞:「以前一車裝一具屍體,現在裝八具屍體,也有的裝十具屍體。以前每次燒一具屍體,現在是24小時不停的燒,為什麼漢口火葬場30臺最現代化的焚化爐會燒壞6臺?肯定是屍體太多一起燒,最後把機器卡住了,燒壞了。」

患者還未證實死亡就被送到火葬場

馬先生蒐集及分析與武漢疫情有關的資料,發現有很多正常人難以想像的事情。他說:「屍體拖到火葬場,他們說燒了屍體。但是我們看到的視頻中,有一個老太婆曾經說,人還沒死就把他手腳捆住,因為沒救了,直接就用裹屍袋一包,拉到火葬場去。也有人說,也有視頻轉出來,火葬場內的哀嚎聲,火爐裡的哀嚎聲,火葬場的招工信息裡面寫著‘要不怕’。這說明什麼,很多人還沒有死透,甚至有的還是活的直接送入火化爐裡。」

礄口區現確診新冠肺炎形勢緊張

4月8日零時起,武漢市將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復對外交通。礄口區一位居民周先生週一對本臺說,他居住的居民小區出現一位確診者:「我住的小區,今天早上曝出有確診者。目前,無症狀感染者比較多,現在有的人重新發病。現在形勢非常緊張,我們出門都要刷健康二維碼,沒有健康碼不讓進出。」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