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娃拾荒養病父(圖)

發表:2011-11-16 14:5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6歲老成男孩拾荒養父親

誰能想到一個6歲的孩子,要靠撿拾破爛,來養活自己和臥病在床的父親?一個家庭的不幸遭遇,迫使楊楊這個稚氣未脫的孩子,過早地用稚嫩的肩膀,擔起家庭的重負,體味到生活的艱辛,感受到人間的冷暖。

「小鬼」當家

10月10日10點半,一輛120救護車駛入西安市長安區韋曲街辦上塔坡村馮麗霞的家門前。此時,馮家裡外已經擠滿了民政工作人員、媒體記者和前來看熱鬧的村民。在電視臺攝相機鏡頭前,救護人員拎著擔架上到馮家二樓,走進租住戶楊星華的小屋。

聽說臥病在床的楊星華要被送到醫院治病,上塔坡村村民張師傅也趕來幫忙。他長嘆一聲說:再耽誤下去,老楊非死在床上不可。

雖說來之前,張師傅在家裡呡了兩小口白酒,但揭開蓋在楊星華身上污濁不堪難辨本色的被子時,張師傅還是被被窩騰起的尿騷味刺激得連忙轉過頭,他連忙合眼咬緊牙閉緊嘴巴,伸了兩下脖子,硬生生把乾嘔壓進胃裡。走出屋子他擦了一把憋出來的眼淚感慨道:一個六歲娃養活他爸,過的這叫啥日子。

楊星華被抬下樓,準備走出村子。正當大家相互詢問"楊楊跑哪去了?",希望"娃把他爸看一眼,告個別"時,楊楊跑了出來,攔住擔架,衝著父親連忙大喊:錢哪?錢哪!錢在哪?邊說邊在父親身上和擔架上的被褥內摸索。

楊星華將一個白紙包遞給身邊的電視臺記者。楊楊連忙伸出雙手要奪過來,詢問父親:多少錢?楊星華已經不能說話,用手勢指使兒子楊楊應該相信記者。記者也反覆強調,小孩子隨身攜帶現金太危險。然而楊楊的兩眼一刻也不離開那個紙包,雙手緊抓露出來的現金,堅決表示:不行,我要錢,我把錢存在學校裡,存在銀行取款機上。

僵持到最後。記者答應領著楊楊一起將現金存入銀行。銀行卡由楊楊父親代管。楊楊趁機一把奪過現金,低頭"一百、二百……"數起來。"1024塊錢。那密碼是多少?我要拿五百,三百也成。"這個六歲孩子堅持當家的場景,令在場的大人們忍俊不禁。得到父親認可後,楊楊才極不同意地將1000元交給記者。自己截留24元以備急用。他說:自己誰都不信任。

在父親被120救護車送到醫院之前,楊楊當著記者面詢問民政幹部:"看病錢誰掏?我爸吃飯咋辦?誰照顧他?"當民政幹部表示全部由政府負責時,楊楊才鬆開拉住擔架的手,釋然說道:"這還差不多。"

落難父子租房安家

楊楊如此老成的舉動,房東馮麗霞一個月前早已領教過了。10月14日上午七八點鐘,馮麗霞在長安區西部大道上鍛練身體。迎面撞見一位中年男子帶著一位小男孩從霧中走來。中年男子滿臉清瘦,絡腮鬍子,一臉茫然,走路踉踉蹌蹌,偶爾抬起同樣不靈便的上肢,張口說不出一句話。他身邊的小孩子完全一副全權代理的大人摸樣,上前幾步攔住馮麗霞問道:阿姨,你知道村裡誰家有空房出租。正好馮麗霞家裡有一間房子剛搬走了房客。看到中年男子活動艱難的模樣,馮麗霞已經猜出,對方和自己一樣,正備受腦血管病後遺症的折磨。下肢不便的馮麗霞起了惻隱之心,決定收留這對落難的父子。

女房東眼裡的小當家

小楊楊得知馮麗霞家有房子住,馬上讓父親楊星華"在路邊等著",然後一指村子方向說,"咱到你家看看,再定。"楊楊來到馮麗霞家,"提了不少條件和要求":村裡治安要好,窗子外加鋼窗著沒?晚上幾點關門?門上的鑰匙有幾把?不行你就給我換鎖子。院子的租房戶都是幹啥的?來閒人不?廁所在哪,方便不?房子裡要有床,大床,能睡兩個人,但不能收錢。水龍頭在哪?水費咋收?電費一度幾毛錢?不許亂加價。房費一月多少哦?阿姨,你看我們多可憐你就便宜點吧。每月一百。那好,就這樣定了。中途不能漲價。

"天哪。這小娃老到得很,比有的大人租房詢問的都細緻。"馮麗霞在楊楊一番"拷問"之下,心裏對這個身高只到她腰部的小孩子暗暗佩服。第二天,楊楊和父親坐著兩輛三輪車,帶著行李搬到了長安區上塔坡村。

馮麗霞查看楊氏父子的身份證明後得知,今年58歲的楊星華原籍在天津,1953年7月2日出生於延長縣,1958年戶籍由延長縣油礦遷至西安市碑林區馬廠子。小名楊楊出生證上顯示,他的姓名叫楊是豪,出生在西三爻村衛生所,生母名叫鄭海琴。馮麗霞捧著楊楊的出生證一陣心酸:孩子出生於2005年10月 19日,這樣算起來,他還不滿6歲;出生時八斤八兩,你看看他現在的單薄樣。

