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5千億核彈恐引發中南海變局?(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7月21日訊】(看中國記者陳錦緣綜合報導)中美貿易戰越演越烈進入白熱化,恐引發中南海變局。美國總統川普7月19日接受美媒CNBC採訪時表示,已準備對中國進口美國總值逾5千億美元貨品徵收關稅。而上週,歐盟與日本已簽署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互免關稅,雙方取消超過9成商品關稅。經濟學者認為,北京由於一黨專政,相對法治國家,其黨員的行政成本過高,政治體制決定其難以大幅免關稅,難以避免在發達國家中將被孤立。面對來自川普緊接的5千億美金關稅核彈,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回應稱,美方某些人不應再沈迷於做17世紀的堂吉訶德。
川普(特朗普)在週四的採訪時提到:「我已經準備好對中國進口美國總值逾5千億美元貨品徵收關稅,我不希望中國人民感到害怕,我希望他們過得好。我真的很喜歡習主席,但那很不公平。」美鷹派政府已祭出的5千億美金關稅戰、貿易戰核彈,以及接下來的金融戰、技術戰、人才戰和軍事競爭等,空襲中南海,目前尚不清楚中南海用哪顆「牙」來還? 前白宮首席策略師班農週三表示,中國的政權(中共)將陷入了深深的麻煩。海外評論員郭寶勝認為,北京反擊戰將徹底慘敗,中南海高層分化,貿易戰導致(中共)政權垮臺已經是遲早的問題。
美國總統川普7月19日接受美媒CNBC採訪時表示,已準備對中國進口美國總值逾5千億美元貨品徵收關稅(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美國會在貿易戰中取勝」
2017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總值約5055億美元的貨品,而中國輸入美國貨品總值的近1299億美元。美政治和策略家對於這場貿易戰信心滿滿,前白宮首席策略師,兼美國總統顧問班農7月18日表示,美國會在貿易戰中取勝,中國的政權(中共)將陷入了深深的麻煩。美商務部長羅斯表示將在一年內取得重大進展。
史蒂夫.班農(Steve Bannon)在本週三CNBC舉辦的機構投資者實現阿爾法大會(CNBC Institutional Investor Delivering Alpha Conference)上說:「雖然這是件令人頭疼的事,但貿易戰是可以打贏的。貿易戰會以勝利告終,川普不打算退縮,而中國人會退縮。我認為,從貿易戰中將會發生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到日本,西歐,美國和東南亞的供應鏈重新規劃。中國的政權(中共)將陷入了深深的麻煩。」
美商務部長羅斯週四在接受CNBC新聞採訪時表示,美將在「一年之內」就貿易爭端取得進展。他說:「我認為我們將在一年內取得非常大的進展。無論是對中國,對歐盟,還是對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如果我們還處於像現在一樣的情況,我會感到非常驚訝。」羅斯如此樂觀的一個原因是,他認為北京繼續抵制美國大豆的做法是不可持續的。羅斯說,「他們現在不得不向農民付錢,試圖說服他們種植大豆,而不是其他更有利可圖的作物。
川普早在今年3月就曾在推特發文表示:「幾乎所有的貿易協定,我們都處在失敗的那一方。我們的朋友與敵人(friends and enemies)佔美國便宜好多年。我們的鋼鐵和鋁材產業已經死了。對不起,是時候改變了!讓美國再度偉大!人們必須瞭解,我們的國家在貿易方面,實際上都在被世界各國剝削,不管是友邦或是敵國,每個人。中國、俄羅斯,還有我們認為很棒的歐盟那些人。我們無法在那邊做生意,他們有貿易壁壘,最糟糕的關稅。」
