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在多倫多的第一份工

作者:宇雁 發表:2009-02-22 22:3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2008年這一年,無論是大到世界範圍內,還是小到我最關心的兩個國家──中國和加拿大都是不平凡的一年。對於我們這個三口之家,2008年也是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在所有經歷的事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我太太在多倫多的第一份工。
 
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是我太太在多倫多地區的第一份工,當然也是第一份專業性的工作,因為之前她曾在溫哥華打工兩年支持我上學。談到太太的第一份工,要從她今年上半年去college學習開始。

2007年的聖誕節,我們移民加拿大5年來第一次回中國探親之前,太太的EI已經拿完了,我們找到了她的職業顧問(employment consultant)Ivy,她很爽快地與太太見了幾次面,由於太太對自己的英文信心不夠,前兩次是我陪著她去的。

Ivy 是個經驗很豐富的職業顧問,她認真的查看了我們準備的我太太的實實在在的工作簡歷,詢問了她以前在大學所學課程和畢業後在中國工作的情況,她覺得可以推薦太太去本地學校學習會計(Computerized Accounting),因為她的會計專業比較接近她的背景。

在Ivy協助太太完成了有關EI資助會計學習的申請表填寫後,一週後接到了聯邦人力資源部的資格審查人的電話,電話中審查人反覆詢問了關於選擇會計專業學習的理由、學習後能否保證很快找到工作、英文對於學習的障礙等問題。因為全英文的對話、中等偏快的語速以及旁人無法幫忙的情形,給真心希望去college獲取本地的文憑來尋求新的職業機會的太太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中途險些都想放棄了。

在我的行動上的支持(幫她準備電話面試內容)和語言上的鼓勵(模擬Interview)之下,太太終於闖過了這關,並且很興奮地在回國探親之前拿到了college學習的許可證。

接下來的工作相對比較簡單了,就是選擇自己喜歡的學校,並通過其入學考試。我們所在的Newmarket市的College只有三所,但Seneca的會計專業需要英文12級,且學習時間超過一年(政府資助的最長期限為10-12月),所以只能放棄。剩餘的兩所學校通過網站資訊和實地瞭解,我們最終選擇了 CDI(現改名為Everest College)。原因很簡單:所用教材為正規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不是複印本或者自編本),課程相對實用(包括合理的課堂教學和上機時間)。入學考試也難度並不大,無非就是相當於中國的高中英文和初中數學的程度。

2008年1月20日,太太終於踏入了 CDI College的大門,開始了艱苦的會計專業學習。相信每個在加拿大專上院校學習過的中國人都會有相似的感受──入門容易出門難!第一堂課下來,太太回來沮喪地告訴我,她幾乎在聽天書,由於老師的正常語速的全英文教學,同學中又沒有第二個中國人,她不僅聽不懂而且還找不到人問,只好自己坐在那裡啃課本。

18年後重返校園的太太,面臨的學習上的起步的艱難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中國人不服輸、不怕苦的精神再次發揮了作用。太太白天上午上課、下午上機、晚上挑燈夜戰至12點,加上旁邊有老公和女兒的答疑解惑,內容既有英文上的、還有會計上的。幾週以後,太太顯然初步適應了全英文的教學環境,只是她膽子小,只有老師在課堂上點到她的名,她才儘自己所能回答問題;除此之外和老師、同學之間的交流相對偏少,所以英語聽力有長進,但是口語還是相對較弱。

且不提這學習過程中的種種酸甜苦辣、婉轉曲折,最終在2008年6月底太太以平均89分的優異成績畢業了,拿到了自己嚮往已久的電算化會計大專文憑。

但是畢業後的喜悅是短暫的,因為更艱難的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還在後面──找工。對於找工作,常常有人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可是這大路小路最終都會聚焦在城門口──「面試」這一關,並且成敗的關鍵最終就在這一關。

在畢業之前的那幾週,每天晚上上床睡覺前,太太愛嘮叨的一件事情而我不愛聽、可是又不得不聽的一件事情就是關於找工作。她老是說,怎麼找得到工作啊?誰誰誰畢業後一年多才找到工作,誰誰誰以前在國內都是做會計的、有很強的專業背景都還沒有找到工作,總之一句話想給自己找不行的藉口。

