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過別人是厚道 苛求自己是成熟(圖)


雜草被徹底清除,我們的內心才會得到無比的輕鬆。
雜草被徹底清除,我們的內心才會得到無比的輕鬆。(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生活中,我們總能聽到兩個人起矛盾互相指責,而錯誤的永遠是對方,自己一點責任也沒有。如果自己就是當事人,面對這樣的關係,該如何相處呢?

清代思想家王永彬先生在《圍爐夜話》中說:

「只相信自己,不相信他人,這是導致失敗的一大原因;嚴格要求自己,不苛求於他人,這是遠離怨恨的處事方法。」

真正成熟的人,都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只有堅持反省,把目光從別人身上移到自己身上,克服自己的習氣毛病,才能不斷完善自己,在與人相處中贏得理解和支持。

1、真正的智者:做好自己,不責他人

有個鄰居,總愛說大話,無論人前還是人後,總喜歡指指點點,說三道四。而當他自己犯錯時,卻從不反省,把責任推給別人身上。

為此,他沒少得罪人,到最後連親戚都開始疏遠他。而他的生活也很不順心,常搞得一團糟,所有人都不喜歡與他來往。

像這樣的人,在我們的生活中並不少見,他們自大狂妄,固執己見。自己習氣不知道修改,卻總愛從上帝的視角去教訓評價別人。

曾看過一個道德守恆定律:

一個人越拿道德約束自我,越接近聖人;越拿道德約束別人,越接近壞人。

如果一個人,全部的道德意識都用來要求別人,自己卻為所欲為,這個就是典型的壞人,壞透了的那一種。

遇到事情總喜歡在別人身上找毛病,卻不反省自己,這正是一個人情商低,沒有擔當的表現。

有修養的人,不會拿道德的標準去綁架別人,只會拿它來約束自己,使自己的人格不斷完善。

2、遇事多反省,為人必大氣

《論語.裡仁》篇裡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遇到生活中不好的人事物,無論再怎麼煩惱抱怨,都無法改變,真正明智的做法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多反省自己。

《史記》中記載了這樣一段故事:

西漢初年,齊國有個叫淳於公的官吏犯了罪,應該受刑,所以朝廷下詔逮捕了他。淳於公的小女兒緹縈為此十分悲傷,她願意替父受罰,於是上書朝廷說:

「受了死刑的人不能再活過來,受了肉刑的人肢體斷了不能再接起來,雖想要改過自新,也沒有辦法了。我願意被收入官府做奴婢,來抵償父親的刑罰,使他能夠改過自新。」

漢文帝看到緹縈的上書後非常感動,他覺得現在百姓們犯法的事屢禁不止,是因為自己德行不高,教化百姓不夠開明而導致的。

所以,漢文帝為自己感到很慚愧,隨即釋放了淳於公,並免除了對他的刑罰。

每當社會上發生天災人禍時,漢文帝第一時間不是大發雷霆,找人問罪,而是反省自己是不是德行不夠完善,哪方面做得不夠好,才惹怒了上天,降下災禍。

正因如此,漢文帝受到了百姓們的熱烈擁戴,由他開創的「文景之治」奠定了漢王朝繁榮強盛的基礎,千百年來一直受到後世的稱讚。

人在沒有壓力的時候,常自我感覺良好,可一旦遇到事情要處理的時候就醜態百出,茫然無措了。

所以,真正成熟的人,必定是通過生活這面鏡子去發現自己身上的不足,在為人處事中反省自己。只有經過生活的考驗,你才能發現自己的問題。

3、人能改錯,必無大過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能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卻總是沒有去修改它,一旦毛病發作,都成了自己缺點的奴隸。

能夠認識錯誤卻不知道改正,那永遠只能在原地踏步。只有知錯認錯並改錯,人生才會不斷取得進步。

曾國藩年輕的時候也有很多缺點,例如爭強好勝、愛說大話、愛發脾氣等等。他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但每次遇到事情的時候他還是會犯老毛病,這讓曾國藩十分苦惱。

後來,曾國藩認識到自己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於是,他下定決心要克服自己內心的缺點。經過多年不懈地努力,他終於戰勝了自己,成為晚清第一大名臣。

人這一生,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修行其實也就是修正我們不對的心念和言行。靠武力和謀略征服他人不過是一時短暫的風光,能夠征服自己才是一個人最大的本事。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個人都會犯錯誤,真正區分一個人高下的或許不是他犯錯誤的多少,而是他怎樣面對自己所犯的錯誤。

如果為了所謂的面子,選擇迴避自己犯的錯誤,那麼錯誤還是錯誤。根未拔除,終有一天它還會再長出來,這就是很多人犯錯之後屢教不改的原因。

如果選擇直面擔當,發現錯誤、承認錯誤、改正錯誤。那麼雜草被徹底清除,我們的內心反而會得到無比的輕鬆。

一個人只有充分認識了自己的不足,才會在看待他人的缺點時,表現得更加包容。

當一個人把目光從外界投向內心,專注於自己時,雖然未必成才,但已開始成熟。



責任編輯:wendy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