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引子是中醫理論中特有的概念,很多人都覺得挺玄乎的。其實在我們每天吃下去的食物中,可能就有不少藥引子呢。
藥引子就在身邊
說到吃藥,我們大多都是白開水送服。其實,這裡面也是有講究的。例如在吃中成藥時,活血藥可用酒送服,補腎藥應用淡鹽水送服。這裡的「酒」和「淡鹽水」扮演的便是藥引子的角色。
藥引子與中醫歸經理論密切相關。「歸經」常與「性味」並提,其中「歸」即歸屬,「經」即人體的臟腑、經絡。歸經把藥物的作用與人體的臟腑經絡密切聯繫起來,以說明藥物作用對機體某部分的選擇性,從而為臨床辯證用藥提供依據。
在長期的實踐中,醫學家們發現一種藥物(食物)吃下去,某些臟腑經絡會有較明顯的感覺,於是就可以判定該藥物(食物)歸屬於這些臟腑經絡。例如有人冬天愛吃狗肉,吃下去後感覺肚子裡暖暖的。這是因為狗肉是性溫的,歸脾、胃、腎經,有溫補腎陽的功效。
藥引子是「導航儀」
「藥無引使,則不通病所。」藥引子其實就是中醫引藥歸經的俗稱,主要作用是引導其他藥物的藥力到達病變部位或某一經脈。這樣把藥物成分集中到病變部位,就能起到引導、增強療效的作用,有時還能起到緩和藥性、保護脾胃、解毒以及矯正味道等作用。
打個不是太恰當的比喻,我們可以把藥引子看成是醫院的導醫。有了導醫,病人得到正確引導後,可以準確地掛號就醫,縮短看病的時間;有了藥引子,藥物得到了正確引導,就可以準確地找到發病位置,快速發揮藥效,減短治療疾病的用時。
例如在治療冬天常見的風寒感冒時,常放入3∼5片一角錢硬幣大小厚薄的生薑,以增強發汗、祛風的作用。蔥白能發汗解表、散寒通陽,治療風寒感冒、腹脹腹痛時,常利用2∼3莖蔥白煎湯作為藥引子。
藥引子並不神秘
藥引子之所以讓我們普通人感到玄乎,離不開一些文學作品裡的誇張描寫。在《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中,梁山伯害了相思病,太醫給他開了張處方。所用的藥引子是:「千年牆頭草,萬年瓦上霜,蒼蠅腸子十八丈,半虛空中老鴉屁。」
這些所謂的「藥引子」當然都是找不到的東西。醫生對他的病已經無計可施,但又要打發病人,所以才開出這些子虛烏有的藥引子。同樣的道理,在《父親的病》中,醫生給魯迅父親開的藥引子是「元配的蟋蟀一對」和「經霜三年的甘蔗」。這樣一來,醫生治不好病就可以把責任轉嫁到病人找不到藥引子上去。
其實,藥引子沒有這麼神秘莫測。歷代還有不少醫師為了治病以外的目的,開出了特殊的藥引子。不知情的人以訛傳訛,就容易讓藥引子被神化。
據說清代時,曾有一位貧窮的老者找到名醫葉天士,問他能否治自己的「貧窮病」,葉天士笑著說:「既是病,就能治。」說完讓老者撿了些橄欖核回家。此後,凡豪門大戶求醫,葉天士就指定要老者種的橄欖苗為藥引子,巧妙地治好了老者的貧窮病。葉天士之所以選用橄欖苗,是因為橄欖苗性平無毒,既無藥用價值,也無害處。
有的達官貴人生了病,一看醫師開了幾副便宜的中藥,打死也不信能治好自己的病。聰明的醫師便會加入一些貴重的藥引子,比如玉珮、上好的野山參等,打消他們的顧慮。這其實類似於「心理暗示」。
我們常吃的食物中,就有很多可以充當藥引子。比如說蜂蜜,治肺燥咳嗽、腸燥便秘、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時就能拿來當藥引子;脾胃氣虛、產後血虛、心悸失眠的則可以拿大棗來當藥引子。紅糖、白糖、食鹽、米湯、米醋等也都是常見的藥引子。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