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梅克人之謎 考古學家百思不得其解(圖)

作者:葛瑞姆.漢卡克 發表:2015-09-03 15:1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奧梅克人頭雕像(圖片來源:商周出版)

在我看來,它不僅僅是一個宗教象徵;它那僵硬、嚴謹的姿態,使它看起來幾乎像一架機器。

離開崔斯薩波特城之後,我們的下一站是位於哥查哥科斯市西南方的聖羅倫佐。這裡的奧梅克文化遺蹟,正好坐落在「蛇神避難所」的中心。奎札科特爾的神話和傳說經常提到這個地方。

考古學家使用碳十四鑑定法測出的年代最古老的奧梅克遺址,就是坐落在聖羅倫佐地區。據鑑定,這處遺蹟的歷史可追溯到西元前一千五百年左右(注1)。然而在那個時期之前,奧梅克似乎已經發展成熟,而且沒有跡象顯示,奧梅克文化的發展是在聖羅倫佐地區進行(注2)。

這其中一定有玄機

畢竟,奧梅克人曾經建立相當輝煌的文明,進行過大規模的工程計畫。他們發展出高超的技藝,有能力彫琢和處理巨大的石塊(他們遺留下的人頭像,有些用一整塊巨石雕成,重達二十噸以上;石材是在圖斯特拉山中開採,沿著六十英里長的山路運送過來)。如果不是在聖羅倫佐地區,那麼,奧梅克人的先進科技知識和高度組織能力,究竟是在什麼地方發源、演進和成熟的呢?

不可思議的是,儘管考古學家一再努力挖掘,在墨西哥,甚至在整個美洲,他們卻始終找不到任何徵象和證據,顯示奧梅克文化曾經有過「發展階段」。這個最擅長彫刻巨大黑人頭像的民族,彷彿從石頭蹦出來,突然出現在墨西哥。

精巧繁複的水閘設計

晌午時分,我們抵達聖羅倫佐。就在這裡,歷史初露曙光的中美洲,奧梅克人建造起一座高達一百多英尺的假山,作為一個更龐大的建築物(長四千英尺、寬二千英尺)的一部分。我們攀登上那座如今已長滿熱帶植物的主山,佇立峰頂,瞭望周圍無邊無際的田野。我們還看到許多比較矮小的土墩散佈在原野上。附近有好幾條深溝,是考古學家邁可·柯伊(Michael Coe)一九六六年探勘這處遺址時挖掘的。

柯伊的考古隊發現的古物,包括二十多座貯水池;這些人工水庫,由密如蛛網、用玄武岩砌成的槽溝串連成一個精密複雜的體系,其中一部分沿著山脊修建。柯伊發現,每逢下大雨,這些水閘依舊會噴湧出水來,一如三千多年前。排水設備的主要管線,從東邊一直綿延到西邊。三條支線流注入主線,設計十分先進。仔細勘查後,考古學家都承認,他們不懂這個精巧繁複的水閘系統到底有什麼用途(注3)。

這裡的古蹟還蘊藏另一個謎,讓考古學家百思不得其解:五尊巨大的、顯露黑人五官特徵的人頭雕像——即今天考古學界所稱的「奧梅克頭顱」——被刻意埋藏在地下,以一種獨特的形式排列。在這些奇異的、充滿宗教色彩的墳墓裡頭,考古學家還發現六十多件珍貴的文物,包括精美的玉器和小雕像。下葬之前,有些小雕像還被刻意切斷手足。

聖羅倫佐雕像的埋葬方式,使我們很難精確鑑定它們的年代——儘管在同一個地層中,考古學家也找到一些木炭屑。但跟彫刻品不同的是,木炭屑可經由碳十四鑑定法測出它的年代。鑒測結果,專家認為這些木炭屑是西元前一千二百年左右的產物(注4)。

