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長青:推崇自由的價值

發表:2008-09-09 21:5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用嚴肅態度探索人生和社會,沒有犬儒,玩世不恭,有的是責任感,對一個沒有經歷過巨大苦難的年輕人來說,是很難得的。

七十年代出生的那一代人是隨著中國經濟領域的巨變和思想領域的混亂而成長起來的。本來我們這些被共產制度毀掉了起碼二、三十年生命的人應該非常羨慕七十年代以後出生的人,因為他們既沒有遭遇大飢荒餓鬼的折磨,也沒有撞到文革的身心浩劫;既不用上山下鄉浪費青春,更有了比我們那個時代多得多的書籍和信息。但是當那一代人開始走上社會舞臺之後,據我在海外有限的觀察和可能帶有主觀、偏見的認識,總的感覺是替他們惋惜和遺憾。因為我感覺兩種狀態成為那一代人的主流:一是玩世不恭,自以為是,認為他們懂得了享樂人生,因而嘲諷嚴肅的探索追求者;這點僅從那一代人的文學作品中就可以明顯看出來。二是極端民族主義情緒,不僅不把美國、西方放在眼裡,甚至為了所謂中國和中華民族的強大而蔑視西方文明、敵視以美國為代表的民主國家;這點從對重大中美衝突事件的反應而表現出來。

當然,毫無疑問,在那一代人中,我也發現有人相當早熟,在正向的價值道路上非常嚴肅認真地探索人生;而且頭腦清晰,即使身在中國,他們對美國的瞭解、理解和分析都遠超過許多在美國生活了幾十年的長者。他們有的已頗有名氣,有的則完全默默無聞(我僅從個人收到的電子郵件中所瞭解)。但無論如何,他們是非常鮮見的極少數;而在這鮮見的異數中,余傑又是最突出的一個。且不說一個只有三十幾歲的年輕人作為文人的成績,僅僅和上述兩類他的同代人相比,余傑的最大不同是:第一,他用極為嚴肅認真的態度探索人生和社會,沒有犬儒、玩世不恭;有的是對自己的人生和人類群體的一份強烈責任感;這對一個並沒有經歷過巨大苦難的年輕人來說是非常難得的;第二,他沒有讓近年在中國越來越升溫的民族主義去緊箍自己的頭腦,而是用一個開放的胸襟,去擁抱一個和自己的成長背景完全不同的文化和制度。西方有一句話:人的頭腦就像降落傘,只有在開放的狀態下才運作。余傑通過他的文字在印證著這句話。

對抗反美聲浪的"不同聲音"

余傑對中共專制政權的痛斥,對中國文化和社會弊端的抨擊曾經在中國引起強烈反響,在過去這十多年來也早已為許多海外的中文讀者所熟悉和欣賞。他以二十出頭的年齡,帶著強烈的個人氣息和寫作風格闖入文壇,這在以群體主義為主導、嚴重缺乏個性的中國文化界,是一個相當難得的可喜現象。我本人十分推崇西方的個人主義精神,對那些能夠擺脫群體羈絆、跳出云云眾生,有膽識、有能力獨立思考的人,無論是否完全認同他的觀點,都會刮目相看,並認真拜讀其作品。所以對余傑,雖然和他本人只有一面之交,但對他的作品卻是熟悉的,尤其欣賞他對中國文化弊端和一些矯情文化人的毫不留情的抨擊。

近年來,或許由於多次走訪美國,余傑把許多筆墨用在了介紹和評論美國上。這本書,就是他近年來對美國觀察和思考的一個結晶。儘管他也有不少對美國的批評,但總的基調,他是謳歌美國的民主制度和西方精神文明的。在當今世界知識份子一片反美聲浪中,余傑發出了不同的聲音,他告訴大家一個他自己見到和理解的美國,指出中國政府、媒體,以及西方左派文人對美國的歪曲和偏見。

最近一位多年沒有回中國的朋友回去探親歸來,非常吃驚地發現,在信息如此發達的今天,一般中國人對美國的瞭解實在皮毛到近乎完全無知的程度。由於中共嚴密控制壟斷的媒體對美國基本是以負面報導為主,而正面的評論和理論探討就幾乎沒有,所以人們對美國的認識,基本限於泛泛的對美國負面社會新聞瞭解的程度。而對美國的立國之本、美國民主體制的精華、美國資本主義制度的內涵、美國精神文明的價值等等,多數人不僅依舊如二十幾年前一樣空白;反而由於對美國的社會現象有了一些挂一漏萬的皮毛瞭解,導致他們沒有更多瞭解美國的強烈願望。

