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開始收緊對災區新聞報導的自由(圖)

發表:2008-06-07 01:5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政府開始限制記者前往四川地震災區。至少有五名外國記者被短期拘留,華爾街日報的記者因拍攝災民示威場面受到警方追查和審訊。南德意志報在做了以上報導後寫道:

"過去幾週,中國的救災工作沒有官僚主義地快速進行,給予外國記者採訪自由,為此受到了讚揚,但現在黨和國家領導人顯然害怕發生地震之後發生政治餘震。災難發生後僅一天,中國的網民就憤怒質問,為什麼數百所學校倒塌、數千名學生喪生,而地方黨組織的建築卻往往沒有受到損害。

中國政府宣布要對倒塌學校進行'徹底調查',遇難學生的父母可以獲得五千元人民幣補償。但許多父母認為這樣做並不夠。幾天來,數百名失望的居民在倒塌的學校前示威,反對腐敗幹部,要求合理補償。週三,警察包圍了聚源中學。週二,遇難學生的一百五十名父母都江堰法院門前示威,試圖遞交一份聯名訴訟狀,被警方驅散。當地居民說,地方官員禁止繼續舉行示威。

中國政府顯然也加強了對本國媒體的檢查。在一些報紙對中國學校的狀況做了批評性的報導後,廣東省政府已從災區撤回了國家報紙的記者。"

奠基地震死難者

四川地震改變了中國

法蘭克福匯報認為,"四川地震改變了中國"。"中國領導給予了中外記者從未有過的報導自由。"文章寫道:

"中國政府在地震問題上的公開性使自己重新贏得了聲望。因批評西方對西藏衝突的報導而引發的中國民族主義被地震引到其它渠道,這使中國領導人感到十分合適。這樣,民族主義失去了反西方的鋒芒,有損中國形象、攻擊西方的言論停止了。民族主義以救助災區的形式轉變為積極愛國,不久前還咒罵西方惡毒的人現在也稱讚外國援助。奧運期間不必擔心出現排外情緒。

但這些積極的變化是否能持續下去,當然還要等著瞧。例如在提出因腐敗造成的建築質量、無視地震警報和政治責任等問題後,就可以看出記者的工作能進展到什麼程度。這裡我們想到了當年的薩斯病疫情:當危險不再緊迫時,透明和公開性也就成了昔日黃花。

但黨內也有主張另一種領導風格、以公眾和新聞實行更多民主監督的力量。他們可以利用這一機會指出,公開性和監督有積極作用,應擴大到地震以外的領域。"





来源:德國之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