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有溫度!描繪迷人歌詞的「夢大師」(圖)

作者:乙欣 發表:2017-01-22 00: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文字絕對是有溫度的!斬釘截鐵的令人毫無異議。瞧!符合心坎脈搏的歌詞,往往比負載千年名聲的大詩人的作品還要吸引人,也更能朗朗上口。這些不時啃嚙心頭且早已直截刻在腦海中的字詞,總讓人三不五時就能隨興哼唱一段。於是,林夕這位知名的香港作詞人的大名,就是這樣留在大眾的心裡。

林夕作詞獨特 名響詞界

很多人對林夕的主要認知,主要來自他與王菲、陳奕迅等歌王歌后的合作,而被媒體稱為「御用填詞人」。據說林夕不喜愛這個名稱,可是沒辦法,有時候就是得需要這些響噹噹的名頭才會更耀眼。

林夕善於幫歌手量身打造最適切的個人風格,總讓歌迷沉迷於該歌手的特色且隨之沉吟其中,致使讓人不禁認為「最美好的情話都在這歌詞裡」,甚至覺得「這位作詞人雖然不認識我,卻是最了解我的人。」這種內在的近距離接觸,讓人在品啄文字時,隨之悲喜或悸動。因為,就算你再怎麼想搞得世界為你轟轟烈烈的,個人本有的侷限性卻永遠只能牽動一部分人,於是歌詞塑造的另一世界在觸動你的心弦後,能引得你真切地投入無限的聯想與情感。

有時看歌詞,就覺得像在看現代詩般。作詞者得將內心醞釀已久的繁複思緒,化為簡易句子,且還得嘗試與曲子同調性,以免互相扞格、排斥。當我們被字詞之域所攝走心魂,喚出最貼合的共鳴後,即在凝塑出來的感同身受的夢境中逐漸陷落。然而,作詞者寫下讓人內心悸動的歌詞,字裡行間無一不是涵藏了他心底的慨然。縱然試圖細膩的捉摸他者心思,也難保多年後在回顧自己所寫時,不會百感交集,心有戚戚焉。當然,也有可能是悲戚轉為歡樂了。

正如林夕回顧自己所寫的歌詞「原來我非不快樂,只我一人未發覺」,而發出「我寫過最悲的歌詞是原來我非不快樂,只我一人未發覺」之言,可是待一段時間再回顧,卻又覺得「最幽默的時間,讓他在十三年後回顧這曾讓他驚心動魄的歌詞時,發現感覺隨心境而生滅,同一遭遇可以快樂,也可以不快樂。」

若無藉文字將當下瞬息即滅的思緒或感觸化為永恆,自己又不是記憶牢固者,多年後豈能知曉自己的認知出現如此大的變化?況且,在這段過程中,還可能因為汲取了佛道文化的能量,在性格與思緒有所轉換後,眼界也就與以往大大的不同了。

思索節日意義 詞文傳遞心聲

有時候,即使歌詞所指的範疇未必涉及社會整體,卻因為替部分小眾發出聲音,引發了更為廣泛的暖意。像林夕曾說自己最不喜歡的節日是「情人節」。在這一天,他總得擔任感情社工,協助友人解決感情問題。像林夕在〈沒情人鼓勵沒情人〉一文中就說,陳奕迅《失戀太少》的歌詞是他在2001年的情人節那一日所寫的,當年身邊有多位感情出現問題的朋友,因此他決定寫篇沒有情人的人看待情人節的歌詞。歌詞主要傳遞情人節這一天是可以依照己心來觀看的,時間可長可短。聰明者就當此日僅只數秒。

可是,「要每一根火柴全為這一刻 燃燒就當普天之下情人節 只得數秒」幾句歌詞,總讓人覺得林夕就像一根火柴,在情人節這一日盡力燃燒閃亮,幫朋友解決感情困惑時,亦將自身的能力變得紮實。不同的是,這根火柴似乎還藉著文字,永遠地散播著能量。因為,林夕不時藉文字抒發對於時事與周邊人事物的觀察心得與省思。

眼觀世事 以文字刻劃時代

字有溫度!描繪迷人歌詞的「夢大師」
文字能傳遞思緒與心情,力量非常大,不容小覷。(圖片來源:Pexels)

