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科技的更迭速度太快,一旦財富再分配方式無法隨之改變,就會出現就業的斷層。 ( 圖片來源: pixabay )
【看中國2017年6月4日訊】由人工智慧(AI)、機器人技術、生命科學等主導的第四次產業革命的來襲,究竟會給勞動市場帶來怎樣的變化?就業情報公司SARAMIN以「第四次產業革命與僱用環境變化」為主題,對119名企業人事主管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他們認為受到威脅最大的職業種類是「金融人士」(46.2%,多選)。緊隨其後的是「會計等專業性人士」(45.4%)、「技術人員」(43.7%),另外「普通辦公室文員」(33.6%)與「教師、教授等教育者」(14.3%)也被列入了高危職業。為應對第四次產業革命時代的到來,針對今後對企業的影響,他們給出了「縮小雇佣規模」(48.7%,多選),「重新分配人力」(44.5%),「培養專業人才」(33.6%)等回應。
根據韓國現代經濟研究院的分析,韓國企業目前尚未準確掌握第四次產業革命的真正含義。根據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對第四次產業革命認知度較低的企業佔到了56.8%。可以理解為這些企業對於未來的可能性與現實僅持有茫然印象。而SARAMIN的調查資料顯示,企業人事主管在回答「第四次產業革命是否與本公司產業領域存在緊密聯繫」的提問時,49.2%表示「有一定的緊密聯繫」,而其他選項的比例依次為「幾乎沒有影響」(38.7%),「完全沒有影響」(11.8%),「有相當緊密的聯繫」(6.7%)。
對此現代經濟研究院指出:「不少企業為未來成長動力的創造,生產性、經濟性的提高以及勞動市場的崩潰而感到擔憂。」預計第四次產業革命對雇佣市場造成直接影響的時間,回答「5年」的佔31.9%,其次是「10年」(22.7%)、「3年」(20.2%)等。另外有26.1%的企業人事主管認為受第四次產業革命的影響,理工科人才的雇佣將出現增加。去年雇佣員工的企業(94家公司)理工科人才的平均雇佣率為46%。一位美國的商業領袖在達沃斯說:我總告誡孩子們 「你們不要想著這輩子會一個工作做到終老,因為在你們長大的過程中,很多工作都會逐漸消失,這輩子你起碼要學三四種不同的技藝,學會適應三到四個不同的工種。」
一種新研發出的產品,體積比取款機略大,起名「分行一體機」。這個小傢伙可以替代一個實體銀行分行99%的功能:通過和理財經理視頻對話,現場辦公申請並領取信用卡,甚至直接申請貸款。這麼一個「分行一體機」在未來完全有可能取代分行,分行的營業員,前臺和經理都不需要了,所有的理財經理和客服人員都集中在一個呼叫中心,在一體機上可以和全球任何地方的客戶進行視頻對話和處理文件。
這樣的產品一旦在市場鋪開,銀行擴張就會成倍加速,交易成本極低,大量的現有銀行員工會失業。在歐洲,網上銀行已經帶來商業街上大批的銀行店舖關張。「分行一體機」的出現,不過是為了那些不能掌握電子科技的消費者還有機會和「人」面對面對話並解決問題。瑞士金融科技(Fintech)公司創始人Stefan Muehlemann卻認為這個分行一體機也已經快過時了。原因不是技術不尖端,而是因為想得不夠遠。Stefan認為現在新科技挑戰的並不是某一些工種的數字化程度,而是某些工種本身的存在。
在瑞士,大批新興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出現,挑戰傳統大銀行高利低效的操作方式。其中,有一個出現不過4個月的借貸平臺Loanboox,通過高度安全的高科技網路平臺直接對接貸款大客戶與機構投資人,把銀行這個中介機構直接踢出市場。以往,例如養老基金這種資金實力雄厚的機構投資人把錢給銀行,銀行再把錢貸給大客戶。不算律師費和銀行利息,銀行本身就要因為這次對接收取1.5%的費用。在銀行有過貸款經歷的人都知道,銀行的費用也是五花八門,貸款還沒到手,已經走了一堆程序交了一溜的費用。在歐洲,貸款的週期最少6週。這讓很多歐洲的金融精英,開始質疑銀行這種大而不變,過分舒適的生存方式。
Stefan Muehlemann本身也是瑞士金融界出身,他選取瑞士的城市作為試點,當這些城市因為基建需要再融資時,可以直接登錄安全係數極高的封閉式貸款平臺,錄入貸款訴求和還款週期。資金實力雄厚的機構投資人通過平臺看到訴求內容,直接反饋,分別報價。之後,雙方用貸款平臺格式簡單的統一文本簽約。這種扁平式的貸款平臺將公對公的貸款的時間從6週縮短到三天,直接蠶食了銀行本身的高昂費用,還不算銀行的利息本身。取而代之,無論是經常需要資金的貸款方還是機構投資人,只需要支付0.01%的年費。上線4個月,該平臺促成了價值10億瑞郎(約合69億人民幣)的貸款。Stefan Muehlemann認為,這種B2B,Peer-to-Peer的融資方式現在看來和傳統大銀行還沒太大關係,不過10年之內,如果傳統銀行不改變現在臃腫又暴利的經營方式,一定會有一部分銀行被新科技革命直接消滅。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副院長丁遠認為《摩登時代》說的是工業時代標準化給人類帶來的衝突和痛苦,而我們現在的時代則開始看到服務行業的標準化。因為比上一輪工業革命更痛苦的,所以影響面也必將更加深遠。「中國的經濟轉型,是兩次產業革命擠壓在一起,第一是產業空心化,工業自動化和機器人吞併製造業機會,將就業機會推到第三產業;第二是網際網路又在搶食服務行業的就業機會。由於中國經濟的彎道超車,中國服務業行業企業家對降低交易成本的渴求更有緊迫感。」他的觀點有些悲觀:「任何一個產業中間環節的消失會直接引發失業。中國同時在從工業進入著重發展服務業,但第三產業也在革命,已經不需要這麼多人了。」
美國麻省工學院(MIT)經濟學教授David Autor是絕對的樂觀主義者。他堅持說:「機器人是為我們工作的,不是為他們自己工作。他們為我們幹活,可不會拿工資,也不會變成富豪。當然,技術革命會給財富再分配帶來挑戰。」但是另一位美國學者在達沃斯論壇上說:因為科技的更迭速度太快,一旦社會治理,財富再分配方式無法隨之改變,就會出現就業的斷層。其實說到底,特朗普的當選,英國脫歐,背後都是這個道理。新科技快速吞噬很多工種,「永不消失」的職業顯然是不存在的。這才是這一輪新科技革命的真正可怕之處。
責任編輯:吳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