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傲慢」批半個月 官媒圍剿蘋果何意?(圖)

發表:2013-03-30 19:5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3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央電視臺「3.15」消費者維權晚會上,因IPHONE,IPAD的保修條款不利於中國大陸消費者為由頭,在中國賺得盤滿缽滿的美國蘋果公司被中央電視臺調查記者曝光。但十幾天來,官方媒體,從《人民日報》到中央電視臺並沒有偃旗息鼓,或者就事論事,繼續討論蘋果保修政策與中國法規的契合等技術問題,而是連日炮轟升級,《人民日報》更是連續多日以半版規模,炮轟蘋果「傲慢」等。

科技界名人,原谷歌中國公司負責人李開復就在微博上發出長貼,收集了谷歌退出中國市場前後,官方媒體的種種炮轟標題,與《人民日報》最近的高調痛批蘋果做比較,暗示這一批判蘋果的高調,並非僅是媒體高層的自選動作,而應是政府高層的同一安排。

有分析認為,官方如此痛批,蘋果,或是中美貿易戰的新的戰線,但有科技界創業者就引述媒體內部信息認為,此次官方圍剿蘋果公司,更可能是向蘋果施加壓力,展示肌肉,目的在於推動蘋果公司與中國官方合作,將中國區的蘋果應用市場(APP market)推廣備案制度,將其納入中國官方的審查監管大網。

這位分析人士簡述了兩個中國官方對蘋果APP市場進行政治審查的先例。

羅永浩創辦的「牛博網」被GFW封堵後,成都有個小團隊(彩程設計)做了個牛一週電子雜誌,ipad版的,但內容來自牛博海外,後當地監管部門找到公司,希望撤下該應用,公司就主動撤了。

香港獨立時政雜誌《陽光時務》,本有ipad客戶端,大陸用戶可自由下載購買,內容和設計都很不錯,但有部門要求蘋果將其下架,蘋果遵守了大陸的監管原則,將其從中國區下架。

上述創業者認為,以上系政府對iOS平臺的兩種監管模式:前者因開發團隊在國內,所以直接找開發者;後者是團隊在香港,故只能直接找蘋果。但這兩種都屬事後監管。

根據他的看法,「組織一向控制欲超強,未必滿足於事後監管」。工信部去年已將app備案制提上日程,android平臺多本土公司,控制相對容易;蘋果係大外企,iOS上的app如何備案?

這次炮轟蘋果,其系長官意志。這很容易理解。關鍵是,官方到底要達到什麼目的?綜合以上分析,他認為,中國政府「想將app store納入中國式監管體系,是一個很重要的目的。」

但他對這類備案制度的影響不甚悲觀,他認為,「這種監管應該更多出於政治的考慮,對內容型app會有一定影響,而對遊戲和工具類應用當無涉。但可能會和網站備案一樣,給創業公司多出一道程序和門檻。」

(原題目:中國官方媒體輪番敲打蘋果公司或與加強蘋果APP應用監管有關)

来源:法廣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