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可謂量子力學發展的黃金時代。1926年海森堡和玻爾以「量子力學」為題宣告了新量子理論的誕生。
那時,愛因斯坦、薛定諤與以玻爾、海森堡為代表的哥本哈根學派正就波函數的本質展開著激烈爭論。同時,一些理論物理學家開始運用量子力學處理分子與原子層面的具體問題。
這時,古老的中國剛從睡夢中醒來,用朦朧的雙眼打量著世界。面對沉痛的現實,有識之士紛紛尋找救國良方。他們留日留法留德留美,從師夷長技到學貫中西。
但在那個量子力學的黃金年代,出國學習物理的只有寥寥數人。
理論物理自學小組成員:左1:王守競,左2:Ralph Kronig,右1:I.I.Rabi(194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圖片來源:博客擷圖)
中國最早的理論物理博士
1924年,一位來自江蘇的少年打破了數十年的記錄。那時的清華預科畢業生,到國外學習一般從大二讀起。但這位少年直接就讀康奈爾大學物理研究所攻讀碩士。更神奇的是他在不到一年時間拿到康奈爾的碩士學位之後,去哈佛大學拿了一個文學碩士(也是一年),然後又跑去了哥倫比亞大學物理系攻讀博士。
他的成長伴隨著美國量子物理研究的萌芽與崛起,他的博士論文成為美國最早的五篇(一說七篇)量子物理論文之一,而且也只有他的論文上沒有導師的簽名——因為沒有人能夠指導他。他就是中國最早的理論物理博士——王守競。
理論物理求學之路
傳奇故事要從很久很久以前說起。王守競出生於1904年12月24日。他的父親王季同是有名的天才,知識基本都是自學。所以王季同對子女經常有些狂語,什麼在學校學習純屬浪費時間,你們有不明白的問老爹我就夠了,學校沒啥大不了的。王守競就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嚴格但不死板。
1926年,已經拿到兩個碩士學位的王守競來到了哥倫比亞大學。在這裡,王守競和幾個志同道合的年輕人組成了理論物理興趣小組。這些年輕人後來成了美國理論物理的頂尖人物:剛博士後出站的講師拉爾夫.克朗尼格(Ralph Kronig,美國理論物理學家),同在哥大物理系做博士論文的拉比(I.I.Rabi,因發明核磁共振法獲194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傑拉爾德.查卡洛斯(Geraid Zachairs,美國國防政策專家)。
當時正值薛定諤的波動力學提出不久,他們經常就此展開討論。1927年拉比、克朗尼格都因故離開,但這短暫一年雙方都獲益良多,拉比後來回憶說:「我到了歐洲後發現,我們的自學小組幫了我大忙。我對物理的瞭解比那些與我同一個檔次的德國人要多得多,不過比漢斯.貝特(Hans Bethe,196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這種特別優秀的人還差一點。」
1928年之前美國沒有人做量子力學。(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浪潮中唯一的中國科學家
王守競的博士論文是在海森堡多分子系統鐵磁性的基礎上研究氫分子。
說來也有趣,1928年之前美國沒有人做量子力學,那一年突然冒出來五篇(一說七篇),王守競那篇還沒有導師。他的論文也是哥大第一篇理論物理論文。美國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坎布爾、斯萊特以及著名化學家鮑林(L.C.Pauling,兩屆諾貝爾獎得主)等人的專著中都對王守競的這項工作作了介紹。
博士畢業之後王守競受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The National Researeh of Council,NRC)資助開始做博士後研究,每年大概只有5%的博士能享受此待遇,王守競更是當時唯一接受此資助的中國人。在博士論文氫分子的轉動譜的基礎上,他提出了多原子分子非對稱轉動譜能級公式——「王氏公式」。美國學者把王守競的這一成就當做美國物理崛起浪潮中的一個標誌,這是頭一次有中國科學家走在了理論物理的前沿。
中國物理泰斗吳大猷,他曾說,中國量子力學(非早期量子論)是從「一位很難得的聰明的年輕人」王守競開始的,在量子力學開始的兩三年「做了三篇可以說是很好很好的文章」,誇讚之詞溢於言表。
