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油料衍生品交易展開調查 支持企業保留追索權

發表:2009-09-08 16:2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State-Owned Assets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Commission, 簡稱:國資委)週一稱,國資委支持部分央企對油料結構性期權交易的交易對手保留追索權以及採取進一步法律訴訟的權利。

為解決部分大型國有企業在衍生品交易中遭受的巨額損失,國資委採取了上述不尋常的舉措。

中國政府的立場還表明,政府加大了對此類具有法律約束力的高風險場外交易雙邊合約的干預力度。隨著中國在油料結構性期權市場上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國資委此舉將引起市場對中國長期公信力的擔憂。

不過,短期來看,一些觀察人士認為,國資委此舉旨在迫使作為國有企業交易對手方的國際投資銀行同意就交易合約進行重新談判,並把國有企業的損失降低至最小。

國資委在一份公告中稱,部分央企已經向交易對手致函,表示鑒於對該項業務的內部調查正在進行,其保留追索權利。

國資委表示,對央企此舉予以高度關注和支持,有關交易對手應當予以協助。

國資委並未透露這些央企的名稱,但據兩位知情人士表示,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 簡稱:東方航空)、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 Ltd., 簡稱:中國國航)和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China Ocean Shipping (Group) Co., 簡稱: 中遠集團)8月初就衍生品合約事宜致函六家投行。

其中一位知情人士稱,信函內容包括監管部門對各種交易進行了調查,初步調查結果顯示部分交易可能無效或不能執行。該人士沒有提供其他細節。

東方航空董事會秘書羅祝平拒絕就此事置評。中國國航發言人饒昕瑜稱,她不能證實中國國航是否是致函投行的央企之一。記者未能聯繫到中遠集團發言人。

自美國次貸危機演變成為一場全球性的衰退以來,一些知名中國國有企業遭受了數十億美元的損失,原因是這些企業以套期保值的名義通過複雜的金融衍生品進行投機性投資。分析師們稱,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部分國有企業在大規模投資衍生品方面缺乏經驗。

例如,去年年底,東方航空公布在石油對沖交易上的已兌現損失為人民幣800萬元,而同期未兌現損失總額約為人民幣62.6億元。截至今年6月30日,東方航空公布在石油對沖交易上未兌現收益為人民幣27.9億元,不過主要得益於此前的撥備和最近油價的上漲。

業內觀察人士稱,政府很可能是想向國內表明其在這件事情上的決心,這可能也暗示出參加衍生品交易的國有企業或許還沒有大規模違約。

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Jones Day)駐北京的律師陶景洲稱,國內民眾對國有企業海外衍生品合約巨虧所導致的國有資產流失感到憤怒,這迫使國資委擺出一定的姿態。

陶景洲還表示,這些國有企業不可能簡單地違背衍生品合約,因為如果它們違約的話,對手方就會根據合約中規定的法律條款起訴它們。

上海某大型衍生品經紀公司的一位高級管理人士稱,實際上,由於衍生品合約通常是根據境外法律簽訂的,因此如果中國國有企業違約的話,它們在新加坡或香港勝訴的可能性非常小。

這位人士稱,他認為,國資委如此高調介入此事的真正意圖是讓投行重新回到談判桌,為國有企業爭取到更好的利益。

他說,他認為投行別無選擇只有重新回到談判桌,最終中國國有企業將減少損失;中國是這些投行未來發展的唯一地點,這就是現實。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華爾街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