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脹下中國國債市逆勢上行

發表:2008-02-28 00:4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的通貨膨脹率目前正處於10多年來的最高水平,而出人意料的是,中國國債市場的價格也在上漲。

通貨膨脹通常是債券市場的天敵,因為物價的上漲會侵蝕各種債券票面利率的價值,包括中國財政部發行的國債。

然而,在中國通貨膨脹率大幅上升的同時,中國國債卻出現了價格上升、收益率下降的局面。這與經濟學家的預期正好相反。不過,儘管債券價格走高,但交易員表示,眼下不見得是所有投資者買進中國國債的良機。

中國各家銀行是債券市場的最大參與者,它們正在大量買進國內債券。它們認為,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和貸款利率下調之際,中國政府將對通過加息抑制通貨膨脹的做法持謹慎態度。因此,中國央行會採取其它措施減緩貸款增長,這可能導致更多資金流入債券市場。

第一創業證券(First Capital Securities Co.)駐深圳分析師王皓宇說,近期的債券收益率並未反映出對通貨膨脹的擔憂,這是因為央行正面臨著暫停加息的壓力。

中國債券市場的參與者對通貨膨脹的這種異常反應也顯示出,銀行目前缺乏資金投資渠道。歐洲一家銀行駐上海的債券市場交易員表示,並不是投資債券類證券有多大的利潤,而是因為流動資金無處可去。

週二,中國財政部發行的基準7年期債券的收益率從2007年底的4.37%跌到了4.01%。

中國大多數債券的收益率目前都低於通貨膨脹率。通常這種情況會降低對債券的需求。但交易員稱,中國主要銀行間債券市場的需求超過了供給。而且,這種情況是在去年銀行間債券市場新發行債券規模(主要是國債)較上年增加一倍、達到人民幣3.7萬億元(約合5,000億美元)的背景下出現的。

雖然通貨膨脹率不斷上升,但國債需求並沒有減弱。中國2007年全年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上漲了4.8%,而今年1月份的CPI比上年同期上漲了 7.1%,雙雙創出11年來的新高。不過,儘管有輿論預計CPI有可能達到兩位數,然後在下半年才會有所回落,但債券市場投資者仍沒有退縮。

儘管通脹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威脅正在上升,但國債市場的定價顯示,交易員懷疑決策者未必會通過大幅加息解決不斷加大的價格壓力。中國央行去年6次加息,最近一次是在去年12月份,基準一年期貸款利率上調了0.18個百分點,至7.47%。

今年以來,中國政府看來更傾向於通過嚴格控制商業銀行的貸款指標來給經濟降溫,而不是對物價上漲採取加息等更為市場化的緊縮方法。降低貸款規模的影響之一是,銀行除了將儲戶的存款投入到債券市場外沒有其他更多選擇。去年中國存款總額增長了15%,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存款規模還在不斷擴大。

而且,中國股市今年以來下跌了約19%,這也促使投資者考慮將資金投入債市。上面那位歐洲銀行駐上海債券交易員說,投資者中包括通過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機制投資中國市場的一小部分外資基金經理。這位交易員有時會處理他們的交易。

並不只有中國的債券交易員面臨著通貨膨脹帶來的更為複雜的市場格局。在美國,美國國債的收益率不斷下跌,原因是市場認為,聯邦儲備委員會(Fed)將把利率保持在低位,以刺激經濟增長,而不是提高利率遏制通貨膨脹。

第一創業證券的王皓宇說,幾乎全球各國都存在這個問題。

長期以來,大量的流動性一直對中國債券市場產生著巨大的影響。在去年美國國債收益率開始隨美國利率一道走低之前,由於需求增加,中國債券的收益率一直低於美國的債券。去年,中國債券的收益率開始超過了美國的債券。

美國財政部的數據顯示,7年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率2007年下降了整整一個百分點,從2006年末的4.7%下降到了2007年末的3.7%。週一,7年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率報3.41%。

去年初,中國的債券也面臨著沈重的拋壓,收益率不斷上升,當時通貨膨脹壓力已開始顯現,央行也開始提高利率。債券價格大幅下挫,收益率飆升,基準債券的收益率從2006年底的2.87%升至去年12月27日的4.37%。

中國央行上週表示,預計通貨膨脹至少在今年上半年仍是經濟發展的首要威脅。

食品價格是中國通脹的主要原因,政府官員表示,將對價格壓力作出強硬反應。但債券交易員稱,除連續加息之外,其他措施將難以遏制債券收益率近期繼續下跌的趨勢。


来源:WSJ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