這很罕見,因為吳大猷對別人很不客氣,評論裡常見的是「工作還有些貢獻」、「寫的論文很有名氣」之類。
回國投身物理教育
1928年之前美國沒有人做量子力學。(圖片來源:Adobe Stock)
1929年王守競與費令宜一起回國。王季同像個老頑童似得,要考考兒子的學問。數學物理的問題哪裡難得倒兒子,老王傲嬌地點評:「馬馬虎虎。」
1931年完婚後,王守競決定接受北京大學的邀請出任物理系主任。當時北大風雨飄搖,全靠著前輩顏任光、丁西林、李書華等人苦苦支撐。特別是顏任光,改變了物理系只授課不做實驗的傳統,不僅如此還自己動手製作科學儀器,後來與丁佐臣一起創辦上海大華科學儀器公司,從此中國有了自己生產的物理儀器和儀錶。
可以想見這種文化傳承對後來的王守競也產生了不小影響。在教學上,王守競也沿襲了顏任光的做法:鼓勵實驗,還邀請清華教授到北大兼職,開始對北大物理系進行改革。
當年發生了「九一八」事變,戰爭的陰雲籠罩著中國大陸。王守競和許多科學家一樣也由研究量子力學轉向了更實際一些的儀器製造。
風雨飄搖,轉投實業救國
1936年3月,資委會決定盡量利用外資和外國技術,兼顧軍事與經濟,用3年時間建設起一系列配套的工廠:從煉礦到發電,從煉油到鋼鐵,甚至到飛機和大炮。
在咨委會的王守競任機器製造廠(即中央機器廠)籌備委員會主任,負責機器製造,特別是航空發動機。從此,他走上了一條披荊斬棘的坎坷之路。但當時中國的機械製造至少比國外落後一百年,連最發達的上海也沒有大型的機械製造廠。
我們不知道王守競是懷著怎樣的心情上路的。或許他會想起他那天才的父親,兩次辦廠不成功。現在他有一個機會建造中國最大的機械製造廠,能夠彌補父親的遺憾。
1939年中央機器廠正式成立,王守競任總經理。由於日軍進攻,工廠遷移到後方,但面臨最大的問題是缺少技術工人,王守競居然想出冒著天大風險返回上海招募的方法。
接下來,一個大廠崛起於後方。它製造了很多中國的第一:中國第一臺機械工業的工作母機、第一台大型發電機、第一台大型汽輪機、第一臺500馬力電動機、第一臺30-40噸鍋爐、第一座鐵合金冶煉爐等等,最著名的是1942年5月研製出的中國第一批「資源牌」4噸汽車。
辦工廠也能培養人才
王守競親自選拔人才——不僅選技工,還選大學生。(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在工廠,王守競親自選拔人才——不僅選技工,還選大學生。他喜歡用外語問他們問題,對方擅長英語他就用英語,對方擅長用德語他就用德語,以致工人都喊他王博士從不喊官職。
他辦廠,不是把工廠僅僅當成生產基地,同時也是技術學校。他讓西南聯大的學生到工廠實習,讓技術人員到學校講課學習,還派人出國留學。他自己捐書搭建的中央機器廠圖書館甚至不亞於某些大學。
抗戰勝利後,工廠變成地方性小廠,這遠非王守競所能預料和希望的。
這也是王守競最有遠見的地方:他深知,自己這一代人是沒有什麼希望了,但是要用兩三代人的時間,用儘自己的心血,將中國科學技術的地基打好,讓後人能夠安安靜靜地做研究。
一葉扁舟,曲終人散
從1936年9月到1946年9月,整整十年,王守競從32歲到42歲人生中最美好最富有創造力的十年都奉獻給了這個工廠。
吳大猷對王守競的回憶文章中特別惋惜:「對物理界是很可惜很可惜的,他真是絕頂聰明的一個人。可是他後來當然沒有辦法做飛機發動機,你別說那個時候沒辦法做,現在你連要做個平常最便宜的汽車發動機都做不來。」從吳大猷開始,一大批科學家為他不值。真的不值嗎?也許吧,但這種計算題誰又能有個標準答案呢?
1951年,王守競與顧維鈞依依惜別,轉入美國國防部與麻省理工合辦的林肯實驗室(MIT/LincoinLab.)從事太空和軍事系統的研發。
之後的一切都成了迷。我們只知道1968年葉企孫身陷囹圄還不忘推薦王守競,只知道周培源熱烈歡迎王守競回國,要給他辦一場大大的物理年會。也知道他1969年退休,和他父親晚年修佛、叔叔晚年研習昆曲一樣,他晚年只練蘇軾的字,直到1984年6月19日去世。
然而,他終究是沒有回來。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也許,這國,他救了半輩子,科學、教育、實業、外交,能做的他都做了,他累了。
責任編輯:杰夫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