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高等教育的加拿大華裔青年:你有教養嗎

發表:2011-07-07 06:1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關先生又將離加返回國內住一段時間,按慣例近日來家話別。談笑間說起一小事:今年初開學之際他從北京乘機回多倫多,鄰座一男生第一次遠離家門和國門來多大讀書,臨下飛機時要關先生幫助記下他所乘出租車的牌號,以備不時之需。關先生說不必了,我女兒來接我,你也不認識地方,我們送你到學校公寓吧,男青年喜出望外。關先生住在16街,其女兒也不認識多大公寓,一路走一路問走法,就這樣一家三口送男生從7點多出機場,待送到了多大的公寓後回到家已11點多了。在臨離開公寓時,關先生又把自已家庭地址和電話寫了個條給男生。(在剛下飛機和到了公寓後,關先生都主動要他用關先生的手機向國內媽媽報了平安。)時間已過去幾個月了,該男生至今杳無音信,關先生說應該和希望是別來無恙吧。

由此我想起了親身經歷的一些事。

其 一、侄孫子清華碩士畢業後到滑鐵盧大學再深造華大特長計算機專業,有次長週末來家約其在多倫多工作的北京同一中學女同學、北大物理系碩士小陶,待小陶開車 來我家後再去找另一個也在多市的中學男同學聚會。這真是我都為他們高興的事----遠在萬里之外的異國他鄉竟然能有三個中學同學相逢!那天正好下著淅瀝瀝的雨,小陶來家車就停在馬路邊。出於關心和禮貌,我和侄孫子也沒打傘趕快跑去接應。侄孫子說,我二爺爺想請你到家裡坐坐,我也說謝謝你來接他。誰知小陶只點了一下頭說不用了,就不喜不搵的又手扶駕駛盤去了,而且再也沒了反應。

其二、妻弟家房子有多,妻妹夫的侄子小牛來多大讀書住其家。妻弟一家念其一人在外又有親戚關係,來後每逢週末、節假日必邀其共進午、晚餐,小牛倒也實在,有邀必到,但每到則在餐桌旁一坐,從來沒有表示過幫廚,更不必說實際行動了,平日表現也有如住旅館進餐廳。後其功課忙住學校公寓了,妻弟一家這一關懷舉措才告磬。

其三、兒媳妹妹一家三口剛移民落地 至此時,暫住我家理所當然,我們一家也十分歡迎。兒媳妹夫乃北大光華學院高材生、清華機械系碩士生、妹妹為上外法語系畢業。自遠方來客到我家後,老伴就成了名副其實的主廚而我是下手:早、晚餐共8個人的飯,(客人3位、主人5個),晚飯還需多加4個人第二天帶的午飯(兒媳妹及妹夫、兒子兒媳)。每日除去兒子兒媳幫廚之外,其餘兩位大人吃飯前後絕不伸手,衍然到了餐廳。(好在倒還不挑剔飯菜口味,話說回來,老伴的川菜手藝早已享譽親朋好友之間。)其室內清潔自然也是我和老伴多有效力。時光不到一年,他們租到了心儀的房子搬走了。我和老伴稍得以「解放」。

其四、小孫女班上來一新同學,其外婆是位擅於與人溝通的中學語文教師,彼此熟悉後常話家常,有一天她很傷感的對我說,在國內與女兒家沒一起住過,現在來女兒家已兩年了,但女婿從來沒稱呼過她一次,讓她內心十分難受,為此有時一個人在公園的椅子上暗自流淚。

例 子從近到遠、又從遠到近,不禁讓我才又想起了黃先生的話,實際上2007年7月我就在多倫多「明報」上看到過這一報導,當時認為此人頗有出口不遜之感,不料後來在多倫多,陸陸續續的身邊事實被其言中:「接受了教育不一定有教養。」而且上述幾例的這些學校都可謂中外聞名。我認為儘管這些是個別和少數,但應引 起來加青年和家長的高度重視,加強自我修養和對子女的培養、教育。

我的感悟是,在教養的培養上要注意兩個誤區。

一是有禮貌、懂禮儀就是有教養,這不對。有教養的人必然是有禮貌的人,反之則不盡然。禮貌是教養的基礎和修煉過程。有教養的人在心靈上的純潔與高尚表現出來的禮貌是出自內心的,反之那些言不由衷、行非本意的禮貌只能是虛偽。

二 是有教養的人必須經過受教育--這不能一概而論。受過教育對於教養的培養與修煉固然是好也有必要,但無論在過去還是在今天的中國也不能說沒受過教育或受教 育不多的人就沒教養。眾所周知,偏遠地區的山村凡夫受教育的人並不多,但恪守村規民約、尊老愛幼、豁達待人、勤儉持家等等有教養的表現之人比比皆是就是實例。

在本文行將結束時,我以幾十年前在川西北的一個山村裡見到一位老者所講的一副對聯作為結束語吧,因為我覺得達到這樣的境界該是一個樸實而又有教養的人了。

上聯是:在高處立 著平處做 向闊處行

下聯是:懷上等心 結中等緣 享下等福

橫批是:為人一世

 

来源:無憂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