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7歲始攢壓歲錢 20年攢夠房首付

發表:2013-01-23 09:4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瀋陽一個1986年出生的小夥子,畢業工作3年,月工資3000元。最近他買了一套80平米的房子,首付15萬元全是自己出的。因為他從7歲開始攢壓歲錢,加上父母平時給的零花錢,20年連帶利息足足攢下13萬元。你的壓歲錢都花到哪去了?

看著鐵西一處在建中的商品樓,出生於1986年的李博(化名)心裏美滋滋的,因為到今年10月底,他就能拿到自己新房的鑰匙了。讓李博感到自豪的是,買下這處房子他沒用父母拿一分錢,首付15萬都是李博個人「小金庫」的存款。

李博才27歲,畢業參加工作3年,這15萬元中的一部分竟是來自於他的「壓歲錢」。經常被大人忽視,被孩子們亂花的壓歲錢,積累起來竟然能實現買房的夢想。

春節馬上就到了,希望這則新聞能給家長們一點啟示。

27歲的李博目前在一傢俬企工作了近3年,月薪3000元左右。年初,李博在鐵西購買了一處80多平的商品房,總價值近40萬元。李博直接繳納首付15萬元,其他按每月2000元分期付款。

僅工作3年就能有如此存款,他周圍的同事也有點想不到,「每月3000元,不吃不喝攢三年,也達不到這些錢啊。 」同事覺得詫異。李博告訴大家,這些錢除了他工作兩年攢的兩萬元錢外,其他13萬元是他攢了20年的「壓歲錢」和父母給他開的「工資」,買房子的錢一分錢都沒用父母額外掏。

20年壓歲錢攢了3萬元

李博稱,他所謂的「小金庫」,資金來源之一就是壓歲錢。從1990年開始,他每年的壓歲錢都由奶奶保管,奶奶還專門為他買了個錢袋,每年都將壓歲錢放進去,而且還為其準備賬本,將每筆錢都記錄下來。

李博拿出來一個賬本,上面從1991年春節開始記賬,分別記有李博每一年的壓歲錢「收入」,第一年他的壓歲錢是300元,每一年得到壓歲錢不同,一直記到2000年,壓歲錢已漲到4000多元。

李博的奶奶張艷稱,當時家庭收入不高,給50元壓歲錢就算「大價」,一般叔叔阿姨都給二三十元,「第一年孫子拿到300元壓歲錢,我就把這錢給他放錢包中。 」張大娘說,李博從小就看著這個錢包,壓歲錢存進去,無論想買什麼都不花這裡的錢。

2000年之後,壓歲錢翻番,長大的李博還是將壓歲錢放奶奶那兒攢著,一直持續到2010年大學畢業。李博算了一下,20年的壓歲錢,加上利息,一共大約是3萬元。

父母每月給孩子發固定數額工資除了壓歲錢,李博小金庫的另一來源,是他父母從小給他「發工資」。在1990年,那時李博父母兩個人工資加起來不到600元,但每個月母親都會給李博220元,「爸媽告訴我這錢是他們給我開的工資,他們幫我攢著。 」李博說,當時覺得挺有意思,也不敢動這筆錢。

一年過去後,這筆「工資」已經過千元,李博父母就將它存到銀行。等到2000年後,父母的工資漲了一倍,李博的「工資」也漲到每月520元,儘管後來李博上學花費大,但父母仍堅持每月給他520元。

這20年來,父母給發的工資算上利息也有近10萬元。李博的母親劉女士稱,李博小的時候,他們就告訴孩子不要亂花錢,應該把錢攢到一起。「給孩子發工資,也是理財的一種手段,存到銀行,可以有一筆可觀的利息,這也是一種投資。孩子將自己的錢作為首付,沒用我們額外花錢。相信這個經驗對於他以後自己過日子,也是很好的借鑒。 」

20年來小金庫一分錢沒動過

在李博的賬本上,第一頁就寫著「節約積累」四個字,通過20年的積累,他攢下了13萬元。

李博說,其實最初自己之所以攢下壓歲錢還得感謝奶奶。奶奶總把他的壓歲錢放在一個錢袋裡,不讓他隨便花。小時候,自己也想從奶奶手裡要下壓歲錢,買喜歡的東西,但都被奶奶拒絕了。漸漸地,每當他有零花錢的時候,也喜歡把錢存到奶奶手裡。 「等我上了初中,壓歲錢到了一萬元左右的時候,奶奶把這部分錢存到了銀行。我又把父母以前每個月給我發的‘工資’一起都存到了銀行裡。」李博說,父母每月給他開「工資」,也從客觀上讓他養成了存錢的好習慣。李博總感覺,錢是大人們給自己的,不是自己掙的,所以不應該亂花,攢到一起也許將來能派上大用場,當錢越攢越多的時候,他就有一種成功感,反倒捨不得花了。

調查:20─27歲年輕人很少存壓歲錢

過年收壓歲錢幾乎人人都經歷過,記者通過網路、走訪方式,對「1985年~1995年」這個時間段出生的人進行走訪調查,30名調查者中,男女比例為1:1。每個人都收到過壓歲錢,但僅有5名「85後」女性調查者有將壓歲錢攢起來的習慣,但沒有存入銀行,只是放在家中。

調查中,15名男性調查者表示收到壓歲錢後,直接把錢交給父母,「只要用錢父母都會給,也沒在意這是不是壓歲錢。 」

被調查者趙松說,壓歲錢是自己的錢,想怎麼花不受父母干涉。

接受調查的30人中,無一人像李博那樣,將壓歲錢一筆不差地攢下來,甚至有的年輕人說不清多年的壓歲錢都花在了哪兒。

專家觀點

攢錢也是理財投資或收益更大

理財專家張呈林稱,存壓歲錢也是一種理財行為。將小數額的錢慢慢積累,達到一定數額後,以定期的方式存起來,時間一長自然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收益。又要到春節了,大人們也已準備好紅包給晚輩壓歲錢。張呈林建議各位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的理財觀念,將節約花錢、積累攢錢變成一種習慣,「從小培養,把小數額的錢慢慢積累,過了幾年後將變成一筆不小的財富。 」張呈林說。

20年前的10元錢和現在的10元錢相比,價值是不一樣的,甚至有人認為,「當時的10元錢,相當於現在100元。」將這10元存入到銀行20年後,它所得的回報能達到這100元嗎?

對此,張呈林指出,單純地將錢存入銀行,所獲得的效益是跟不上飛速發展的經濟水平和物價上漲指數的。「除存入銀行外,還可以購買一些理財產品,投資會比存錢更有效益。 」

来源:網易新聞中心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