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冷血門」拷問中國社會良知

發表:2010-12-21 06:2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4個留言 列印 特大

12月12日,上海旦大學18位在校學生和校友在黃山進行探險活動時,遭遇惡劣天氣而迷路。黃山地區警方接到求救信息後,連夜組織警力搜山救險。就在營救下撤過程中,一名年輕警察不幸墜崖犧牲。而遇救復旦學生被媒體曝光稱表現冷漠,更在返校後大談「危機公關」,引起社會輿論強烈不滿和譴責。

據媒體報導,復旦學生一行18人通過網路BBS聯繫組團,到黃山地區進行探險活動,但由於組織者對目的地地貌和天氣變化準備不足,缺乏足夠設備。探險隊唯一的一部GPS定位系統落水後無法使用,導致隊伍在深山裡迷路,天黑後探險隊被困在翡翠谷宿營,相互依偎取暖,其中一名學生通過手機簡訊向上海親屬求救,其親屬向上海市公安局報警,之後上海和安徽兩地聯動展開了救援行動。

晚上10點後,黃山地區幾個派出所開始出警搜救,並於夜裡兩點半左右找到了迷路學生。救援人員考慮到帶的物資不多,怕學生們凍壞,要求他們立刻下山。就在下撤途中,年輕民警張寧海在一條狹窄山路上用手電筒筒給後面女生照路時,失足摔下山崖犧牲,年僅24歲。獲救復旦學生當天下午乘車返回上海。有報導稱,他們因張寧海的犧牲而深感悲痛,並在領隊倡議下默哀,鞠躬感謝救援人員。

但是次日凌晨,一名安徽本地記者「淡淡esse香」在微博上透露,當張寧海的遺體被抬下山時,復旦學生並不像報紙寫的那樣痛哭流涕,而是表現平靜,他們「冷漠的樣子讓我心寒」「他們說要回上海。一路跟到他們臨行的車前,一個男學生過來說,不好意思,要上車了。接著,把車門重重地關上。」這名記者還稱,張寧海是為了給一個女生讓路才墜入懸崖,「可這個女學生以及其餘17人面對我們的追問,一致緘默,不承認這一點。讓人寒心。」她覺得張寧海走得很不值,「怎麼樣也輪不到他來為這些人的年少輕狂買單。」

更加令人瞠目的是,這批獲救學生中的復旦登山協會成員在回到學校後,和同學在網上大談「協會政治」和「危機公關」,相關對話被透露到網路上。其中未參加探險的名叫「石翔」的學生「傳授經驗」稱,「好好......學學危機公關,經過這次,登協(復旦登山協會)就是你的了」,以及「要學著去建立秩序,去控制老人,去協調關係,去利用資源,這是這個協會可以給你的」,而參加了探險的「杜彬」則表示,「還得靠你們,我經驗不太足」。這一段對話,被網友稱之為「奪權貼」

在「奪權貼」的同時,復旦BBS「日月光華」還出現了一篇文章,更加露骨地談論如何利用這一事件開展公關,其中提到「安徽歷來是復旦的友好省份,有相當多的共建研究院和優質生源,趁這次機會要把以前的關係鞏固起來,為以後的進一步發展打基礎。因此還是要多帶幾個院長和系主任往,也可以讓人看出誠意來。方式上可以再討論,但化壞事為好事必然是終極目標,也考驗校方的公關水平。 」其次,「這次事件讓人看出了復旦在新聞媒體的控制力有所下降,我建議新聞專業的畢業生可以多往一些新民晚報新聞晨報,不要全都集中在文匯報和解放日報裡,......這種晚報的陣地還是要多佔領,黨報的人數則可以適當減少。目前對復旦效果最好的一篇新聞來自東方早報,就是一名復旦的畢業生的稿子。」

在救命恩人屍骨未寒的時候,這種高談「危機公關」的言論引起了媒體的廣泛質疑和嚴厲批評。除了批評他們「逃票進山」「經驗不足」等次要問題外,多數批評集中在復旦學生對待生命的態度上。復旦大學新聞中心主任方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承認,出現這樣的言論,也暴露出學校和現有的教育,在生命觀、社會責任感方面存在薄弱環節。

著名記者李承鵬在名為《覆蛋之下,豈有完卵》的博文中,措辭激烈地抨擊稱,「我不相信復旦這麼牛就齊聚了十八個沒人性的學生,......我更相信這是中國教育的必然作品。」「復旦十八個學生冷漠的臉,讓人覺得很王八蛋。輾轉聽陳丹青感嘆過,這就是未來二十年中國社會的主流和棟樑……這讓人不寒而慄。」

在社會輿論壓力下,探險隊領隊、復旦校友侯盼在網上公開發表了一封名為《遲到的道歉,一直在行動》的道歉信,信中自責稱「自私自大、盲目無知、自我膨脹」,並稱「沒有勇敢地在輿論面前站出來。勇敢地表達我們對張警官的感恩和對一份因我們的自大而失去的生命的敬意。反而放縱內心去逃避良心的譴責,將我們的歉意擱置一邊,一拖再拖,直至現在,釀成了無法挽回的錯誤。」

但是,在不同媒體筆下,也始終存在著足以影響大眾情緒的不同描述,真相總是慢慢浮現的。例如,探險是有充分準備還是輕率無知?民警墜崖時,學生是立刻知道還是下山後才知道?知道真相後是否表現出悲痛情緒?事發後不願面對媒體,是人情淡漠還是正常的心理反應?(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內反應可能也不盡相同。)「奪權帖」和「公關帖」在多大程度上能夠代表復旦學生的思維?

因此,人民大學著名學者張鳴呼籲,復旦學生的行為,雖然有該批評的地方,但過分的譴責是不必要的。但真正應該嚴厲譴責的,是如何控制媒體、如何公關運作的言論。出了事,總是先想控制媒體,把蓋子捂上,這是一個即使在官場,也顯得無恥而且落後的思維,卻能出現在一個名牌大學的論壇上。這說明中國的大學教育,的確出了問題。

来源:法廣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