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烈千秋 51萬廣西壯士浴血拒共(圖)

作者:李淨明 發表:2018-06-28 06: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3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抗日戰爭中的桂軍將士。
抗日戰爭中的桂軍將士。(網絡圖片)

國共兩黨的歷史上都詳細地記載了國共內戰中的三大戰役,即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又稱徐蚌會戰)和平津戰役。遼瀋戰役中的東北剿總司令官衛立煌,在接受蔣介石的任命之前先與中共中央商量自己是否應該赴任,未開戰已經通敵在先;他雖未直接聲明投共,但是多次故意耽誤戰機,致使國軍大敗虧輸。平津戰役中中共更是兵不血刃,軟硬兼施逼和了華北剿總司令官傅作義,不費一槍一彈就佔領了北平古城。淮海戰役中先有隱藏在國軍內部的中共黨員何基灃和張克俠率第59軍全部,第77軍大部共兩萬多人在賈汪、臺兒莊地區臨陣倒戈,後有時任黃維第12兵團110師中共地下黨委書記的廖運周在雙堆集率五千多人陣前投共。因此,所謂的三大戰役都是中共從內部瓦解了國軍的戰鬥力,雖然經常言稱消滅了國民黨的800萬軍隊,但是其中虛假的成份很大,直至蔣介石和國軍退守臺灣,共軍並沒有真正打過一場像樣的硬仗。此後雖有湖南青樹坪和金門古寧頭之戰,但是由於雙方投入的兵力規模不大,時間很短,雖給共軍造成了很大的傷亡,卻難以將其列為大戰役。

然而,1949至1952年國軍退守臺灣之後,在中國大陸的廣西境內確實發生了一場耗時日久、兵力龐大的超大型戰役。它堪稱國共內戰中的「第四大戰役」,只不過中共將其稱為「大規模剿匪作戰」,其詳情內幕就鮮為人知了。根據當時的共軍廣西軍區司令部的剿匪戰報統計資料,「解放軍」出動正規作戰部隊兩個兵團、四個軍、十七個師另一個團,其中10個師為久經戰陣的精銳主力師,加上地方部隊和武裝民兵,投入剿匪總兵力超過100萬人。剿匪歷時三年之久,共殲滅廣西境內的土匪512917人。這個數字說明,廣西剿匪作戰時間之長,相當於大陸國共內戰時間的總和,殲滅的土匪總人數,幾乎相當於決定中國命運的淮海戰役中解放軍殲滅的國民黨正規軍的總人數。在中共政權成立之後的三年,儘管國民黨早已退出大陸,可是在廣西確實又經歷了另一大戰役。姑且不論「解放軍」自身的傷亡如何,51萬人就佔廣西總人口的三十分之一,也就是說,這51萬人在國民黨丟失大陸之後仍然拒不投降,使用絕對劣勢的裝備即使是以卵擊石也與中共戰鬥至最後一息。

在當年國民黨兵敗如山倒的大環境之下,包括許多國民黨高級將領在內的屈膝投降者不計其數。國內的各大城市除太原等地堅守到巷戰城破、主帥自殺之外,大多數守軍守將都是望風而降。儘管此後投共者大都受到凌辱或被殺,但是拒不投共的人顯然只有死路一條。

51萬廣西壯士捨身抗敵,拒不投共,這不能不說是國共內戰史上最值得謳歌的一章。

也許有人認為他們的死沒有實際意義,然而投降而求生確實是一種人格的屈辱。自古正邪不兩立,古代的仁人志士都把屈膝降敵視為奇恥大辱,諸葛亮在江東舌戰群儒時,為激怒孫權與曹操對決,就曾說過「若其不能(與曹操抗衡),何不從眾謀士之論,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當孫權反問劉備為什麼不投降時,諸葛亮回答說:「昔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況劉豫州王室之冑,英才蓋世,眾士仰慕。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又安能屈處人下乎!」孫權聽了此言之後,不覺勃然變色,拂衣而起,退入後堂。由此可見忠孝節義在古人的心目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即使面臨強敵也能堅守心中做人的準則,那才是真正的忠勇之士。

漢高祖劉邦消滅群雄、統一天下之後,田橫不因齊國的滅亡而屈膝,率五百人仍困守在山東海島上。漢高祖聽說田橫很得人心,擔心日後為患,便下詔令說:如果田橫來投降,便可封王或封侯;如果不來,便派兵去把島上的人通通消滅掉。田橫為了保存島上五百人的生命,便帶了兩個部下離開,向漢高祖的京城進發。但到了離京城三十里的地方,田橫便自刎而死,遺囑同行的兩個部下拿他的頭去見漢高祖,表示自己不接受投降的屈辱。劉邦見到田橫的首級之後,流下了眼淚,他說:「田橫自布衣起兵,兄弟三人相繼為王,都是大賢啊!」隨後派了二千兵卒,以諸侯的規格厚葬了田橫,又拜田橫從客二人為都尉。不想兩個從客將田橫墓側鑿開,自刎在墓裡。劉邦聞之大驚,十分感慨,並由此認定田橫的門客都是不可多得的賢士,便再派使者前去招撫留居海島的五百人。五百壯士從漢使那裡得知田橫的死訊,也都相繼「蹈海」自殺了。這個海島後來就叫作田橫島。大史學家司馬遷感慨的寫道:「田橫之高節,賓客慕義而從橫死,豈非至賢!」

由此可見,古代的忠臣義士都把氣節、操守、道義看的很重,將忠孝節義視為自己做人的準則,甚至寧可犧牲自己的性命也不願失節棄義。青史上也從來不以成敗論英雄,岳飛精忠報國,面對奸臣的冤殺也不放棄對朝廷的忠誠;關羽城破被圍,面對威逼利誘,心如鐵石也不肯背主;即使在敗走麥城之際,仍能正義凜然的對前來勸降的東吳使臣諸葛瑾說:「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安肯背義投敵國乎?城若破,有死而已。」在歷史的長流上不乏悲劇人物,例如:岳飛、文天祥和于謙等人,雖同樣都以悲劇收場,但正是這些人物將忠義撒播雲天,為民族添光,為歷史增彩。51萬八桂勇士在強敵面前寧死不降,理應在史書上留下他們生命的軌跡!

據一個參加過侵華戰爭的日本老兵回憶,十四年中日戰爭中真正令日軍膽寒但卻被中國人遺忘的戰役是慘烈的1944年的桂林保衛戰。桂林守軍1萬9千人之中,1萬2千人戰死(其中一半被毒氣毒死)。日軍在後來遞交給其大本營的戰報中說:「皇軍在桂林一役中陣亡1萬3千9百餘人,傷1萬9千1百餘人,失蹤300餘人,其中陣亡9名大佐級別的聯隊長、31名中佐級別的大隊長,近100名中隊長和小隊長,漓江之水為敵我兩軍之血染之為赤,此役是我們一生中所經歷到的最慘烈的戰役,並非在於規模,而在於敵軍之勇猛。」桂林守軍中有不少地方民團,其中還有許多滿頭白髮的老人,然而守軍沒有一名士兵在「清醒」的時候向日軍投降(後來被俘虜的人全部是被毒氣所熏昏迷不醒的人),即使在彈盡糧絕、身受重傷的情況下仍然抵抗至死,充分展現了八桂勇士寧死不屈、捨身報國的壯烈忠心。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