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結束專制政治的巨人(圖)

歐洲有幸有個戈爾巴喬夫,臺灣有幸有個蔣經國

發表:2010-04-08 06:4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3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不是所有的人都一味地貪戀個人的權勢而拒絕「春風改革」;不是所有的人都懼怕身邊腐敗官吏集團對自己的包圍而對「民聲」一次次視若惘聞;不是所有的人都膽怯地畏縮在「金字塔」塔頂抱殘守缺而鼓不起政改的勇氣;不是所有的人都寧願和腐朽的官吏集團站在一起也不願和人民利益站在一起;不是所有的人都埋藏了自己的道德良知而麻木地和舊體制捆綁在一起。

有這麼一批人不畏懼一切困難和阻力,毅然選擇「對今天的人民負責、對未來的歷史負責」的道路。

戈爾巴喬夫,曾經是世界上最具有權勢的人物,但他出於道德良心和個人理想,他厭惡給予他無限權力的「僵硬、野蠻、專橫的極權金字塔」,於是他以極大的勇氣和膽識來改革他屁股底下的這座無比巨大、無比頑固的蘇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獨裁專制帝國。戈爾巴喬夫的人生經歷似乎就是一個奇蹟。這個來自高加索的農村孩子,用他那罕見的堅忍不拔的意志和新生的民主主義思想,最終幫助兩億蘇聯人民從70年的極權專制主義魔窟中沖脫出來。雖然後來他自己也被自己掀起的民主主義浪潮所吞沒,但是所有的人們都明白「如果沒有戈爾巴喬夫,兩億蘇聯人民將繼續生活在那個冰冷的極權專制主義魔窟」。

1985年,戈爾巴喬夫當選蘇聯總書記時,年方54歲,身體健康,沒有不良嗜好。他完全可以坐享幾十年蘇共打造嚴密的官僚專制主義體系,穩穩地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權利金字塔頂峰墨守成規、抱殘守缺地當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總書記。

但戈爾巴喬夫不是那種「只貪圖個人權位而藐視民族和國家長遠利益」的人,在「個人權位」和「民族、國家的長遠利益」之間,他毅然選擇了後者。他知道:專制制度是民族、國家最大的敵人,是全社會最大的腫瘤。專制制度最終必然會走向滅亡,把自己和專制制度捆綁在一起是一件可恥的事。於是他極其明智地主動打開了蘇聯社會全面改革的大門。戈爾巴喬夫上臺後,對蘇聯的「僵化官僚管理體制」和「停滯的經濟體制」進行了嚴厲批判。他提出「除了改革別無出路」的口號,強調改革是蘇聯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小修小補無濟於事,必須進行徹底的改革。黨的中心任務就是推進和保證政治、經濟體制的改革。

戈爾巴喬夫的政治改革主要是通過「還權於民」,來激發廣大人民的社會積極性。一、逐步推動人民的言論自由,他認為「讓老百姓統統閉上嘴」是世界上最野蠻的做法。公開性像一陣春風首先在思想文化界刮起,人民終於可以自由地發表自己意見和看法,社會的弊端開始大量被人們揭露出來,於是人民的改革勇氣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多的人們成為踴躍革新自己國家和社會的「新國民」。受官方媒體思想矇蔽、逆來順受的「舊國民」大量減少。整個國家、國民的面貌越來越充滿新的生機和活力;二、逐步推動人民結社自由。戈爾巴喬夫回憶說:「從1988年春到1990年初」,「我們在短短的時間內進行了自由選舉,建立了議會,實行了多黨制,使組織反對派成為可能——一句話,使社會有了政治自由」。

1990年3月蘇聯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決議,正式廢除了憲法第六條關於「蘇聯共產黨是蘇聯社會的領導力量和指導力量,是蘇聯社會政治制度以及國家和社會組織的核心」等規定,蘇共不再有法定的領導地位。1990年7月蘇共28大以後,蘇聯正式宣布「結束政治壟斷」,實行多黨制。

戈爾巴喬夫正是用「自由、民主的新生力量」極大地革新了原來僵硬的官僚管理體系,使國民從一個「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專橫官僚體系中解脫出來,呼吸到自由的新鮮空氣。今天,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戈爾巴喬夫改革的巨大價值。

他摧毀了紅色沙皇斯大林遺留下來的世界上最龐大的專制主義世界;

他給了千百萬人民安排自己生活和選擇發展道路的自由;

他為地球上1/6地區的居民(包括東歐國家)進入以自由、民主、法治、人權等普適性原則為基礎的現代文明創造了條件;

不貪圖個人無邊獨裁權力、為民族和國家尋找一條文明、理性、自由的道路而努力的戈爾巴喬夫,完全有理由成為20世紀偉大的政治家之一!

1975年,臺灣社會進入蔣經國時代。84年再度「當選」中華民國總統。在古稀之年,他不貪戀個人獨裁權位,而是勇敢地走上一條要終結「臺灣獨裁統治」不幸社會的歷史新路。

1986年蔣經國成立「政治革新小組」開始逐步推動臺灣政治體制的改革運動。1、解除實行38年的戒嚴令,2、開放黨禁,3開放報禁。9月28日,臺灣社會活動十餘年的各方民主人士齊集一堂,成立了民主進步黨。

10月10日,蔣經國在「雙十節」發表要對歷史、對同胞、對全體華僑負責的講話後,下令修訂「人民團體組織法」、「選舉罷免法」、「國家安全法」,打開了臺灣通往民主憲政的大門。

蔣的當時英文秘書馬英九在聽到蔣經國親口說要開放黨禁、報禁時,激動地說「我們正在創造一個新的歷史」,但也有一部分黨內保守派紛紛質疑「這樣可能會使我們的黨將來失去政權!」,蔣經國卻淡淡地回答道:「世上沒有永遠的執政黨」,這一句話雖然聲音不大,語氣輕微,但無疑是中國100多年來最偉大、最具有歷史進步意義、最振奮國民的一句話。

後來,在蔣先生的直接領導下,臺灣實現了軍隊非黨化、取消學生課本中關於三民主義的黨化教育、剝離政府部門的專職黨職人員等,有步驟地結束了幾十年的「一黨專政」。

蔣經國開啟了中華民族史上史無前例的民主憲政之門,他的名字將會名垂青史。這裡面雖然也有世界民主大趨勢和島內民眾不懈爭自由、爭民主等因素的影響,但這也與他本人勇於對歷史負責、對民族負責的偉大政治家素養有關。 蔣經國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不迷戀個人獨裁權位、敢想敢做,有承擔歷史責任的勇氣。蔣經國是臺灣「一黨專政」弊政的終結者,是臺灣社會民主時代的開門人。

做一個對民族負責、對歷史負責的人;做一個有道德良知、不迷戀個人獨裁權位的人;做一個歷史留英明而不留罵名的人。這也許就是我們對今天某一些人的期盼!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網友推薦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