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燒?填埋?中國垃圾處理之爭

發表:2009-11-18 03:2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社會人均生活垃圾量也大量增加,對垃圾的處理成為城市管理的一大問題。有中國專家表示,垃圾焚燒的危害被許多媒體誇大了。但也有人認為,中國垃圾處理的決策和執行過程不公開透明,才是問題的關鍵。

中國媒體把對待焚燒垃圾的態度分成"焚燒派"和"禁燒派"。中國的千龍網引述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專家鄭明輝的話說,實際上中國科學家並沒有涇渭分明的兩派意見。報導說,實際上垃圾的焚燒和填埋都會產生污染問題,如何處理垃圾應該因地制宜。他表示,目前西方發達國家處理垃圾主要以焚燒方式,關鍵的問題是科學有效地監督和管理垃圾焚燒廠的運作。

由於垃圾焚燒過程中會產生二惡英氣體,對人體健康有較大影響,因此在中國一些大城市,修建垃圾焚燒廠遭到附近居民的強烈反對。

英國的化工專家劉偉博士表示,雖然西方有嚴格的技術標準和流程式控制制,但目前垃圾焚燒對環境造成的問題仍然存在。

" 理論上講,如果燃燒溫度能達到850度,二惡英就可以分解。分解以後就變成幾種無害的東西。現在日本他們就是很成熟了,就是燃燒垃圾。但是據他們統計,住在垃圾焚燒廠附近的居民,癌症的發病率比其他更遠的地區高了很多。所以,這裡面有一些理論上的東西,特別是對人體危害的事情,病理並沒有完全搞清楚。"

劉博士解釋說,以前垃圾的主要處理方式是填埋,由於土地資源日趨緊缺,改用焚燒似乎是唯一可行的方法.在中國,這種情況可能更為突出。

" 以前都是採用填呀埋的這種方法,這個是比較傳統的,但這樣也造成對土地佔用非常大。另外一個是水土質量的下降也造成的影響比較大。我想像這種西方國家它之所以比較早期年代採用這種焚燒也是因為不想佔用更多的有效土地資源。那麼,像中國也是,我想中國以前都是填埋的方式,但是隨著土地越來越少,最後沒辦法,沒有地方填埋,它可能不得不採取這種焚燒。"

劉偉認為,對中國來說,關鍵的問題是在垃圾處理過程中,有關企業是否能夠嚴格按照相關程序遵守技術要求運作,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以及地方政府是不是能夠嚴格監督污染的排放。對這兩點,他都表示懷疑。

"我以前在國內也是在化工部門工作了十年的時間,因為知道國內對環保的控制。特別是當地一些政府還是以經濟利益為優先,對環保還是比較漠視的。所以,這裡頭你如何能夠控制好這個,這個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

一些西方媒體認為,如果中國興建大量垃圾焚燒爐的計畫得以實施,全球二惡英排放量將增加一倍。但中國的環境專家對此不以為然。中科院的鄭明輝表示,根據國際上的資料,全球二惡英排放量每年大約一百三十公斤,而目前中國只有三百克。

美國南卡萊羅納州大學管理學教授謝田認為,中科院專家的意見有他的道理,但中國民眾和部分專家學者的關注和反對也不能忽視,關鍵在於中國官員垃圾處理的決策過程的公開透明程度太低。

" 實際上這個問題衝突的焦點是決策的過程。這個我們怎麼來,用什麼方式決定反正最終一定要把這個垃圾放在一個什麼地方的。最終,總要有人為此承擔一定的犧牲,這是肯定的。那就是說在決策過程中一定要讓眾人知情,讓眾人參與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然後最後為大家可接受的這麼一個辦法。這個可以,中國的問題呢實際上向來就沒有這種科學的決策和公平決策的過程。"

謝教授表示,垃圾焚燒廠與居民生活區通常應該有綠色隔離帶。但在中國,尤其是大城市周邊地區,土地資源有限,綠色隔離帶往往被開發成商品樓宇,引起周邊居民強烈反對是必然的。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