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極度擔憂社會不穩

發表:2011-03-12 22:3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8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東一些國家發生民眾抗議導致獨裁者倒臺的革命,有中國網民也呼籲民眾效法上街聚集。中國官方媒體為此強調,中國不是中東,中國人心思穩。有海外評論人士認為,這顯示中國當局對社會不穩的極度擔憂。

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的海外版星期四在頭版發表題為《中國不是中東》的評論,指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圖謀把禍水引向中國,挑起街頭政治以搞亂中國。評論表示,中國經過多年的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中國的大多數人人心思穩。中國近年的進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因此沒有人願意把共產黨趕下臺。文章得出結論說,中國不是中東,想把中東亂局引向中國的圖謀注定落空。

美國中文雜誌《北京之春》主編胡平對此分析說,分析中共當局最近的做法,顯示出他們的信心嚴重不足。

「中國政府自己非常清楚它對茉莉花行動採取這種如臨大敵、高壓態勢才可能防止茉莉花行動在中國發生。反對來也就是說如果它不採取這種高壓態勢。那麼,茉莉花行動在中國就很可能發生。畢竟這是它對中國情況的一個真實的估計。

」 《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時報》近期也發表了多篇評論,呼籲維護中國的穩定。文章表示,中國人愛發牢騷,不滿很多,但這與他們希望「換一個中國」是兩碼事,並表示「穩定是中國社會的集體意志」。

香港《明報》對此發表評論說,根據學者估算,2010年中國大陸發生的群體性事件近二十萬件,中國今年的維穩經費預算已經超越公開的軍費預算,顯示維護穩定已經成為中國當局的最重要政治目標。

旅美中國學者程曉農認為,對中國官方來說,穩定已經超越改革和發展,成為壓倒一切的政治目標,但沒有改革的穩定,恐怕難以持久。

「正因為不願意改革而只要穩定,所以中國才出現了不穩定。以改革求穩定則穩定存,以反改革求穩定則穩定亡。這個道理現在看得非常清楚。以前它都是假定敵人是一小撮,但這次中國政府沒有用這個話,原因是它可能發現不是一小撮。如果它不防範可能在全國各地都會出來。」

程先生分析說,中國當局顯然意識到,目前中國社會存在嚴重的不穩定因素,這些不穩定因素並不是所謂別有用心者搞陰謀的結果,而是現行體制和當局所作所為的結果。為了壓制不同的聲音,中國官方的表態自相矛盾。

「吳邦國昨天在全國人大的發言其中有一句話講得很可笑,比方他講了五不搞,最後一個是不搞私有化。其實中國現在國有企業已經從1995年的11萬家,減到只剩九千家,事實明擺在那裡。印在中國國家統計局出版的《中國統計年鑑》上。吳邦國還在掙著眼說瞎話,說中國不搞私有化,說明一個問題,他們現在為了維持穩定有點慌不擇言。」

胡平認為,在中共嚴厲的打壓之下,許多中國人或許會閉口不說話,甚至苟且求存,但這並不表明中國社會大量不公平的事件不存在,也不表明中國民眾的不滿不存在。中國官方對此心知肚明,所以才會極力強調穩定,因為處在易燃的油庫附近才要特別禁止火種。

「如果一點易燃物質都沒有,你愛幹嘛幹嘛他根本不會操這份兒心。它知道自己欠債欠得太多,它根本就還不起。所以它才要一直採取這種高壓(勢態)。」

胡平說,如果中國真的像《人民日報》所說的那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民眾都支持中共,那中共應該主動推行民主改革,但中共逆世界潮流而動,誓言絕不施行政治民主,只能說明他們極度缺乏自信。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