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98 藝術重鎮變調

發表:2008-06-02 13:2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最近,北京流傳一個笑話,「北京的畫廊比作品貼在畫廊牆上的藝術家還要多」,逛逛北京七九八藝術區,就能證實這個說法。大批外資進入,使得這個曾是藝術家的創作天堂,瀰漫一股濃烈的商業氣息。

「紅T畫廊」老闆譚仙,二○○五年在「七九八」藝術區開業,租期未到,今春卻被迫提前關門,因為房東要趕在八月奧運前,在畫廊的所在地闢建六層樓高的停車場,因應大批遊客湧入。

除了奧運,大規模的商業化,把藝術創作逼上絕路。譚仙說,幾年前這裡主要是藝術家,僅有幾家畫廊,如今充斥著渴望找錢的大牌畫廊和藝術家,藝術已經變質。

在「七九八」作畫達六年的傅雷(音),因不堪大量遊客的攪擾,最近黯然離開他的油畫創作藝術工作室。他說,「旅遊巴士每天都會來到這裡,好像這裡是紫禁城似的」。

與此同時,他的房租翻漲三倍。他的大多數藝術家朋友,因付不起在「798」藝術區的生活費,只好撤離,把它留給商業領袖和資金充足的畫廊。

四十八歲的傅雷說,這裡變得非常俗氣,只有富人呆在這裡,「第一批到這裡的藝術家基本已經離開。我們已經不可能在這裡生活。新來的人追求的是時髦和商業機會,而不是藝術。」不過,世界知名畫廊都看上「七九八」這這塊風水寶地,認為這裡蘊藏巨大的商業利益。

中國「玩世現實主義」代表人物之稱的岳敏君,去年十月以「六四」事件為題材的油畫《處決》,在倫敦拍賣會以二百九十萬英鎊成交,創下中國當代畫家作品的最高拍賣價格。五年前,岳的作品不過售價一萬美元,印證畫廊確有「慧眼」。

大陸著名當代藝術家艾未未則認為,高價作品雖令人稱羨,但也帶來負面影響。他慨然指出,「我們目前處於最差的文化創作時期。」

「七九八」的快速變遷,讓藝術家感到無奈。幾年前,這裡像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紐約的蘇活區,古怪、大膽、前衛、後工業化。歷經卅年,紐約的蘇活區才被小商店和漂亮的餐館佔領,「七九八」撐不過五年就完全走樣。

「七九八」的畫廊越來越多,值得看的展覽卻少,儘管中、外收藏家如潮水湧入畫廊,希望短時間淘到破記錄的拍賣作品,實際上並沒有多少藝術家能夠達到國際展覽的水準。

来源:中時電子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