忙活一日三餐照顧重病父親

走進楊楊租住的不足10平米的家,迎面是滿地的髒衣服。楊楊說大件的衣服自己洗不動,所以就只能這樣放著,等爸爸好起來,一次來個大掃除。家裡一高一低兩個櫃子,是最值錢的家當。上面放著白糖和油茶,楊楊說,父親有病,需要補充營養。尋常人家擁有的彩電冰箱,楊楊家一件也沒有,可謂家徒四壁。

一張大床佔據了近一半面積。楊星華躺在床上,動彈不得。幾年前楊星華突發腦梗塞,留下了失語和四肢不便的後遺症。

楊星華的床邊放著一盒正紅花油,楊楊說,父親前幾年得病後,就不能說話,四肢也不靈便。有時候腰腿疼,自己會給手心裏搓上藥,給父親做按摩。雖然嘴裡說不累,但楊楊使足全身力氣給父親按摩拉伸上肢和雙腿,不一會就是一頭汗。楊楊父親比劃著說,要是兒子不做按摩恐怕自己的肌肉早就萎縮不中用了。楊楊說,自己本來計畫每天給父親按摩三次,但有時自己忙著出去撿破爛,回到家太晚了,太累,撐不住,就睡著了。

房東馮麗霞回憶到,楊星華和楊楊搬進來連一百元的房租也交不起,第二天被迫到大明宮一個親戚家借錢。為了兩人不餓肚子,楊楊被迫外出拾荒,給自己和父親供給一日三餐。

楊楊每天七八點鐘起床,然後給父親買來早點,招呼父親吃完後,然後自己出門拾破爛賣錢。往往到晚上十一、二點才回家。每次回來村裡已是一片漆黑萬籟寂靜。想著孩子跑了一天一定餓壞了,馮麗霞丈夫開門後第一句話就問:吃了嗎?吃的啥?楊楊往往將手中的塑料袋提起來晃晃說:給父親買了一份炒麵;還有父親第二天的午飯--涼皮、稀飯、肉夾饃。

租住馮麗霞家之後,鄰居看到楊氏父子兩人的生活,全都要靠楊楊來搞定。楊楊指著已經冰冷的蜂窩煤爐告訴記者,家裡的蜂窩煤用完了,村裡最近也沒有來賣煤的,所以自己只能每天在外面買點吃的填飽肚子。否則,自己會給父親下面條或者熬稀飯。

中午有好心人送來一碗麵條做午飯,楊楊接過碗筷,趕緊給爸爸餵了起來。好心人送來在街上小飯館買的蒜蘸面,楊楊把面片夾碎,然後沾上汁子,餵給父親。鄰居告訴記者,楊楊照顧父親很細心,一日三餐盡量不重樣。

拾荒險些失蹤發動媒體找尋

楊楊將家安在上塔坡村自有他的道理,村子旁邊不遠處,有一所大學。在那裡有撿不完的飲料瓶和廢舊書、本子。拾荒,成了6歲楊楊養活自己和父親的主要經濟來源。

鄰居向記者回憶道,楊楊安頓好父親後,每天早上都會出去,大人們叮囑他不要亂跑,別貪玩。楊楊一本正經地說,自己有正事--在外面拾破爛賣錢。11月 5日晚上11點半,楊楊還是沒有回家。房東在外面找了一圈仍不見蹤影。"得知兒子失蹤了,楊星華頓時焦躁不安,原來使不上勁的兩條腿,徹底沒力氣再動起來了。"鄰居猜測:楊星華一定是心理吃了力,感覺自己沒有了生活來源,病情加劇,癱倒在床上。

房東見此連忙給電視臺打電話。楊氏父子悲慘遭遇被媒體曝光後,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眾多熱心觀眾給電視臺打來電話。經過電視臺記者多方確認之後,流落到西安市南郊歐亞學院的楊楊,被找到了。

學校保安說,當時他們發現楊楊時,孩子又冷又餓,凍得渾身發抖,大家忙買來熱飯,還給他找了一些衣服穿上。然而,天亮後,楊楊又不見了,直到失蹤第三天上午,自己回到了村子。楊楊進門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將他這幾天賣破爛換來的幾十元錢交到了父親的手中。喪失了基本的語言能力的楊星華看到失蹤幾天的兒子,激動不已地一個勁的沖兒子豎大拇指。

如果沒有爸爸晚上他會害怕

楊楊說自己一路撿破爛,積攢到一定數量就找一家廢品收購站賣了,然後再撿。"瓶子多點,有時候撿紙箱子,但紙箱子太重了,不好拿,一般都撿瓶子。"

沒想到自己迷了路,晚上就藏在避風的屋檐下裹緊衣服睡到天亮。

回到家的第二天,楊楊沒有出去撿破爛,而是一大早出門進了超市,花了28元給父親買了一雙棉拖鞋。"冬天了,我想給我爸買雙棉拖鞋。"他說:自己在外面過夜好幾次被凍醒,就想起一個人在家的父親。想起了父親,當自己在外面受到欺負,拾荒錢被搶時,就希望父親的病早點好起來,能替自己撐腰。母親走後,患病在身的父親成了這6歲孩子在這世界上的至親。楊楊說,如果沒有爸爸,自己一個人住晚上會感到害怕。

来源:西部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