面對政治家的策略,美國消費者的損失究竟有多大?目前的數據顯示,貿易戰開打以來,北京對美大豆等農產品高關稅不僅沒見效,美大豆反而出口增長了127%,其他國家搶購美農產品。但仍有美國製造業者,同時對川普總統的措施則表擔憂。
這些製造業者表示,貿易戰會導致國際供應鏈中斷和高物價,最終會轉嫁到美國消費者身上。美聯儲的數據顯示,目前在消費者成本轉嫁是輕微到中等。
陸外資紛撤 內企倒閉
目前大陸個中國跡象表明,貿易戰已經引起中國經濟狀況整體持續惡化,五百強以及行業龍頭外企紛紛撤離中國關閉工廠,部分被定義為「散亂污」內資企業也遭到了北京當局的強制關閉。而北京政府目前規定,境外投資者不得作為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投資人、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從事投資經營活動,這即說明所有允許進入領域的外國資本,一律要和中國資本合股成立公司。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2016年外資在中國固定資產的投資額僅為約1211億元,對比2011年下跌62.94%。相比其他東南亞國家,中國的土地成本、資金成本和勞動力成本已經失去優勢,面對目前美國祭出的10%-25%的關稅,在中國生產失去競爭優勢。
貿易戰後外資企業紛紛撤離中國,起進入永久停工停產(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7月16日,著名日企歐姆龍精密電子(蘇州)有限公司(OMRON)發布公告,宣布歐姆龍蘇州工廠將從即日起進入永久停工停產。該公司90年代直接投資中國市場;截至2018年3月份,大中華區的員工總數達一萬一千人。另外一家日本光學巨頭奧林巴斯,也於5月撤離中國深圳。其他5月撤出中國外企還有,荷蘭飛利浦照明關閉深圳工廠、全球最大硬碟製造商美國的希捷關閉蘇州工廠、日本尼康關閉無錫工廠。
世界五百強斯道拉恩索宣布解散蘇州紫興,導致千名員工失業,2017年月1月9日,斯道拉恩索廣西北海林漿紙一體化項目出現異動,45萬噸化學漿項目將暫緩建設。2017年5月23日,世界百強企業正隆集團代子公司上海中隆紙業發布公告,決議將於今(2017)年底停止造紙生產業務,並出售相關造紙設備。2017年7月5日,世界500強利樂中國宣布旗下佛山工廠將於7月28日停產。
除了近期外資企業紛紛撤離中國。北京官方更以清理為名大量關閉工廠,僅東莞市就提出截至2018年底完成關閉5000家「散亂污」企業,貿易戰後僅一個月內關閉2000多家工廠,上海浦東新區製造業也出現凋零現象。
最近,一份《浦東新區環境監察支隊第四季度污染源日常環境監管隨機抽查情況》的報表引發了製造業人士的廣泛關注。在這份隨機抽查的357家企業名單中,竟然有169家企業處於關閉、停產或搬遷狀態。而正常運轉的企業中,又有上海中隆紙業宣布停產、上海華勵宣布出售。
官方估算,全部外商投資企業吸納的直接就業人數超過4500萬,如果包括依靠外資生存的供應廠商、上下游企業,估計相關就業者數以億計。如果外資持續撤離,而投資減少,中國的失業人數將進一步增加。
郭寶勝認為貿易戰已經引起中國經濟狀況整體持續惡化:「我們看到日本的歐姆龍在蘇州關閉,以前有一萬多員工,說關閉就關閉,那麼就會造成大量的失業潮。還有飛利浦、奧林巴斯,很多高科技的精明儀器的廠家都給關閉,現在工廠的倒閉已經形成風潮,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貿易戰。很多企業因為美國政策很好,向美國搬遷。像富士康要解決美國幾萬個就業機會,川普非常希望通過這些高關稅,迫使在華外企能夠到美國來,在美國建廠這種措施以及開始見效。」
