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銀行業不良貸款上升利潤下降令人擔憂(圖片來源:網路)
【看中國2015年05月10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近日,大陸銀監會發布的2015年一季度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末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不良貸款猛增至近萬億元,而利潤若進行換算則同比大幅下降。大陸銀行業狀況不妙令人擔憂,就在5月8日,銀監會副主席周慕冰又釋放重磅消息。
不良上升利潤下降 大陸銀行業系統風險增大
2014年,大陸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和佔比延續近年來的上升態勢。2014年四季度末,大陸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餘額8,426億元,不良貸款率1.25%,撥備覆蓋率232.06%,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餘額19,552億元。
近日,大陸銀監會發布2015年一季度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末銀行業不良貸款餘額9,825億元,較上季末增加1,399億元,不良貸款率1.39%;撥備覆蓋率為211.98%,較上季末下降20.08%;一季度商業銀行累計實現淨利潤4,436億元,同比增長3.73%。
2015年一季度,大陸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猛增。2014年全年新增不良貸款為2,506億元,而2015年一季度增量就佔了去年全年增量的55.8%;從利潤方面來看,由於撥備覆蓋率下降,使得利潤看似增加。如果保持撥備覆蓋率和去年末相同的話,銀行業今年一季度淨利潤應該是2,463億元,和去年一季度同比大幅度的下降。
撥備覆蓋率是指銀行實際貸款可能發生的呆、壞帳準備金的使用比率,主要反映商業銀行對貸款損失的彌補能力和對貸款風險的防範能力,這也是反應銀行業績真實性的一個量化指標。
大陸銀行業的撥備覆蓋率已經在不斷下降,這樣就產生一個矛盾,一方面之前貸款發放總量很高,槓桿率也很高;另一方面撥備卻在減少,一旦經濟下行時,資產質量會迅速下滑,呆賬會迅速增加,而由於沒有足夠的撥備,加上經濟下行時銀行的盈利能力下降,補充貸款損失準備金的能力下降,於是就要發生金融危機。
放開貸存比監管 鼓勵銀行多放貸
銀行業的風險加大也引起官方的注意,從去年至今大陸的央行和銀監會多次聲稱要「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這或意味著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危機已經迫在眉睫。就在5月8日,銀監會副主席周慕冰又釋放重磅消息。
據官媒《中國網》5月8日消息,在國新辦的會議上,周慕冰稱要「加大不良資產處置核銷力度,積極採用市場化手段,多渠道、批量化處置不良資產」。他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貸存比未來將由監管指標變為參考指標。
官方放開貸存比監管鼓勵銀行多放貸,貸存比(Loan-deposit Ratio)即銀行貸款總額與存款總額之比,因為存款是要付息的,即所謂的資金成本,從銀行盈利的角度講,貸存比越高越好。從銀行抵抗風險的角度講,貸存比例不宜過高,因為銀行還要應付廣大客戶日常現金支取和日常結算。目前大陸官方規定商業銀行最高的貸存比例為75%。
對商業銀行來說,貸存比是流動性風險管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在一定程度上貸存比越低,往往意味著一家銀行出現流動性的風險越小。
如貸存比過高資金就會不足,會導致銀行的支付危機,如支付危機擴散,亦有可能導致金融危機,對地區或國家經濟的危害極大。如銀行因支付危機而倒閉,也會損害存款人的利益。
而放開貸存比的監管將和中共政府頒布的《商業銀行法》產生牴觸。不過,一個令人無奈的現實是,在中國,法律並不那麼有效,一旦有需要的時候往往會被官方拋到腦後,比如2009年中共政府實施「四萬億」計畫刺激經濟的時候,監管層就默認銀行突破《商業銀行法》貸存比的規定。但像銀監會現在這樣明確提出將放開貸存比監管尚屬首次。
簡單放開貸存比指標並不能解決企業的融資難問題。到目前為止,中國的主要貸款投放機構尚沒有因為受到貸存比監管所限而影響到它們的實際放貸能力。因此要保證中國經濟發展、企業經營能夠獲得持續的資金投入,出路只能是加快金融改革,但這又是中國經濟中難上加難的事情。
来源:看中國首發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