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珍事:木匠鼻祖是怎樣成才的?

作者:辛棄名 發表:2017-11-23 08:2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魯班是我國古代優秀的土木建築木匠,是傑出的民間工藝家、發明家,被尊為天下木匠的祖師、鼻祖。魯班原名公輸班,春秋時代的魯國人。古人常以地名、國名為姓,因此又叫魯班。

魯班的母親,十分賢淑,被人們尊稱為「班母」。魯班年僅三歲的時候,

母親便開始教他識字,講授一些啟蒙課程。他識字很快,過目不忘。但是,小魯班似乎更加鍾愛父親的那些木匠工具,母親教完啟蒙課程後,他就忘我地鑽到工具堆裡,認真擺弄,鑽研,不知疲倦,他還告訴母親,自己對工具的改進意見。由於手工技藝,在古代常被視為下等行業,所以很多人都說這孩子沒出息,父親也很生氣地對妻子說:「我一輩子都在做木匠,現在魯班整天擺弄這些玩意兒,難道還想讓他走我的老路,當一名沒社會地位的木匠嗎?」

魯班的母親並不認同,她覺得,孩子年齡雖小,卻正是培養興趣的時候,他對某一件事物有興趣,證明他在這方面有天賦,父母不應該扼殺孩子的天賦,而應該順其自然。她鼓勵魯班做他喜歡的事,並幫助他想辦法拓展自己的思路,培養孩子觸類旁通的能力。沒有多久,魯班已經像一個真正的木匠那樣,可以熟練地使用工具了。

不久,魯班的父親,送魯班入了學堂,魯班的生活環境改變了,但志向愛好,並沒有改變。每天上學的時候,他總是趁父親不備,將家裡的幾件舊木匠工具,裝入書袋,偷偷地帶到學校,一到下課,就仔細研究,有時他還去找來幾個小木塊,按照自己的設計,做起木匠活來,甚至有時上課的時候,老師在前邊講課,他在下面偷偷地擺弄木塊。老師很生氣,但見他自製的幾個木頭玩具,精巧細緻,又覺得他聰明過人,便不忍心多加責備。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以後,看到孩子對木匠的濃厚興趣和超凡天賦,老師對魯班的父親說:「魯班很聰明,但並不適合讀書,你就不要勉強他,我看還是讓他跟你學習做木工吧!這樣更有利於他以後的發展。要知道:行行出大才!」

老師隨即拿出了魯班自製的木頭玩具,接著說:「你看,這是你兒子平時做的,構思多麼新穎,做工多麼精緻!我敢保證,魯班將來在這方面能幹出一番大事業!」

父親看了兒子自製的玩具,也眼前一亮,見有些地方設計得確實很是別緻,連自己也難以想像得出!既然老師也不同意兒子再去上學,那麼,也就只好順其自然了。

從此,魯班專心致志地跟父親學做木匠活。魯班展示出了自己驚人的天賦,(世界上有「天賦人權」之說。筆者加一條:「天賦人才」!)不到半年工夫,就把父親大半輩子的手藝,全部學會了。有一天,父親對魯班說:「看來,你的學習進步很快,我也無法教你了。聽說離此很遠的地方,有一座山,叫終南山,山中有一位老人,手藝高強,但不輕易傳人,也很少有人能看到他。不過,你很聰明,可以去試一試,看能不能有緣見到他,有沒有辦法讓他收你為徒。」

魯班辭別父母,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去終南山拜師學藝。他翻山越嶺,艱苦跋涉,終於來到了終南山。也許是上天有意成就一位千年不遇的木工大師,他在終南山順利地找到了那位老人。他的聰慧和悟性,讓老人十分驚奇,老人收他為徒,把自己一生的經驗和技藝,都悉心傳授給他。經過幾年的學習,魯班學成下山了。

魯班很善於觀察思考。一次,他的手被茅草劃破了好多道小口子。他拾起茅草,見這種草的葉子邊上,長著一排鋒利的小齒,用它在手背上一劃,一下子就刻出了一道小口子。他想,如果在鐵片上做出齒,用來拉(鋸)木頭,也一定很好使。

魯班忙去請來鐵匠,讓他們在薄薄的鐵條上,做上許多鋒利的小齒。然後,試著用它來鋸木頭,果然又快又好使。魯班給這種新發明的工具,起了個名字,叫作鋸。以後,他又給鋸安上一個工字形的把手,用起來就更方便了。

有了鋸,伐木頭就快多了。大宮殿很快就蓋了起來。大家都誇魯班能幹,也有人開玩笑說:「魯班師傅摔了一跤,抓了一把草,就製出了鐵鋸,真了不起。」其實不僅僅是鋸,許多別的木工工具,像墨斗、曲尺等,都是魯班發明出來的!

魯班在做木工活的時候,常要母親幫他拉墨線頭,然後魯班才能操作畫線。有時候,母親正忙著做飯,遇上魯班要用墨鬥,也很快放下手裡的活,來幫兒子拉墨線頭。時間長了,魯班就開始琢磨了,要是不用人來拉墨線頭,就好了。魯班和母親做了好幾次試驗。終於找到了好辦法:在墨斗的線頭上系一個小鐵鉤,放線的時候,用小鐵鉤鉤住木頭的一端,代替人手拉線。這樣,一個人就可以畫線了。

從這以後,魯班再彈墨線的時候,就不用讓母親幫忙了。為了紀念魯班母子的這個創造,木匠們都把這個小鉤,叫「班母」。魯班的妻子雲氏,也是一位巧匠。魯班在刨木料的時候,總叫妻子幫他扶著木料。扶木料這活兒,又費力,又危險。扶不好,還會碰著手。魯班和妻子,又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們做了一個卡口,來代替人扶。因此,這個卡口就叫「班妻」。

幾千年以來,魯班成了勞動人民聰明智慧的化身!人們為了表達對他的熱愛和敬仰,把許多創造發明,都集中在他身上。尤其是班母尊重兒子的興趣愛好,注意培養兒子的特長,更給了今天的父母們,有益的啟迪。

魯班的兩位老師和父母,對魯班的成才與成就,都盡了心力。魯班的鑽研精神,更值得學習與效法!

(據《淵鑒類函》)



来源:看中國來稿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