日內瓦世貿組織(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中南海沒牙 黨的成本太高
貿易戰開打以來,中國三市連殺跌,股市、匯市、樓市面臨同時崩塌,資金外流嚴重。除了拋售美債、連朝抗美這些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險招外,北京當局似乎無「牙」可還。中南海傳言出現專家預期中的內鬥升級、政局不穩,部分地區輕微出現工廠倒閉潮跡象。另有學者分析稱,黨的成本太高,中共的政治體制決定,無法滿足美國提出的關稅全免要求。
貿易戰後北京政府曾試圖向WTO申訴美國貿易凌霸行為,反而招致WTO採納美國說辭。世界貿易組織(WTO)近日公布了針對中國的貿易政策審議報告書,指出中國政府援助國有企業及限制外國企業進入,持續干預經濟活動,市場仍處於封閉狀態。同時,也批評了中國氾濫的知識產權侵犯行為。
除了A股蒸發20%市值,一直徘徊在2800點,匯市破7危險,樓市下行50%危機外,資金外流嚴重已經引發中國大陸流動資金緊張。一家總部位於深圳的非銀行金融機構負責人日期接受英媒採訪時說:"中國出現了錢荒。北京方面正在關閉所有的非銀行融資來源,讓銀行壟斷。但銀行不知道如何貸款給小企業。我們都亟需融資。"
大陸獨立經濟學者,中國國際戰略研究網專家級會員鞏勝利接受自由之聲採訪時表示:共產黨的成本太高,由於要供養龐大的中共官僚系統,面對黨員大軍的供養,中國實際難以跟隨經濟大國免關稅:「每個共產黨員的工資扣除黨費,從來沒有公開過。國家的財政撥款給宣傳部,中共統戰部,中共中央各個省的省委,市委,縣委等。美,歐,日沒有黨的成本,黨的成本是所有法治國家都不存在的。」鞏勝利稱。
鞏勝利指出,一旦日本,歐盟,和美國最終達成協議,去除貿易壁壘,意味世貿將名存實亡,到時中國的處境會非常艱難:「這些(西方)國家的(行政)運行成本是最低的,因為中國設立這些壁壘,它的商品成本包括關稅,補貼和壁壘,加起來比人家高。它的經濟發展,商品流通,高科技發展,全部被成本拖累。國有企業背後是不能見陽光的。政治投資是不能以經濟分析的投資。」
海外獨立評論員伍凡認為,中共進退兩難,不敢打貿易戰:北京下令發改委和商務部制定《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自2018年7月28日起施行。這份清單可算是自2001年中國參加WTO以來最開放的一份負面清單,應該是10年前就應該公布。「在7月6日中午12時01分,川普下令開打貿易戰之後,北京國務院的有關部門沒有立即宣布還擊,致使中國各港口不知所措而停止港口入關手續長達4小時,直止中國商務部發表聲明後各港口才恢復作業。這個事實說明中共當局實在不想打貿易戰,不願應戰和不敢應戰。」
高層分裂「妖氣」衝天
貿易戰後同樣引發了中共高層分化,務實派和主戰派內鬥升級,內鬥將矛頭投降主戰派領軍人物,歷經三朝不倒的「紅色國師」王滬寧。這位曾起草江澤民所謂三個代表,胡錦濤的科學發展觀,八榮八恥,到了習近平的四個全面,全球命運共同體的「三朝帝師」被民間稱為「國妖」和「黨妖」。多黨內高官接受外媒匿名指責,王滬寧因推行個人崇拜、鼓吹所謂2025計畫、一帶一路等稱霸全球戰略,其他超英趕美引發美國不滿,應承擔責任。
大陸熟悉王滬寧人士在網路透露,王滬寧專業是政治學,學養平平,炮製了很多花裡胡哨的共產紅色名稱,卻成為「三朝帝師」。難道真是中共朝中無人?另有海外獨立評論家認為,王滬寧竭力地通過炮製紅色詞語把習近平捧上全球霸主地位,卻不清楚中國實際經濟情況,極盡阿諛奉承,光靠寫口號和標語居然成了政治局常委,做為主戰派領軍人物將成為替罪羊。
郭寶勝表示:「王滬寧鼓勵習近平要做世界霸主,跟美國要打一戰,這種鼓勵就表現在他主管的中宣部。所謂的保守派就是極左派,這幫人還是想和美國干一戰。通過打這一戰來贏得全球霸主的地位,自不量力。就像甲午戰爭時候的主戰派認為日本是一個小國,算不上什麼東西應該開戰。開戰後打的一敗塗地。」
