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回國實習 月入一千壓力山大

發表:2013-07-23 02: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3年07月23日訊】隨著「海歸」群體越來越龐大,前些年被企業看作「香餑餑」的海外留學回國人員,如今也加入到了近700萬大學畢業生的求職隊伍裡,面臨著「最難就業季」的壓力。在昨日市人才中心舉辦的「西安部分重點單位與留學回國人員交流懇談會」上,一位「海歸」就袒露心聲:「我有時都不太願意跟別人說自己是‘海歸’,怕別人問工作的事。」

「海歸」就業也困難

在人們印象中,「海歸」意味著受到過良好的教育、有著開闊的眼界、掌握著先進的技術,若回國工作,應該是用人單位搶著要的吃香人才。而在出國或去香港、澳門讀書前,留學人員也大多抱著這樣美好的願景,但隨著越來越多的海外留學人員回國,加入到應、往屆畢業生求職的隊伍中,留學生們逐漸發現,留學的經歷似乎「越來越不值錢了」。

西安市人才服務中心的負責人日前向記者表示,如今「海歸」在就業上也面臨著一些困難,比如專業對口就業難度大、海外回國擇業的渠道不通暢等,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不少「海歸」都變成了「海待」。

昨天的交流懇談會就是為了給「海歸」們提供就業、擇業的機會而舉辦的,邀請了32家西安市的重點單位,涉及國有、事業、外資、合資、民營等各個類型,包括航空、機械製造、電子、能源、材料等16個行業。參加交流會的「海歸」有50人,畢業於英國、美國、法國、澳大利亞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專業涵蓋經濟、管理、材料等20多個,碩士以上學歷者佔74%。

回國工作很有壓力

出國鍍了金的「海歸」們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其中很重要的一條是來自周圍人的眼光。參加昨天交流會的「海歸」既有剛從國外回來還沒工作的,也有已經回國一段時間並正在工作的,顯而易見的是,已經在工作的「海歸」,有相當一部分人對自己目前的工作現狀並不是太滿意,所以才參加交流會,想要找到一個更好的單位和崗位。

小牟是英國一所著名大學的碩士研究生畢業,現在在一傢俬企做信息收集和市場研判類的工作,她對現在的工作就不是很滿意,但目前還沒有更合適、更好的。她在剛回國求職時,曾給一個大型商場投過簡歷,但商場在看過她的簡歷後回覆說,因為她沒有工作經驗,只能從導購幹起,她無法接受。也有英國的同學現在在上海做實習生,一個月1000多元錢。小牟說,她現在不願意跟人說自己的「海歸」經歷,覺得有些丟人。

從澳門科技大學國際旅遊管理專業畢業的曹宇辰,如今在一傢俬營企業從事人力資源工作。曹宇辰說,「海歸」都對自己的工作有著較高的要求,就怕做了一份不太好的工作,別人會說,你留學回來幹這個?」

需要耐心等待機會

曹宇辰認為,如今用人單位已經開始用平常心看待「海歸」,和招聘國內大學的畢業生一樣,同樣要看在國外的哪個大學讀書,是好學校還是一般的。而一些「海歸」還沒有以平常心看待國內單位,認為自己一定要找個特別好的工作。

那麼留學的經歷是否就沒有用處?曹宇辰和小牟都認為,海外留學的經歷對「海歸」而言,絕對是一個寶貴的財富,只是在如今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在開始時難以顯現出太強的優勢,但在工作幾年後,開闊的眼界、不同的思維方式、看待問題角度的不同,都能讓「海歸」在職場上獲得更好的上升。因此,「海歸」需要耐心等待機會,不要一開始就把自己擺得太高,要讓自己在工作的過程中逐漸顯現價值。

来源:滴答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