屬於大眾文化(流行文化)的組成因素之一的歌詞,其實反映了時代的變遷與特色。然而,林夕不只是創作最容易流行傳播的直白歌詞,也創作罕少人能懂的歌詞。於是,林夕不只寫情還寫著這個俗世紅塵的看法的字字肺腑,他讓歌手們唱遍苦澀、憂鬱與濃情蜜意,也唱透對世間諸事的念想。

不過,林夕可不只是創作歌詞,他還寫詩撰文,刻劃對於人事物的看法,《我所愛的香港》、《原來你非不快樂》、《十方一念》、《都什麼時候了》等書籍,都充溢著他的省思與情懷。因此,林夕不僅是歌手不可切割的血肉,同時也化成時代不可分割的重要元素之一。

例如,他在《我所愛的香港》一書中,就以文字記錄對於香港回歸後的變化,他也在〈哥前哥後三分險〉一文中表示,媒體稱出道發片量資歷都尚不足的陶喆為「臺灣樂壇教父」,只會減損他的清純活力。文字的力量是很大的,它能帶領我們理性審視思維、感知,但在與自身保持距離之時,卻又不乏密不可分的感性。能以文字評論時事的作詞人,真的是「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不過,當林夕以文字推衍心聲與論說時,這亦是一種自我提升,令內在昇華的功效!正如林夕於〈苦海中慈航的船票〉一文中所言:「要解藥,也得用個人的心去消化,而要潔淨或治療自己的心,一如攬鏡自照,在一片混沌中,必然要用自己的雙手去找適合自己的救生圈,那當然要靠自救。」

文字對喜愛文字者來說,難道不是一帖功效無比的自救良藥嗎?!誰人沒有自己的傷心事與憂愁,可是能寫出一手解得了人的愁悶苦痛,可真非易事,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文字傳遞正能量 破除他人與己執

如果某位困頓者無法排解內心糾結,在徘徊於死亡線之際,卻因為無意瀏覽了幾行文字,開了心中鎖並給解救了回來,那麼書寫這段文字之人,難道不會因為自己撰寫的文字救了一個人而引以為傲,覺得這是人生中最大的殊榮嗎?

林夕曾說:「張國榮的性格既憂鬱又執著。如果沒有執著,是不能做好人的。」林夕所說的這種執著,當然不是傷人害己的,我們可解讀為是一種正向的能量,是一種堅毅到底的態度。好人當如此,鑽研某項領域者亦當如此。凡是靠文字度日的人,多少都具備這種能量與態度。因為,若是不迷戀文字、不苦心磨練、不追求層次的推進,在文字的領域上是無法達到某一程度的高度的。

林夕曾在檢視性格後表示,己身具備不惜代價追求理想、意志堅強不達標不死心的優點,可是卻也讓他過度酷愛創作歌詞而成了對自己的殘酷……

因為瞧見了自己的「偏執」,因為仍不斷思索生命,因為與佛道有緣份,所以他逐漸從佛理與《道德經》中體悟「外在皆因我見而生聲色香味觸法」「破執」「心無所往不假外求」等真理。倘若說,林夕能在樂壇上撐起一片天地,仰賴的是對文字的喜好與堅持。那麼,當他信篤佛教後,逐漸了悟人生更真切的深層意義,自創作透發而出的內涵豈能不更引人省思呢?就讓我們繼續關注林夕的作品吧!

 

參考資料

一、網路

林夕(維基)

林夕(中文百科在線)

〈林夕:理性憤青〉

大叔DJ Ken Lin〈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林夕」:這10大詞神近期作品,哪首最得你心?〉(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你知道嗎?那些藏在粵語歌背後的感情故事~〉

〈你聽到的是林夕,我看到的卻是自己〉

〈從〈暗湧〉透視林夕的愛情觀〉(香港歌詞研究小組)

〈歌詞創作面面觀:填詞人如何在流行音樂產業求生存?〉(Blow吹音樂)

〈林夕也才排第三?!盤點名曲背後的大師作詞人!〉(DailyView 網路溫度計)

沈嘉柯〈娛樂圈神一般的大牌,卻有一個共同的偶像,看完被震驚了!〉

二、Youtube影片

2015.08.21《名人牀頭書》一起來品讀「林夕-空靈若夢的詞情人生」

林夕現身分享《都什麼時候了》

林夕最憎節日排行榜

林夕眼中的張國榮

三、書籍與報紙

林夕《我所愛的香港》(台北:本事文化,2010)

林夕《原來你非不快樂》(台北:遠流,2010)

林夕《十方一念》(台北:遠流,2011)

林夕《都什麼時候了》(台北:遠流,2013)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