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聯邦統計局公布移民就業報告

發表:2009-11-25 14:5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週一,聯邦統計局公布了一份本國移民的就業情況報告。報告發現,抵加5年以下的新移民的就業狀況、工作質量最不穩定;隨著時間的增長,就業情況會有所好轉,但是工作質量仍無法達到本土出生人士的水平。報告提供的數據顯示,本國在幫助移民適應新環境、消除就業障礙上仍有很大不足,而政府應該在這方面多下功夫。

新移民的就業狀況令人憂

這次公布移民就業報告,是統計局首次針對移民就業所作的全面對比和調查,數據涵蓋的範圍比以往更加廣泛。研究以經濟衰退、勞動力市場蕭條為背景, 著重於移民的工作質量、學歷及專業是否和工作匹配、是否有就業不足(Underemployed)等幾個方面,用數據客觀描述了新移民在經濟不景氣環境下 就業的艱難,也讓人們更加瞭解移民在就業方面和本土人士的差距。

據統計局最近提供的數據,從去年10月經濟不景氣開始至今年10月,全國的工作崗位一共減少約40萬個,就業率則下降了2.3個百分點。其中,受 影響最嚴重的就是新移民群體(抵加5年或以下),其就業率超過了12.9%;而本土出生人士的就業率只下降了2.2%,不足前者的五分之一。不過,一旦新 移民度過了艱難的"適應期",他們工作的穩定程度便大大增加。數據顯示,在經濟衰退的這一年來,抵加5年以上移民的就業率降幅已經小於本土出生人士;至於 抵加10年以上老移民的就業率,在過去一年中不降反升。

統計局發言人表示,新移民的就業率降幅最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們中的很多人無法找到對口的專業工作,只好在工廠打工,所以最容易受到經濟不景氣的沖 擊。其實,這一群體的就業條並不差,很多人具備高學歷、年齡層次也不高,可是他們的工作質量卻非常低:不僅工資較少,而且不少人由於生活所迫,不得不做兼 職工和臨時工,他們的學歷、資歷也和從事工作很不配。

該發言人還表示,以往不同的報告均顯示,來加拿大5年之內的新移民,不管是面臨就業不足、或是在經濟動盪時期均首當其衝,這與新移民還沒有適應新環境,尤其是語言能力過低頗有關係。同時,其他國家的學歷、資歷不被本國認可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移民工作質量不及本土人士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移民和本土出生人士之間的差距也漸漸縮小。研究發現,在10年多以前來到加拿大的移民,工作質量更接近於本土出生工人。不過,研究報告的作者Jason Gilmore也坦言,即使一些移民來到加拿大有10年多的時間,仍然遭到各種各樣的不公平待遇。

最大的不公平便是工資待遇方面。和本土人士相比,移民工作時間更長、收入更少。過去的12個月中,時薪不到10元的移民比例是本土出生工人的 1.8倍,時薪為35元及以上的比例也低於後者。時薪差距最大的存在於持有大學學歷的群體間:25-54歲間持有大學學歷移民在去年的平均時薪是 25.31元,比情況相同的加拿大生工人少5元。

統計報告還發現,不管有移民來加多長時間,和本土人士的工資差距總是存在。例如,剛來到加拿大不到五年的移民與本地生工人的工資差距最大達5.04元;對於來加有10年多的移民來說與本土工人間的工資差距為0.32元,儘管已經大大縮小,但是仍有不足。

同時,很多移民的學歷、資歷也和工作不相配。大約42%的移民對所任的工作要求來說資歷過高,而本土出生工人的這一比例只有28%。這一情況在受過大學教育且來加不到五年的新移民中最嚴重,達三分之二。

調查還顯示,新移民每週工作38.3個小時,來加10年以上的移民每週工作38.6個小時,而加拿大生工人是38.1個小時。不過,移民加班(無論是否有報酬)的可能性更小一些。

移民的工作穩定狀況也不如本土出生工人。據悉,38%的移民從事兼職工作;加拿大生工人的這一比例是30%,而對於剛來加拿大不到五年的新移民來 說,這一比例則高達41%。9.7%的移民的工作是臨時的,加拿大生工人的這一比例是8.3%,而新移民是16%,是本土人士的2倍。

另外,不管是新移民還是老移民,均較少受工會的保護。據悉,本土出生僱員參加工會的比例是11.1%,而移民僅有7.4%。

就職業來看,本土出生人士更多的工作在管理崗位上,以及金融部門、貿易和運輸部門。移民一般是在製造廠、天然氣、應用科學和銷售部門工作。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