郭寶勝還稱,為中共高層放風(具有黨媒背景)的《世界日報》和香港01媒體(多維背景),揭示高層因貿易戰分裂為務實派和主戰派,後者的代表是‘不諳實務的黨務大員’和‘居心叵測的保守派’,顯然劍指王滬寧。王滬寧」編造的這些東西都是害人,因為中國的實力不夠,只有接受人家的先進文化、先進的教育、先進的制度才能進步。中國吸引外資都來不及,為什麼不主動開發市場呢?而不是輕言的和人家開戰,最後打得一敗塗地,最後主戰派就成了替罪羔羊。
一位署名為lancasor的大陸學者,曾在王滬寧就職復旦大學當系主任和中央政研室主任時和他有過接觸,他表示王滬寧能夠上位是因為他的強項「造詞」:「王滬寧有他的強項,就是‘造詞’。我在以前的文章中談過,中共的歷代領導人都很重視提煉自己的政治遺產,以便後人「斷代」。用不同的關鍵詞來區分不同領導人的治國理念,給領導人莫名其妙的治理思路披上所謂的馬列主義的理論外衣。」
「從我跟王滬寧的接觸,發現這個人最大的特點是造詞的能力很強,他可以把一些很尋常的的想法‘升華’為理論體系,把同一隻雞蛋貼上不同的標籤出售。一般的學者受制於學術思維框架,不擅長做這樣的事,所以難出新意,而這剛好是王滬寧的強項。遺憾的是,王滬寧由於自身缺乏理論深度,其全部能耐僅限於整理包裝。」
日前,多名中共外交部、國務院、經濟部門的高層匿名接受港媒採訪,他們集中火力投槍王滬寧,指責他錯判形式、誤導習近平、以及對黨進行過分誇大的自我宣傳,最終導致中美貿易戰無法避免,如果貿易戰進一步激化,被譽為紅色「國妖」「黨妖」的王滬寧將會很快被習近平貶職!
近日媒體援引匿名中共高官的話說,部分官員和媒體誤認習近平的「太平洋容納論」是高層要與美國平起平坐,挑戰美國全球霸權的信號,而「一帶一路」倡議更燃起中國仿效美國,開始圈定中國勢力範圍的幻想。
中共大變即將來臨?
北京反擊戰似乎無牌可打,無牙可還,貿易戰將出現徹底慘敗,經濟上的危機是否會引發政治危機?甚至引發中共大變的加快來臨?海外獨立時事評論家郭寶勝表示,貿易戰已經導致中國大變即將來臨,也導致中共高層開始分化。
郭寶勝認為北京的反擊措施都是疲軟無力的,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他說:「目前北京祭出的任何反擊措施,在美國眼裡都是可以蔑視的。截至至6月底,美國大豆出口達800多萬噸,比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27%,其中出口到中國降低了21%,但出口到其他國家增長超過20%。美國根本就不害怕這一招,中國向WTO的申訴也遭到駁回和指責,等於自己打自己的臉。」
他還稱,川普提出的5千億美金實際上是在給習近平施壓,中共高層在對待貿易戰是有分化的,有主站和主和兩派的,保守派則希望一打到底,他們擔憂在美國層層加碼之後,一旦中國退縮了,那麼大國的地位就沒修了,所以在貿易戰中要把臉爭回來,這一仗打勝之後就成世界霸主,和美國平起平坐了,所以目前是絕不退縮。
郭寶勝認為川普祭出5千億,主要針對中國政府操縱人民幣匯率:「人民幣匯率從今年初開始,已經一路走低,已經達到6.8比1美元,可能快接近7比1美元。這有利於出口,但對美國來說等於關稅措施沒有用了。」而大陸財經專家則認為,人民幣匯率壓低僅為短期應對策略,因為人民幣匯率下壓是有限度的,不可能無限度下行。
郭寶勝說,「習近平實際上是坐在一個火山口上,一個是高層的分化,再一個是經濟的惡化,這一切都和貿易戰息息相關的。貿易戰導致(中共)政權垮臺已經是遲早的問題。川普的5千億美元,絕對不是說一說而已。中共目前毫不退縮的踢一個公開球的情況下,美國肯定會毫無顧慮的實施5000億的高關稅。相反的中國會得到一個慘痛的教訓。我們拭目以待,中國是否會因為貿易戰發生一次變局,發生一場民主自由的進步。」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