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證券市場的主流與非主流

作者:葉檀 發表:2012-04-28 12:2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證券市場屢現雷語。

針對最近某家上市首日即高達76%的上市公司,胡錫進先生有如下表示:這是中國股民追捧的結果,是中國社會對(該公司)身上政治符號有信心的清晰信號。這也是中國前進和穩定大趨勢的一次特殊驗證。盼著甚至詛咒(該公司)破發的人,他們應當對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位置反思了。你們得知道,你們在中國社會的主流情緒之外了。

胡先生搖身一變成為證券市場評論家,而其獨特的胡氏分析法讓人大跌眼鏡,簡單來說,他的市場判斷全部錯誤,他的政治分析咄咄逼人。如此分析市場讓人啼笑皆非,難以招架。

上市公司首日大漲曾是中國證券市場的常態,沒什麼了不起。

創業板剛開始推出時,上市公司全都大漲特漲,這絕不是因為驗證了創業板上市公司的先進性,而是人們對成熟高新技術企業估值較高,相信這些高科技企業經歷了艱難的創業期之後進入了燦爛的收穫期。加上當時貨幣較為充裕,實體經濟貨幣與投資的支撐下一路向上,以及政府對高新企業的支持,種種原因疊加,導致市場信心爆棚。

美國網際網路泡沫的標誌性事件是網景公司上市,1995年8月8日,網景公司以28美元的價格發行500萬股,持牌當天,網景開盤價71美元,收於58.25美元。新科技催生了投資者的信心,哪怕這些公司尚未盈利,照樣大漲特漲。這是市場預期,跟主流不主流沒關係。

非說有主流與非主流,主流與非主流常會出現逆轉。到1999年年底,網際網路科技股大漲特漲,與此相關的基金全都獲得了高收益,網路動力基金以年均119.4%的收益成為主流中的翹楚,美妙得讓投資人發暈。但到2000年,情況突然逆轉,與網際網路相關的熱門基金收益與排名大幅下滑,平均排名暴跌到倒數4%,網際網路基金三年主流,三年非主流,符合對立與統一的原則,對矛盾統一的理論,胡錫進先生想必不陌生。主流的不會常是主流,非主流的也不會永遠非主流,有時會轉換,有時會互相吸收。

對於週期性行業,三年河東、三年河西是常態,如目前處於谷底的鋼鐵與造船等行業,一度主流得緊,企業爭搶訂單,但現在全行業絕大多數企業處於虧損狀態。不是鋼鐵行業不努力,而是市場景氣週期變化。在任何實體市場中,市場人士、經濟學界與投資者看重的是盈利與虧損,資產與負債,在任何虛擬經濟市場,最重要的無疑是風險與收益,而決定風險與收益的除了政策、企業外,是群體性的金融行為。只要產生群體動因,一些莫名其妙的股票也會漲上天,16、17世紀南海泡沫與密西西比泡沫,雞毛公司飛上天,這中間靠的是未來的收益預期,哪有什麼前進與穩定大趨勢的驗證,泡沫破滅也不是階級敵人搞破壞——胡先生,咱既然要評價市場,先別這麼說話,行不?

股票的漲跌異常,估值屢屢偏頗,大炒特炒ST股,最多要反思的是市場文化、股市制度以及估值體系正確與否,而不是從股市直通人的靈魂,居然要讓人反思起「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位置」來,那麼進入市場前,咱是不是還得鬥私批修一番?

事實上,市場確實應該反思,當一個又一個泡沫此起彼伏,當一家又一家盈利低下的公司獲得高估值,決策者與投資者必須反思,中國的股票市場為什麼出現整體性、經常性的估值偏差,如果白菜總能賣出黃金價,這個市場一定在某些要害的定價系統上出了大問題。

另一件好玩的事來自一則「路邊社」消息,有人聲稱郭樹清先生與王亞偉先生在銀行估值上起了爭執,王亞偉先生認為銀行盈利脫離實體經濟支撐,他顯然不大看好銀行業,而郭樹清先生表示王亞偉不懂銀行業。這本是正常的估值分歧,偏偏被好事之徒引申,或認為王亞偉先生失寵,所以在基金難以立足,或認為銀行股被證監會主席力挺,因此前途無量。

如果郭先生真的被難忘銀行家的經歷,以證監會主席身份力挺銀行股,有關人士是否在暗示其有成為股評家的潛質?如果王亞偉先生真的失寵於一任就無法在基金立足,那麼請神秘的知情人士說說,王先生是怎麼邀寵於歷任證監會主席的?竟然在這麼長時間內十押九中,成為一個符號。

一件事被無限解讀是悲哀,無限解讀之後居然正確就不是悲哀,而是黑色幽默。無論對郭樹清的努力,還是王亞偉的業績,就事論事,有疑點說疑點,才是最大的尊重。

市場理想人士可以對市場傾注最大的激情,卻永遠不會被社會情緒捏住鼻子,冷靜、理性、客觀的分析在市場永遠是第一位的。從這一點說,胡先生評市場,走得實在太遠了,以至找不到北。

来源:每日經濟新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