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皇帝的冕冠上前後要有垂珠?

作者:心語 發表:2009-08-06 03:1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在古畫或電視、電影中演的古代宮廷戲劇,我們看到皇帝戴的王冠中,有一種是平板且前後有串串的垂珠,隨皇帝的頭擺動而搖晃著,那頂就是冕冠。那麼,為什麼古代皇帝的冕冠上前後要有垂珠呢?

古人對於服飾有一定的規定,並不是憑空隨意制定。如《續漢書·輿服志》上載︰「……仰觀象於天,俯觀法於地……以五採章施於五色作服。」所以古人是仰觀天象,俯觀地之法,尊崇天地德澤,效法大自然的華美紋飾,才制訂服章規制,並區分爵祿位階、尊卑貴賤。

漢服分為禮服和常服,其中冕服是帝王和百官最為隆重正式的禮服,通常在祭祀時穿著。冕服包括冕冠、冕服、鞋子。冕冠,簡稱為冕,是指古代大夫以上的王侯所戴的禮帽。如《說文》記載︰「冕,大夫以上冠也。」

冕 冠是由冕版、冕旒、笄、延、武、充耳等組成,這些物件都含有深意。冕冠的頂部覆蓋一長形木板,稱為冕版。冕版又稱為「延」,用細緻的布帛包裹,板形前圓後 方、前低後高。前圓後方象徵天圓地方,有天子是奉上天旨意來治理天下之意;而前低後高,呈前俯之狀,象徵皇帝有謙恭的美德,能傾聽民意,關懷天下百姓,這 也是「冕」字的本意。冕版的中間橫著一條紅帶,代表天河,稱為天河帶。

冕版的前後各有垂珠,稱為冕旒。又《禮記·玉藻》上載︰「天子玉藻, 十有二旒,前後邃延。」孔穎達·疏:「天子玉藻者,藻,謂雜採之絲繩,以貫於玉,以玉飾藻,故雲玉藻也。」意思是說,「藻」是由五彩絲線編織而成,藻上穿 以數顆珠玉,一串珠玉即為一旒,所以旒又稱為「玉藻」。天子的冕冠有十二旒,諸侯以下依官職等級遞減。如《字彙·冂部》上載:「古者諸侯、大夫皆有冕,但 以旒之多寡別耳。」據戰國時趙國史書《世本》記載:「黃帝作冕旒,垂旒,目不邪視也。」因冕旒會在皇帝的眼前腦後來回晃動,也會遮蔽視線,故有告誡皇帝目 光不邪視不該看的事物,品行要端正,遵守禮制,並且要有威嚴之意。

冕冠的帽身(圓筒狀)兩側各有一個小孔,稱為「紐」。戴上冕冠後,要用玉笄(簪子)從紐的一側進入,穿過冕冠內的髮髻再從另一側紐出來,如此冕冠便固定在頭上不易鬆脫。帽身的底部有帽圈,稱為「武」。

另 外,在冕冠的兩側各垂一條懸系玉瑱的彩線,稱「紞」。紞上的玉瑱,正好垂在耳旁,是用來塞耳的玉器。如《說文解字》載︰「瑱,以玉充耳也。」又《左傳·昭 公二十六年》:「以幣錦二兩,縛一如瑱。」杜預·註:「瑱,充耳。」孔穎達·正義:「禮以一絛五採橫冕上,兩頭下垂,系黃綿,綿下又縣玉為瑱以塞耳。」所 以瑱又稱為「充耳」。天子的充耳為玉,諸侯則為石。充耳只是懸掛在兩耳邊,不是直接塞進耳內,目地是提醒皇帝身居宮中耳不聰,不可妄聽,勿信讒言。

来源:大紀元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