我心裏想,當兵的還沒有上戰場就已經膽怯了,這個仗還怎麼打?記得我和太太很喜歡看的一部國內流行過的電視劇叫做《亮劍》,裡面的主角李雲龍在電視裡有句流行語 「面對強大的對手,明知不敵也要依然亮劍……」,聽起來那是何等的豪邁和勇氣啊!為何太太這時候沒有想起這句台詞呢?每當這時候,我只能以自己親身經歷安慰她,只要自己主動出擊、勇於進取,很快就會找到工作的。

我們開始了找工前的程序化的準備工作:改簡歷,網上查找招工廣告,用傳真或者電子郵件發簡歷,等待對方的回應。關注的招工廣告,除了常見的Job Bank, Monster, Workopolice等,也關注本地的報紙 Classified欄目。通常按照經驗來講,如果發出一個工作申請後,在一週內都沒有接到回應,就意味著僱主對你已經沒有興趣了。

不知是我的鼓勵,還是太太的堅持不懈起了作用,開始發簡歷的第二天,太太就接到一個留言,要她回電話。收到這種電話一般不要急著回話,因為在這之前你有三個工作需要完成:通過以前的招工廣告或者411.ca立即查到用人單位的名稱,再次瀏覽一遍職位的名稱和要求,準備一下電話面試的簡單問題和可能更進一步的正式面試。

對於第一個僱主來電,太太在我的鼓勵下,既興奮又緊張地給用人單位回了電話,顯然僱主對於她的結結巴巴的英文不太滿意,藉口正在開會叫她晚些時候再打過去,之後就再也不接電話了。

直到第三個工作申請,太太才得到面試機會。那個公司離我家步行只有20分鐘。僱主Ron需要一個臨時的記賬員(bookkeeper)兼做接線員,按照太太當時的說法,「開門後第一眼看到一個日本老頭兒,但是一聽他開口講話,完全沒有一點日本式的口音,」因為他是一個在加拿大出生的、第三代的日本人,並且有著三十多年的會計工作經驗。

面試比想像的要簡單的多,僱主大談日本文化的特色,以及日本文化和中國文化的親密關係等等,直談了一個多小時,太太基本上作為一個偶爾參與的聽眾。最後,太太以第二天就可以上班的答覆作為結束。太太實在是萬萬沒有想到,在畢業後剛好一個月的時間,就這麼輕鬆地搞定了第一份專業工作。

找到了第一份工的太太,又恢復了忙碌的身影。在學校學習的基本會計知識,與實際工作的要求相差甚遠,例如:在學校學習的會計軟體並沒有用武之地,該會計公司只使用他們已經用了幾十年的老軟體。此外,每個公司的要求通常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很多東西還是邊干邊學。

因為太太英文還是不夠嫻熟的原因,加之小公司也沒有太多的陌生顧客來電,Ron在一個月後放棄了讓她兼做接線員的要求。但是對於Ron要求的會計工作,太太還是盡心盡力的,充分發揮出了她工作細緻認真的特點,基本做到了有條不紊。

其間,由於太太英文聽力上的理解錯誤,工作中也發生了幾次尷尬的情形,但是由於很快被發現並且虛心糾正了,也沒有給工作造成太大的影響。同時,太太也發現兩種文化上的差異也是很明顯的:長著亞洲人面孔的Ron並沒有亞洲人的思維方式。他對太太提出的改進意見包括:說話不喜歡盯著對方的眼睛,聲音不夠響亮,有時候沒有完全聽明白工作任務的情況下就開始去做造成了一些小的失誤。

太太感覺真正會計工作的內容並不難,但是文化和思維上的差異對於移民來說相對較難,需要一個較長的學習和適應的過程。同時她還認為,對於每一個移民到加拿大的人來說,掙錢養家餬口固然重要,但是真正融入這個社會,並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實現自身的價值會更加重要。而實現這一步的關鍵就是要能放下身段,不斷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大膽地用英文在生活中和工作中表達自己,不必過分擔心自己的發音或者語法,說錯了隨時糾正就是了。

四個月後,當太太因為公司業務不飽滿被layoff的時候,我知道她心裏還是有些難過的,但是憑心而論她在工作中的英語聽說水平的提高還是有目共睹的;更何況,太太認為自己這四個月的工作經驗還是很寶貴的,畢竟在這四個月的工作中確實學到了一些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現在,太太已經在開始著手第二次找工的準備……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新一期特刊已經發表
請榮譽會員登陸下載
更多會員專刊

更多專題
今日重點文章
更多重點文章
捐助
72小時熱門排行
更多熱門排行
熱門標籤
更多專欄作家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