如何看待美國,是如何看待自由

所以我感覺(但願這個感覺是錯誤的),目前中國知識界的悲哀,甚至超過七、八十年代我們在中國的時候,因為那個年代,我們知道我們對西方的無知,我們拚命渴望吸收一切新思想;我們倍遭共產群體主義之災,我們崇尚西方個體主義文明,我們更沒有什麼民族主義的羈絆。但今天的中國知識界,尤其是很多年輕人,似乎對西方什麼都知道、什麼都懂,於是一副滿不在乎。更可悲的是,他們容忍自己年輕的熱血為最阻礙心靈和思想成長的民族主義而沸騰。如今,共產意識形態的群體主義在中國不靈了,但國家至上、民族榮耀的群體主義似乎越來越高昂。這是那個泯滅個體主義的制度和文化的結果,這個結果又更進一步地強化著民族主義;而民族主義的高昂,又加倍地泯滅個體。於是一個惡行循環就這樣繼續著。

和所有那些為自由而吶喊的聲音一樣,余傑的文字,起著打破這種惡性循環鏈條的作用。他的一些思考,不僅在他那一代人中是極為難得的,即使在整個中國知識份子群體中也是非常少見的。遺憾的是,余傑這種本來已經十分難得的聲音,卻在中國沒有了發出的空間。這不僅是余傑個人的悲哀,更是中國人群體的悲哀。在經濟上十分精明的中國人知道買東西的時候要"貨比三家"能挑到最好的;但在更重要的思想領域,由於中共的統治,不同的思想沒有機會走上自由市場的貨架,沒有一個讓民眾比較、選擇的機會。而中國經濟層面的變化,計算機網路的普及,使人們忽略、甚至忘記了自己曾被洗腦,至今仍在被洗腦,需要一個反洗、清除毒素的過程。身在毒中不知毒,這才是更深刻的悲哀。

沒有1776,世界就可能是《1984》

余傑這本書給你提供一個和多數中文文章不同的看美國的視角。我認為他對美國的看法基本上是客觀、公正的;他的觀點傾向推崇傳統美國價值的保守派。不足為奇,在海內外華文世界都以左傾、反美觀點佔主導地位的情況下,余傑推崇美國的文章遭到了不少人的抨擊,認為他親美、反華等等。事實上,如何看待美國,根本不是一個如何看待這個國家的問題,而是如何看待歷史、如何看待資本主義、如何看待人類文明的問題;而這一切的根本,是如何看待自由的問題!

今天,倍遭中國這類專制政權和左派知識份子譴責的,是美國的所謂霸權。但美國的歷史,不僅從來就不是一個霸權的歷史,而清清楚楚是一個為人類爭自由的歷史。如果沒有美國的1776,今天的世界就完全可能是《1984》。今天,中國雖然在經濟上開始往資本主義方向邁進,但是在政治和對人的思想控制上,仍完全是《1984》中的老大哥。今天中國人基本可以吃飽穿暖了,但沒有自由的思想,人就仍然是奴隸。美國今天在世界的所為,仍一如既往地走在其歷史的軌道上,那就是為人類自由而戰。

如何看待美國,也是一個如何看待資本主義的問題。當今世界反美的左派文人們,最主要是反資本主義。儘管美國的資本主義也被自己國內的社會主義思潮和越來越大的政府迅速蠶食著,但滿腦子烏托邦的左派們,仍痛恨美國這個資本主義的發源地和大本營。能否保住資本主義,是能否保護私有財產、人的創造能力的關鍵;而保住私有財產和人的創造能力,最終保護的是人的自由、人的幸福的可能性。

鐵幕中發出的光亮更可貴

中國人從小被灌輸要以中國為驕傲,其理由是: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歷史悠久,文化深厚。美國人也以美國為驕傲,但他們驕傲的理由是,這是一個地球上最自由的國家;做美國人是做自由人,做有尊嚴的人。這才是最值得美國人驕傲的!而其它的因素,諸如物質豐富、充滿個人發展機會等等,都只是結果,是自由人創造的結果。

整個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往自由跋涉的歷史。今天美國的方向,就是帶領人類繼續走向自由人的方向。所以,推崇以美國為代表的價值,其根本是推崇自由的價值!

余傑這些文章所推崇的美國,不是對國家的認識,而是對歷史的認識、對西方文明的認識、對自由的認識。他不是站在美國的立場,而是站在捍衛自由價值的立場。尤其可貴的是,他的許多聲音是在中國國內時發出的。當太陽升起以後,光亮雖然依舊美麗,但在鐵幕黑暗中發出的光亮則倍加可貴。從這個意義上說,無論這束光是多麼小,多麼微弱,它是光明的一部分,是人類跋涉在自由道路上的閃亮。有光亮就有希望,有美國這個火炬的存在,有一雙雙願意舉起美國這個火炬的手臂,地球上每一個黑暗的角落最終都會被照亮。

(註:此文為余傑《鞦韆上的中美關係》序,該書即將由香港晨鐘書局出版)

余傑新書《白頭鷹與大紅龍》(原名《鞦韆上的中美關係》)。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開放雜誌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