然而,這並不表示,墳墓中的雕像一定也是在西元前一千二百年製作的。當然有這個可能。但是,它們也可能是更早時期的作品。說不定,被埋葬在聖羅倫佐之前,這些具有藝術之美和神祕宗教力量的彫刻品,已經被許多民族保存和膜拜過。跟它們埋葬在一塊的木炭屑只能證明,在西元前一千二百年時,這些雕像就已經存在;至於它們到底有多古老,那就不得而知了。

拉文達金字塔

日落時分,我們離開聖羅倫佐,前往東邊一百五十多公里外,位於塔巴斯科省(Province of Tabasco)的維雅艾爾摩薩市(Villahermosa)。我們沿著從阿卡育康(Acayucan)通往維雅艾爾摩薩的高速公路行駛,繞過哥查哥科斯港口。這一帶地區,到處矗立著煉油廠、高壓電線鐵塔和極端現代化的吊橋。從安祥寧謐的鄉下小鎮聖羅倫佐,轉眼間,我們來到哥查哥科斯周圍髒亂喧囂的工業區。景觀的驟然轉變,著實讓人震驚。我終於領悟:我們今天還能在聖羅倫佐看到飽經風霜的奧梅克文化遺蹟,完全是因為那兒還沒發現石油。

然而,拉文達一帶已經發現了石油,結果好多古蹟都永遠喪失了……

我們現在經過拉文達

朝北望去,只見高速公路旁一條岔路盡頭,鈉光燈照耀下的石油城聳立在黑夜中,陰森森的有如一座遭受核能災變的城市。自從一九四○年以來,這一帶地區被石油公司有系統地「開發」;一條飛機跑道貫穿當初金字塔矗立的地方;煙囪吐出濃濃黑煙,遮蔽了古時奧梅克天文家仰望星球升起的天空。

可悲的是,在考古學家趕到之前,石油公司的推土機就已經把古蹟幾乎全部夷為平地;許多古建築物從此消失,沒有機會接受考古學家勘查。我們再也無法透過這些建築物,認識建造和使用它們的民族。

挖掘崔斯薩波特遺址的美國考古學家馬休·史特林,趕在石油公司大量開採之前,在拉文達積極展開考古工作。碳十四鑑定的結果顯示,西元前一千五百年到一千一百年之間,奧梅克人定居在這裡,持續佔有這塊土地,包括托納拉河(Tonala River)東岸沼澤中的一座島嶼,直到西元前四百年左右才突然消失(注5)。

就在那個時候,建築工程驟然中止,已有的建築物全都被刻意破壞或摧毀,好幾尊巨大的人頭雕像和其他較小的彫刻品,被隆重地埋葬在奇特的墳墓中,一如他們在聖羅倫佐所做的那樣。拉文達的墳墓建造得十分精緻,墓室用成千上萬的藍色細磚砌成,墓頂鋪著一層又一層五顏六色的黏土。

在其中一個地點,奧梅克人從地上挖掉約莫一萬五千立方英尺的泥土,製造一個深坑,然後在坑洞底部鋪上蜿蜒曲折的石塊,再把泥土填回去。考古學家還發現三處鑲嵌拼花圖案,埋藏在數層泥磚和數層黏土底下(注6)。


拉文達遺址示意圖。右邊那座巨大的金字塔,模樣像一個有凹槽的圓錐,頗不尋常。(圖片來源:商周出版)

拉文達的主要金字塔矗立在遺址南端,底部略呈圓形。整座塔模樣看起來像一個有凹槽的圓錐,塔身有十道垂直隆起的脊骨,中間有溝槽。這座金字塔高一百英尺,直徑幾乎二百英尺,總體積大約在三十萬立方英尺左右——無論以哪一種標準來衡量,它都稱得上是建築史上一大鉅構。

