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對黃麴黴毒素的敏感性很強,如果發霉了,一定要扔掉。(圖片來源:Fotolia)
癌症很可怕,最可怕的誘發肝癌的毒素居然藏在我們的身邊,無處不在的地方,我們就來看看這個可怕的黃麴黴毒素。
食用後遺症
食物放久了,難免會發霉,這主要歸咎於黴菌。這些黴菌中,有可能會產毒的黃麴黴、寄生麯黴,也有釀造用的紅麯黴、無毒的黑根黴等。
其中,黃麴黴毒素正是黃麴黴和寄生麯黴的代謝產物。在毒性上,砒霜和劇毒物氰化鉀見了它,也會「自嘆不如」。
在黃麴黴毒素的大家族中,有12名成員,包括:B1、B2、G1、M1等毒素和毒醇,以B1的毒性最強。如果大量攝入黃麴黴毒素,急性中毒很快找上門——急性肝炎、肝細胞脂肪變性、膽管增生……好就好在,通常黴菌產生的毒素量較低,只有嚴重黴變的糧食才可能含有大量毒素。
大家最該擔心的,是日積月累之下的慢性中毒,甚至致癌性。個人持續攝入微量的黃麴黴毒素時,可導致生長障礙、肝臟慢性損傷、肝硬化等,並且,只需1毫克/千克的劑量,就可誘發肝癌、骨癌等癌症。
黃麴黴毒素最愛的食物
1、花生
花生對黃麴黴毒素的敏感性很強,如果發霉了,洗得再乾淨也沒用,一定要扔掉,因為花生本身富含油脂,而黃麴黴毒素又易溶於油脂,假如胚芽有毒素,胚乳部分肯定也有毒素,就算把胚芽去掉了,剩下的毒素仍然會影響人體健康。
2、玉米、稻米等糧食
在收穫、貯存糧食的過程中,容易發生黴變而遭到黃麴黴毒素的汙染,尤其是在雨季。其中,玉米的胚部體積大,含水量高,再加上含糖也較多,在溫暖、溼潤的環境中易受汙染。
3、核桃、杏仁、瓜子等堅果
堅果一旦變質最好丟掉。(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堅果一旦變質,也可能會產生黃麴黴毒素。黃麴黴毒素味道發苦,假如在吃堅果類零食時,感到味苦,一定要馬上吐掉並漱口,剩下的零食也最好丟掉,因為黃麴黴菌是以孢子形式傳播的,食物之間極易牽連黴變。
4、土榨油
首先,食用油原料沒人把關,如果用了黴變的玉米、花生和菜籽等,很容易導致黃麴黴素感染。再則,如果榨油設備清洗不乾淨,同樣會造成食用油發生黴變。
黃麴黴毒素的熱穩定性太好了,在260℃以上的高溫才會分解,以至於常規烹調和加熱都難以分解掉它們。
5、鮮奶
如果奶牛吃了被黃麴黴毒素汙染的農產品,會導致牛奶中出現黃麴黴毒素。
6、辣椒、八角等調味品
拒絕毒素
1、一旦黴變——扔扔扔
穀物表面上長有黃綠色黴菌或破損、皺縮、變色;花生輕微變黃,甚至發黑、味苦;甘蔗瓤部顏色略深,呈淺棕色,有暗灰色斑點,聞起來有黴味或「酒糟」味;紅薯表皮會呈現褐色、有黑色斑點或乾癟多凹,薯心變硬、發苦。這些跡象都表示食物黴變了,要及時扔掉。
2、科學儲糧:保持乾燥、通風
在發霉早期,肉眼是看不到的,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從源頭上切斷黃麴黴毒素的產生。在保存食物時,要記得低溫、通風、乾燥,不用塑膠袋裝。另外,別一次性囤積太多,最好買小包裝的。
3、可改用橄欖油、茶樹油
盡量買正規廠家生產的、包裝完好的食用油。
4、徹底清洗餐具
餐具尤其是筷子,處在潮溼、高溫的環境中,容易滋生黴菌,要通風晾乾、消毒。
5、多吃新鮮蔬菜
研究證明,葉綠素有助於降低黃麴黴毒素B1的吸收率。
責任編輯:莉絢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