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文明之源--造紙術(圖)

作者:田園 發表:2008-10-11 17:3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紙既是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中積累經驗的載體,又是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向前發展的工具。紙張、書寫和文字自問世以來就成為人類交流的最有效的手段,而且為幾千年中人類所有科學和文化的進步奠定了基石。紙張的出現和造紙術的發明使文明在世界範圍內傳播成為可能,幫助全球擺脫了朦昧和蠻荒。

中國是世界上發明造紙術最早的國家。在中國的商、周時代,象形文字已經發展成熟,但卻缺乏記錄的媒介。先民們就用烏龜的腹甲和牛、羊等動物的胛骨來鐫刻文字。1898年,河南安陽小屯村的農民耕地時,無意中掘得許多刻有文字的神秘骨殖。這些被稱為"龍骨"的骨頭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流落到金石學家王懿榮的手裡。王懿榮經過考證,認為那些是商代的文字。這些甲骨片距今大約已有三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其內容大多是占卜的記錄,所以又稱為卜辭。甲骨來源有限,鐫刻不易。但因古人崇敬上天,順應天意,所以才把這些珍貴的材料全部用於記載占卜的結果。除了甲骨之外,青銅器上也有少量銘文。

春秋戰國以後,古人開始使用新的記載文字的材料-簡牘和縑帛。簡牘是幾種東西的總稱。把竹木劈成狹長的小片,再將表面刮削平滑,這種用作寫字的狹長的竹片或木條叫做竹簡或木簡,較寬的竹片或木板叫做竹牘或木牘。簡的長度不一。經書和法律用的竹簡有定制,一般長二尺四寸。寫信的簡一般長一尺。這就是古人把書信稱為"尺牘"的來源。較長的文章或書所用的竹簡較多,須按順序編號、排齊,然後用繩子、絲線或牛皮條編串起來,叫做"策"或者"冊"。當時,除使用簡牘外,絲帛也開始用來作為書寫的材料。縑帛是用蠶絲織成的,往往一部書就寫在一卷縑帛上,所以當時以卷計書,一直沿用至今。

簡犢和縑帛作為書寫的材料,與甲骨、青銅器比較有明顯的優點。簡牘的製作材料竹子和木頭來源廣泛,加工也方便,可以用筆墨書寫,寫錯了還可以用刀削去重寫。縑帛柔軟、光滑、輕薄,易於運筆、舒捲。在長沙馬王堆一號和三號兩座西漢墓葬中,先後出土竹簡900多根和一幅書寫12萬多字的帛書與五幅精美的彩繪帛畫。這說明,直到西漢,簡牘和縑帛還是廣泛使用的書寫材料。

儘管簡牘和縑帛有其優點,但是它們也有不足之處。竹簡不宜久藏,久藏則易開裂。一旦開裂,竹片散亂,很難按原來順序重新裝訂成冊。另外,簡牘沈重,不便於翻閱和攜帶。戰國時的名士惠施外出遊學,隨身攜帶的書就足足裝了五車。《莊子?天下》記載,"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於上,上至以衡石量書"。一石是120斤,意為秦始皇一天要親自批閱120斤竹木簡寫成的官文。這樣多的簡冊,閱讀,運輸和存放都很困難。縑帛也同樣有許多不便之處。它雖然比簡牘輕,但價錢昂貴,不能普及。

中國最早的紙是何時出現的呢?史家們一直傾向於東漢蔡倫造紙說。《後漢書?蔡倫傳》記載,"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敞布、魚網以為紙"。蔡倫選用價格便宜的樹皮、麻頭、破布、廢魚網等作為造紙原料,經一系列工藝加工後就製成了質地輕薄、價廉耐用的紙。公元105年,蔡倫把造紙的方法上奏給漢和帝,得到漢和帝讚賞,並把他的造紙方法推廣。公元116年,蔡倫被封為龍亭侯,後人們於是把他發明的紙稱為"蔡侯紙"。

然而,近幾十年來一系列考古新發現,卻對造紙術的發明時間提出了強烈的質疑。1933年,考古學家黃文弼在新疆羅布泊發掘出一片植物纖維的古紙,考古學界認定它至少是西元前49年以前的紙,比"蔡侯紙"早150年;1973年,考古學家在甘肅居延漢代遺址中又發現了兩片西漢麻紙,早於"蔡侯紙"將近200年;1975年,在西安市郊灞橋的一座西漢古墓中,發現了一疊古紙殘片,經鑑定為西漢武帝時的產品,被命名為"灞橋紙";1978年,在陝西省扶風縣中顏村又發現了"中顏紙",亦早於"蔡侯紙"。這些考古新發現證明,西漢時期古人就發明瞭紙,從而把中華民族的這一偉大發明又向前推進了整整兩個世紀。

