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壓之下劉翔會不會步李寧的後塵?

發表:2008-07-30 23:0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進入奧運村的第一天,劉翔就受到了媒體的圍追堵截。面對蜂擁而至的記者,一向快人快語的劉翔選擇了沉默和躲避,一向愛笑的他顯得面色冷峻、若有所思。

劉翔知道,每個中國人都期望他再奪一枚奧運金牌,劉翔不知道,如果沒有拿到這枚金牌,他會遭遇什麼。

1988年漢城奧運會上,狀態已經下滑的體操王子李寧勉強上陣,在跳馬和吊環比賽中都出現了較大失誤,以並不完美的方式告別了奧運賽場。當中國代表團抵達首都機場時,奪得了金牌的跳水皇后高敏走在隊伍的最前面,鮮花簇擁中的她卻興奮不起來,看著備受冷落的李寧,高敏心裏一陣陣發涼。後來,高敏承認,自己選擇在巔峰期退役,就是不想重蹈李寧的覆轍。

回國後的李寧,頃刻間由昔日的"英雄"淪為"罪人",針對他的批評、指責鋪天蓋地,有人甚至給他寄來了子彈和繩索。

當然,這些都是20年前的往事了。今天的人們不會再有如此極端的行為,但不能否認的是,"以成敗論英雄"的狹隘觀念依然殘留在一些人的骨子裡。

或許,當年人們對金牌的崇拜和迷戀更多源於一種"弱國心態",體育是那個時代人們情緒宣泄的唯一出口,而今天,中國已強大到可以在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領域證明自己,體育應更多地回歸其遊戲娛樂的天性。

從看重金牌到追求精神,從推崇冠軍到關注人性,曾先後舉辦過奧運會的日本、韓國也走過這樣的歷程。如今日本、韓國的奧運會金牌遠遠少於我們,但誰又能否認他們的成就呢?

半年前,一家著名的網路公司做了一項民意調查,問題是"假如劉翔沒得金牌",調查結果顯示74.96%的人表示能夠"平靜接受",這個令人欣慰的數字可能並不十分具有代表性,但它反映出我們的民族正日漸開明、成熟、自信、平和、寬容,而這也是一個真正大國應有的品格。

人們樂於看到劉翔的脖子上掛著熠熠閃光的金牌,但更樂於看到他的臉上永遠掛著快樂的笑容。

来源:網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