整個遺址中間有一條軸道,幾乎達半公里長,指向正北偏西八度的位置。軸道兩旁井井有條地配置著好幾座小金字塔、廣場、平臺和土墩,總面積超過三平方英里。

拉文達遺址瀰漫著一種詭譎、冷漠的氣氛;沒有人真正曉得它當初的作用。考古學家管它叫「禮儀中心」——也許這就是它當初的功能吧。然而,仔細觀察後,我們不免懷疑它還具備其他功用。說穿了,我們對奧梅克人的社會組織、禮儀和信仰體系幾乎一無所知。我們不曉得他們操哪一種語言,也不知道他們遺留給子孫的是怎樣一種傳統。我們甚至不知道,他們到底屬於哪一個種族。

墨西哥灣地區的氣候悶熱而潮濕,使奧梅克人的骨骸難以保存到今天。儘管我們賦予奧梅克人各種名稱,對他們有各種特定的看法,事實上,這個民族對我們來說仍舊是一大謎團。

甚至有這麼一種可能:「他們」遺留下的謎樣彫刻品——我們假設那是他們的自畫像——根本就不是「他們」製作的,而是出自另一個更古老的、已經被遺忘的民族之手。

長久以來,我一直在想:被學者們視為奧梅克人作品的那些巨大人頭像和其他工藝品,其中一部分會不會是某個古老民族的創作,然後被當作傳家寶,一代一代傳承下來,也許經過好幾千年,最後落入那些在聖羅倫佐和拉文達興建金字塔的民族手裡。


墨西哥聖羅倫佐廢墟出土的奧梅克雕像,酷似埃及的獅身人面雕像(圖片來源:商周出版)

哥倫布前的中美洲和古代埃及的許多文化,有沒有可能源出一個神祕的、在遠古時代影響世界各個地區的「第三文明」?

果真如此,那麼,當我們使用「奧梅克人」這個稱謂時,我們指的到底是誰呢?是指金字塔的興建者?抑或是指那些體格健壯、相貌威嚴,具有黑人五官特徵,為巨大人頭像提供原型的神祕客?

幸好,總共有大約五十件「奧梅克」彫刻品,包括三尊巨大的人頭雕像,被本地詩人兼歷史學家卡洛斯·裴裡瑟·卡瑪拉(Carlos Pellicer Camara)從拉文達廢墟搶救出來。當他發現墨西哥石油公司(PEMEX)的鑽勘危及廢墟時,他趕忙介入,積極展開遊說,爭取塔巴斯科省(拉文達所在地)政壇人土的支持,將珍貴的文物搬遷到省會維雅艾爾摩薩市郊區一座公園內。

整體來看,這五十件彫刻品可說是一個已經消失的文明遺留下的無比珍貴、無可替代的文化記錄——甚至是現今存在的唯一記錄。可是,沒有人懂得如何解讀這些記錄蘊含的玄機。

機器神

塔巴斯科省維雅艾爾摩薩市

我望著在拉文達出土的一幅非常精緻的浮雕。考古學家管它叫「蛇中人」(Man in Serpent)。根據專家的解釋,這幅浮雕描繪的是「一個奧梅克人,頭上戴著冠飾,手裡握著檀香袋,整個身體被一條羽毛蛇纏繞住」(注7)。


考古學家管它叫「蛇中人」(Man in Serpent)(圖片來源:商周出版)

這幅圖像彫刻在一塊四英尺寬、五英尺高的花崗石上。圖中那名男子坐著,伸出雙腳,彷彿在踩前面那塊踏板。他右手拎著一個形狀像小水桶的器物,左手似乎在操縱某種交通工具的排擋桿。

他頭上戴的「冠飾」形狀怪異,結構複雜。依我猜,它不僅僅是一項儀式用的禮帽,應該還有某種實用的功能——雖然我也說不上它到底有什麼實際用途。在這個冠飾上——或者更精確地說,在冠飾上方一根支架上——彫刻著兩個X形十字架圖形。

