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需求促發中國海事爭端(組圖)

發表:2011-04-12 15:0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南海艦隊驅逐艦在訓練中發射導彈(圖片來源:AP)

中國政府堅持對東海和南海各島嶼的領土主權,不過低調處理與該地區鄰國間的海事爭端。這些國家也聲稱對這些島嶼擁有主權。

六方爭南沙三方爭西沙

當中國最近發布兩年一次的國防白皮書時,很明顯,中國的首要海事安全問題是自立為政的島嶼臺灣。北京認為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然而有一個海事問題沒有引起注意,就是中國周邊海域的島嶼領土之爭。

在南中國海的是南沙群島和西沙群島。南沙群島基本上是多石的沙洲,文萊、中國、馬來西亞、菲律賓、臺灣和越南都聲稱對這些島嶼擁有主權。而西沙群島面積較小,中國、臺灣和越南都聲稱對其擁有領土主權。

在東中國海,中國和日本在中國稱為釣魚島、日本稱為尖閣諸島的那些群島的主權歸屬上存在巨大分歧。

那些群島靠近關鍵的海上航道,而且是重要的商業捕魚區。然而更重要的是,這些島嶼下面據信是蘊藏豐富的油田。

爭主權爭能源

考林斯是商業貿易專家,他開設了分析網站「中國路標」。他說,他認為中國對能源的渴求是它立意爭取這些島嶼領土主權的一個重要原因。

考林斯說:「你能從本國近海海域開採的每一桶石油至少意味著減少一桶你必須從其它地方進口的石油。」

考林斯指出,中國海岸上的石油生產開始減少,中國不久將需要從其它地方尋求能源。

考林斯說:「然而我認為在未來幾年裡,由於陸地採油繼續停頓不前,而且要是中國在地質勘探上以及近海勘探和採油方面如願以償的話,我認為你將會看到中國在今後五到十年時間裏,從近海開採的石油和天然氣在總能源產量中的比例升高。」

涉及民族自豪感


南中國海群雄(USIP)

中國堅決爭取那些有領土爭議的島嶼主權的另一主要原因涉及國家的自豪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問題研究院的李明江教授說,這種情感與近代史有關,當時中國感覺受到西方列強的欺負。

李明江說:「這當然關係到所謂的國恥世紀。有許多中國人覺得在過去中國衰弱不能控制南中國海的其它國家。也不能與這些國家相爭來保衛中國的利益。但是如今中國越來越強大,所以到了捍衛本國利益的時候了。」

上個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被問道,中國對菲律賓在有爭議的斯普拉特利群島,即南沙群島勘探石油的立場時說:

「中國對南沙群島及其附近的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任何國家或者公司,未經中國政府的允許,在中國管轄的海域進行油、氣勘探開發活動,都是侵犯了中國的主權和權益,是非法的、無效的。」

美國密切關注中國海軍

許多國家正在密切觀察中國海軍的行動。

美軍太平洋司令部指揮官羅伯特.威拉德上將上個星期對國會眾議院一個委員會說,儘管中國和美國的軍艦很少發生對抗,但仍存在一些令人擔憂的原因。

威拉德說:「中國在附近的公海海域進行作業時,繼續跟蹤一些美國船隻。以前發生過的衝突,是與美國在這一地區的夥伴和盟友之間發生的。」

威拉德上將指的是,中國最近與日本就尖閣列島或稱釣魚臺發生的爭執,以及中國與菲律賓在南中國海發生的對抗事件。

美國今年7月在這一地區引發了一些爭議。當時,美國國務卿克林頓說,華盛頓認為,根據聯合國的「海洋法公約」,索賠方應該尋求它們的領土要求。

新加坡籍的李教授說,這些論調讓中國感到擔心。他說,北京正在尋求以雙邊形式解決領土爭議。因為中國覺得,以這一方式解決問題會讓中國有更多機會為自己爭取利益。

李教授說「現在,中國並沒有控制斯普拉特利群島(南沙群島)的一些主要島嶼。同時,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許多條款並不利於中國。因此,中方擔心,如果這一爭議被提交國際仲裁,中國最終有可能失去南中國海的許多東西。」

李教授說,從某種程度上講,他希望東南亞國家樂見美國參與到南中國海的海上爭端中來。但他說,由於這個地區的所有國家都在經濟上依賴中國,它們也並不希望被迫選擇立場。

来源:美國之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