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架航母低調試航 專家稱為面子工程(圖)

發表:2011-08-11 06:5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3個留言 列印 特大


2011年7月4日停泊在大連港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瓦良格號」

中國的第一艘航空母艦星期三出海試航,有不少中國國民歡欣鼓舞,但也有專家認為,這個航母的面子宣傳功能勝於實際作戰功能。

*中國航母試航官方稱目的和平*

中國的這艘航母今天清晨在大連港出海。中國官員直到上個月底才承認,中國正在改造從烏克蘭進口的廢舊航母「瓦良格」號,將其打造為第一艘中國「航母」。中國說這艘航母將用於「研究、試驗和訓練」目的。

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說,中國正計畫建造一些航空母艦,但是,中國的航母是用於和平目的:「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

*專家:形式大於實際*

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的軍事問題專家丁樹範說,這次試航只是測試整個航空母艦的機構是否良好,而不是運作測試。臺灣的尖端科技雜誌社社長、軍事專家畢源廷也指出,「瓦良格」號航母只是實驗艦不是作戰艦。

*低調試航高層騎虎難下*

中國此次試航「瓦良格」號顯得異常低調,先是拖到最後才承認正在改裝「瓦良格」號,後來又由遼寧海事局網站發出航行警告,而不是由國防部、軍方艦隊發布試航通告。

香港的軍事評論員馬鼎盛認為中國今次保持低調原因有二。一是該航母身份不明。二是北京高層有不同意見。

「瓦良格」號是原蘇聯尚未全部建造完工的航母。1998年,中國通過在香港註冊的澳門創律旅遊娛樂公司,以2千萬美元從烏克蘭手中買下,宣稱將把航母改建成海上賭場。當時船上沒有引擎和武器系統,只是一架空殼。2002年「瓦良格」號抵達大連港後,中國軍方控制了航母。

馬鼎盛說,如果國際上武器裝備最終使用人的法規仍然有效,那麼有關方面可以在國際商業法庭上對此進行控告,一告烏克蘭,沒有追究最終使用權,二告澳門商人,三告澳門商人註冊的公司,第四當然是告最後的使用者,也就是中國軍方。

馬鼎盛還說,北京高層意見不統一,但由於投資多,週期長,到現在有些騎虎難下。

馬鼎盛說:「98年買的,01年拿回來,現在整整10年才弄出這麼一個殼子拉出來,這個週期太長了,聽說其中有好幾年放那兒根本沒動,這個事實也說明瞭決策者舉棋不定,投入這麼多,到底有沒有這麼多好處。這航空母艦作用不大,高不成低不就,花的錢不少,也就是北京為什麼遲遲沒有太認真對待這件事。不過在宣傳戰和心理戰上、或者是在激勵國內士氣民心方面的作用比較大。」

*航母實戰能力存疑配套設施不足*

畢源廷也認為,航空母艦對於遠洋海軍是很有用,但是對於像中國大陸這種傳統的近海海軍來說用途不大。

畢源廷說:「因為中國大陸現在已經變成經濟大陸了,要想將來變成軍事大國的話,必須要有個象徵,航母是海上力量的象徵,但真正能夠發揮多少戰力還是存疑。」

畢源廷說,航空母艦對包括頂級飛行員、艦船指揮員在內的配套設施要求非常高,中國現在還達不到,但他認為,在未來10年內,以大陸目前軍隊的成長,以及經濟實力為後盾,10年後有可能追上美國在1990年代的水準。

*航母戰鬥群的戰略運用為上*

臺北航展在「瓦良格」號航母試航的同一天展出了據稱為「航母剋星」的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導彈。畢源廷解釋說,雄3早就有了,不是今天才推出,只是「用別人不太知道的矛來刺對方的盾」。畢源廷說,單艘航母落成甚至整個航空母艦戰鬥群的落成都不是主要問題,航空母艦戰鬥群推出後的戰術運用和戰略運用才是中國未來要面臨的最大問題。

来源:美國之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