我又仔細瞧瞧這幅浮雕的另一個主要角色——「羽毛蛇」。它描繪的果然是一條身上長翎毛或羽毛的大蛇。羽毛蛇是奎札科特爾的象徵,歷史十分悠久,因此,我們可以推測,奧梅克人也膜拜(或至少接納)這位神祇。

一般學者對這種詮釋並無異議(注8)。學術界的共同看法是:中美洲人民對奎札科特爾的膜拜,起源於史前時期;爾後,在各朝各代不同的民族和文化中,它都有大量的信徒。

這幅浮雕所描繪的羽毛蛇具有一種獨特的氣質。在我看來,它不僅僅是一個宗教象徵;它那僵硬、嚴謹的姿態,使它看起來幾乎像一架機器。

細訴遠古的祕密

那天晌午,我站在一尊巨大的奧梅克人頭雕像投下的陰影中,躲避猛烈的陽光。這個雕像是詩人卡瑪拉從拉文達廢墟搶救出來的。它呈現出一個老人的臉龐,鼻子寬闊平扁,嘴唇肥厚,露出兩排堅實、整齊的牙齒。老人臉上的神情顯示出一種古老的、深沉的智慧。兩隻眼眸凝視著永恆,無畏無懼,一如蹲伏在下埃及吉薩的那隻獅身人面巨獸。

我覺得,彫刻家不太可能憑空想像出一個真實的種族臉上所有的五官特徵。因此,將一個種族的五官特徵具體表現在一尊雕像上,彫刻家需要一個活生生的人充當他的模特兒。

我繞著這尊巨大人頭像,來回走了好幾趟。它是用一整塊玄武岩雕鑿而成,圓週二十二英尺,高幾乎八英尺,重達十九點八噸,整張臉孔鮮明地呈現出「具體真實的種族特徵」。事實上,如同我在聖狄亞哥·圖斯特拉城和崔斯薩波特城看到的其他雕像,這尊人頭像顯露的五官特徵,毫無疑問是屬於黑人的。

讀者不妨看一看書中的圖片再自行做出判斷。我個人的看法是:奧梅克人頭雕像呈現出一個「真實的」黑人,在五官的描繪上極為精確。這些體格健壯、相貌堂堂的非洲男子如何出現在三千年前的中美洲,學者至今仍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我們也無從判斷,這些人頭像究竟是不是在三千年前彫刻的。在同一個坑洞中,考古學家也發現木炭屑。透過碳十四鑑定,我們只能測出木炭屑的年代。如要推算雕像的真正歷史,過程複雜得多。

懷抱著這樣的思緒,我繼續漫步在拉文達廢墟奇妙的雕像間。它們彷彿在悄聲傾訴遠古的祕密——蜷縮在機器中的那個男子的祕密、黑人人頭雕像的祕密……最重要的是,一個活生生的傳奇所蘊含的祕密。

奎札科特爾這位傳說中的神祇,說不定是活生生的真實人物,因為:在拉文達廢墟出土的雕像中,除了五官具有黑人特徵的那些外,還有一些雕像呈現出白種人特有的容貌:高鼻深目,身材頎長,滿臉鬍鬚,身穿長袍……

【註釋】
1.見《美洲史前文化》,頁二六八∼二七一。亦見傑瑞密·沙布洛夫《古代墨西哥的城市:重建一個失落的世界》,頁三五。Jeremy A. Sabloff, The Cities of Ancient Mexico: Reconstructing a Lost World, Thames and Hudson, London, 1990, p.35. 及《破解馬雅密碼》,頁六一。
2.見《美洲史前文化》,頁二六八。
3.同上,頁二六八。
4.同上,頁二六七∼二六八,及《墨西哥古代王國》,頁五五。
5.見《墨西哥古代王國》,頁三一。
6.見《美洲史前文化》,頁二六九。
7.見《古代墨西哥的城市》,頁三七。
8.見《美洲史前文化》,頁二七○。

(摘編自《上帝的指紋》增訂版 商周出版提供)



責任編輯:葉語桓 来源:上帝的指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