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暴露出的設計施工等問題 在大陸很普遍

發表:2008-05-19 14:5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1.建築平面佈置不規則

如正門為做店面大開洞加玻璃櫥窗。地震時柱子折斷,騎樓倒塌帶動主體結構前傾,層層跌落。

或是底層作車庫、商場,也就是正門大開洞,三面有牆,建築平面剛度不均勻。

地震時底層倒塌,帶動上部結構層層跨落成"千層餅"破壞形狀。

2.建築立面佈置不規則,豎向剛度突變。

建築沿豎向或因層高突然變化,或在某層抽掉柱子形成空曠,或為追求大開間無梁無柱等均導致結構豎向不規則,剛度和強度突變。

此類建築在地震中破壞最為嚴重,而且破壞多集中在這些薄弱部位。

合理的建築佈置在抗震設計中是頭等重要,平、立面簡單對稱的建築在地震時較不易破壞。

而且道理也很清楚,簡單、對稱的結構容易估計其地震時的反應,也容易採取抗震構造措施和進行細部處理。

3.抗震措施和抗震構造措施不當。

在抗震設計中,"抗震措施"和"抗震構造措施"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抗震措施"是指除地震作用計算以外的抗震設計內容,包括建築總體佈置、結構選型、地基抗液化措施等,主要是考慮概念設計要求對地震作用效應的調整,以及各種結構措施;

"抗震構造措施"是指根據抗震概念設計的原則,一般不需做計算而對結構和非結構各部分所採取的細部構造。

抗震構造措施要求是作為抗震驗算的一種補充和保證。

這就足以證明抗震措施和抗震構造措施的重要性,但由於是構造措施而往往容易被人們忽視。

如某些結構設計樑柱節點配筋不足,窗間牆過短,短柱,承重牆體高寬比過大,柔性底層建築,抗震牆不連續,不規則開洞,懸挑構件過長等。在地震時破壞集中在這些薄弱部位。

4.個別結構設計過於大膽,設計缺乏抗震概念設計。

有的建築結構系統規劃不週全,結構設計過於大膽,再加上施工質量有問題,剪力牆面積太少,中庭挑高影響結構安全。

5.建築規劃和選址不當。

城市中樓房間距太小,過分密集,導致一棟樓房倒塌禍及其它樓房。

房屋建造在軟弱地基或可液化場地或臨近地震斷層,地震對場地液化導致地基失效,房屋傾斜。

6.施工質量問題

地震時倒塌和破壞的建築物暴露出以往許多嚴重的施工質量問題。

如不按設計要求施工,設計與實際施工不同,偷工減料,未按抗震設計要求施工等也是倒塌的重要原因。

如:部分樓房柱子過細,配筋不足,箍筋間距過大,彎鉤、搭接長度、錨固長度、縱筋在同一截面搭接等均不符合抗震設計要求。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