紙的歷史沿革,可從其字源中窺見一斑。《說文解字》中說,"紙從系旁"。這說明,早期的紙與絲絹有關。華夏先祖很早就會植桑養蠶,繅絲織絹。他們把蠶繭在水中搗碎,在竹蓆上攤開干制後製成了一種稱為"赫蹄"的絲綿。它與縑帛的不同之處在於它不是由經緯線構成,而由絲絮粘連在一起而成。應劭在《風俗通》中說: "赫蹄,薄小紙也"。赫蹄在西漢時期的皇宮中已經使用。據班固《漢書?外戚傳》中記載,西元前12年,漢武帝臨幸的一個宮女生子,引起了皇后妹妹趙昭儀的嫉恨,想逼她自殺。於是賜予毒藥,並用赫蹄書曰:"努力飲此藥,不可復入"。赫蹄的製作方法可能給了古人很大啟發。先民們經過不斷的摸索和試驗,終於成功地發明瞭植物纖維紙。而蔡倫則是集前人經驗之大成,找到了價廉物美的造紙方法,為造紙法和紙張使用的普及鋪平了道路。他作為中國造紙業的始祖,仍然是當之無愧的。

西元2世紀造紙術在我國推廣以後,紙的應用基本上取代了縑帛。造紙技術發展也很迅速。在原料方面,除原有的麻、楮外,利用了桑皮、籐皮、稻麥秸桿,進而發展到了竹子作原料。在設備方面,出現了活動的帘床紙模,用以放在框架上,可以反覆撈出成千上萬張濕紙,大大提高了工效。在加工技術上,加強了鹼液蒸煮和春搗,改進了紙的質量,出現了色紙、塗布紙、填料紙等。東晉用稻稈、麥桿造紙,叫"土紙";又用籐皮造紙,叫"籐紙"或"籐角紙";北方生長植樹,用植樹皮造紙,叫"格皮紙"。

在唐、宋之際,竹紙突飛猛進,到了南宋則成為主流。這時期產紙區域已遍及全國各地,紙的原料則因地而異。這個時期的名貴紙中,有唐代的硬黃紙,五代的澄心堂紙、宋代的黃白蠟箋和金粟山藏經紙等,還有暗紋紙、水紋紙及各種藝術加工紙,都有傳世品。紙的顏色也五顏六色。在魏晉時,已經有人用黃葉汁將紙染成黃色;南北朝時更有青、赤、綠等各種顏色的紙,十分美觀。

西元10世紀以後,造紙術登峰造極,廣泛採用楮皮、桑皮、竹子等為原料造紙,並能生產10-15米長的巨幅紙,有名貴的金栗箋、羅紋紙和宣紙等。宣紙產於安徽南部涇縣,是中國傳統繪畫的最佳用紙。它始產於唐代,原料是青檀皮。宣紙分生熟兩種,生宣漬水滲化,適合寫意畫;熟宣經過膠礬浸染,不滲化,宜於工筆。宣紙具有紙質柔韌,潔白平滑,細膩勻整,不起皺,不掉毛,不怕舒捲,抗老化、久不變色、不蛀不腐、卷折無損等特點。便於收藏,因此有"紙壽千年"之說法。除了書寫、繪畫用的紙外,還有裝飾用的壁紙、剪紙等,也很美觀,行銷於國內外。有關造紙的書也不斷出現,如宋代蘇易簡的《紙譜》、元代費著的《蜀箋譜》、明代王宗沐的《楮書》等。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殺青篇》,對中國古代造竹紙及皮紙的技術作了系統的總結,文圖並茂,是當時世界上關於造紙最詳細的記載。

我國發明的造紙術,在魏晉時首先傳到朝鮮,西元610年又從朝鮮傳到日本。西元8世紀中葉傳到了阿拉伯,後又傳至西班牙。18世紀後,造紙技術由歐洲傳到北美洲。此後,傳遍了全世界。現世紙張雖在種類,品質和質地上有諸多改良,但造紙的核心技術在中國成型後,幾乎沒有大的改變。這在世界文明史上,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来源:新三才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